一、清末北洋新軍
誕生於袁世凱任職北洋大臣兼任直隸總督時小站練兵,成為現代陸軍的雛形
編6個鎮(即後來的師)
最高編制:鎮
鎮的首領稱為統制,轄:步、騎、工、炮、後勤輜重等兵種,每鎮大約1.3-1.5萬
每鎮編兩個協,長官稱作為協統,協下稱標,長官為標統,標下稱幫,長官稱幫帶
也就是說袁世凱的北洋新軍人數大約在7-9萬左右!!
湖廣及其他地方新軍
最高編制同北洋新軍一樣,採用日德系編制,一般編2-3個鎮,每鎮大約1.2-1.4萬左右,基本上採用“二二制”編制
二、民國-北洋軍閥時期
袁世凱竊取革命成果,成為國家元首,實行軍隊改制,改鎮為師,改協為旅,改標為團,改幫為營,至此,逐步形成了現代軍隊編制
採用軍級編制
軍的長官稱為軍長(軍團長)
軍下轄2-3個師(混成旅),長官稱為師長(旅長),師(混成旅)下轄團,長官稱為團長,團下設營,稱營長……以此類推
軍的編制大約2.5到3.2萬人
師的編制1.3-1.5萬人
混成旅預計8000-1萬左右
團級編制大約1000-1500左右(加上團除外)
該階段由於連年混戰,各方損失嚴重,各大軍閥根據自己的狀況,出現軍隊擴編或者縮編,使得軍隊正規化嚴重滯後,吃空餉現象也愈來愈嚴重。
三、國民政府時期
該階段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國共合作到大革命失敗前
大革命運動如火如荼,國共合作使得軍民心情空前高漲,
該階段國民政府先後編了8個軍:
第一軍
軍長:蔣中正、何應欽
以黃埔生為基幹,採用蘇系編制,下轄,步、工、炮、騎等兵種,兩師六團制,兵力大概1.5萬
第二軍
軍長:譚延闓
以湘軍為主
設兩師,6團,兵力大約1.3萬左右
第三軍
軍長:朱培德
以滇軍為主,兵力大約1.4萬
第四軍
軍長:李濟琛
以粵軍為主,兵力大約1.3萬
第五軍
軍長:李福林
以閩西,粵東軍為主,大約1.3萬
第六軍
軍長:程潛
以湘軍為主,兵力大約1.3萬
第七軍
軍長:李宗仁
以李桂係為主,兵力大約1.5萬
第八軍
軍長:唐生智
以湘軍為主,兵力大概1.3萬
上述是大革命失敗前的國民革命軍組成,大約10萬左右,也是日後國軍的根基力量
二階段,寧漢合流後至1933年,期間蔣中正透過裁軍會議,進行削藩,引發地方軍閥不滿,先後進行了三四次大規模混戰,使得軍隊力量損失慘重,自此國軍力量得到嚴重削弱,也基本上達到了蔣的目的,此階段編制,中央軍加上之後,地方軍閥力量得到削弱!全國預計有200個師190-200萬軍隊
蔣系軍隊逐步由2師六團制向3師9團制過渡,地方軍閥除了一些實力派軍閥,普遍採用2師4到6團制。
三階段1933--1946
由於中德軍事合作,蔣系軍普遍採用德國編制,採用縱隊編制,下轄若干軍或師,軍下設師,師又分為調整師,整編師,整理師,新編師,暫編師等,採用三三制編制,一個師兵力大約1.4萬左右,一個軍轄2到3個師,預計2.8到3.2萬左右,此階段,國民革命軍逐步正規化;
普通地方軍閥,最高是採用路軍編制(後來抗戰爆發,根據戰鬥序列,改路軍為集團軍編制),下轄若干軍和師,兵力4-10萬左右不等,主要是各個省份間實力不同,數量也不相同。
四階段
1946年雙十協定簽訂後,國共雙方達成裁軍協議,採用兵團建制,轄若干軍(或者整編師)國民政府把裁撤的軍降成整編師,同時升級整編師的編制,整編師編制實際上就是一個軍的編制,全副裝備美械裝備,其作戰力甚至強於一個軍,如國軍整編74師,整編11師等,也就是說國民黨方面耍了一個滑頭!!!共軍方面,把一些軍縮編成縱隊,轄2到3個師,至此解放戰爭期間多出現兵團建制,很少出現集團軍,就是源於此!!!合成兵團亦可以組成方面軍!!!一個兵團兵力大約8到12萬左右,著名的有黃維兵團,廖耀湘兵團等!!
上述就是清末到民國期間陸軍軍隊變化,當然這只是我的個人看法,如有不準確,還請各位行家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