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美軍在朝鮮戰場火力投送最為誇張的戰鬥之一。
這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以少勝多的奇蹟之一。
在這場戰鬥中,志願軍以一個排的兵力在美軍20萬噸炮彈的狂轟濫炸之下依舊堅如磐石。
勝利的解放軍
這場戰鬥過後,負責指揮的美軍司令範弗利特黯然失色,交出了自己的指揮權退居幕後。
接下來,就為大家講述抗美援朝戰役中的丁字山之戰。
躊躇滿志的範弗利特
蘇聯解體之後,由於美國贏得了冷戰,所以在幾十年的宣傳之下,世人好像覺得,美國陸軍天下第一。但實際上,二戰之中的美軍充其量只能算是二流部隊,納粹德國和蘇聯紅軍才是二戰時期的一流陸軍。
同時期的我黨部隊,如果有跟美軍同等級的武器裝備,是可以把美軍按在地上摩擦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
緊接著二戰之後爆發的朝鮮戰爭,就是最好的證明。
攀爬峭壁的志願軍
在朝鮮戰爭中,中國人民志願軍以劣勢裝備對抗優勢裝備的美軍,都可以將其從鴨綠江邊趕回三八線,並且在三八線上跟美軍戰鬥打得有來有回,甚至還略處上風,所以如果中國人民志願軍和美軍有同等級裝備,可以保障自己的後勤補給線和制空權,那麼把“聯合國軍”趕進海里餵魚,並不是什麼不可能實現的目標。
不過,當時大部分美國陸軍將領並沒有意識到自己部隊的真正實力,憑藉武器裝備和制空權的優勢,美軍將領在面對志願軍的時候總有一種迷之自信,其中尤以朝鮮戰爭里美軍第一任總司令麥克阿瑟為代表。
美國第八集團軍司令範弗利特,同樣也是擁有著迷之自信的軍人中的一員。
範弗利特
在二戰中,範弗利特是美國名將巴頓手下的一名團長,並且瘋狂推崇當時歐洲地區的盟軍總司令艾森豪威爾,兩個人也是老相識,都畢業於西點軍校,還是同屆的同學。所以在1952年艾森豪威爾當上美國總統,來朝鮮戰場視察的時候,範弗利特熱情招待了艾森豪威爾。
範弗利特躊躇滿志地認為,一場精彩的勝仗無疑就是對艾森豪威爾當上總統的最好賀禮。當時上甘嶺戰役已經打完,“聯合國軍”大部分人已經意識到自己的正面進攻在志願軍面前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但是範弗利特等一批美軍依然覺得,美軍可以憑藉自己的裝備優勢,以多兵種的聯合作戰來突破志願軍的防線。
艾森豪威爾
所以,範弗利特採納了自己手下美軍第7師師長史密斯的建議,準備將“聯合國軍”總司令克拉克安排的一次綜合演習變成一場事實上的軍事行動,來作為一個禮物,獻給前來視察的艾森豪威爾。
範弗利特決定挑選一處志願軍位置相對孤立的陣地發動突襲,在作戰地圖上搜尋了半天之後,範弗利特把自己的目標放在了位於朝鮮鐵原以西的丁字山。
那麼,躊躇滿志的範弗利特這次要面對的是志願軍哪支部隊呢?他能夠給新上任的艾森豪威爾帶來一場勝利的獻禮嗎?
第7師師長史密斯
光榮滿載的部隊
範弗利特以為自己找到了一顆軟柿子,但實際上他踢到了一塊鐵板。
為什麼這麼說呢?自然是因為駐守在丁字山的志願軍部隊,是一支功勳卓著的英雄部隊。
丁字山的位置十分重要,它是志願軍在城山、芝山兩地的防禦前沿,其南端與美軍據守的190.8高地相連,雙方距離只有不到一千米。如此重要的陣地當然要交給一支值得信任的部隊。
志願軍陣地
23軍就是這樣一支部隊。23軍的歷史可以一直追溯到紅軍時期,第五次反“圍剿”之後,有一批紅軍留在蘇區打游擊,第二次國共合作之後這些紅軍游擊隊就被編成了新四軍。解放戰爭中,從新四軍改組來的23軍前身部隊參加了一系列硬仗、大仗。
孟良崮上消滅張靈甫、濟南城中活捉王耀武、淮海戰役裡圍殲黃百韜,都有23軍戰士的身影。渡江戰役之後,23軍又參加了上海戰役,隨後就長期駐紮在了上海,一直到1952年7月才奉中共中央的命令入朝參戰。
不過,正是因為23軍入朝才剛剛半年,才成功迷惑了範弗利特。
範弗利特認為,23軍進入朝鮮戰場的時間過短,一定還沒有熟悉戰場情況,剛好可以作為獻禮的主料,送給艾森豪威爾。
行軍中的美軍
於是在1953年1月12日凌晨,範弗利特指揮美軍第七師第31團,拉開了丁字山戰役的序幕。
這個31團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一支“光榮滿載”的部隊,這支部隊有一個外號,叫“北極熊團”,相信諸位都不陌生。
是的,這支部隊就是在長津湖戰役中被志願軍全殲,連團旗都被志願軍繳獲的“北極熊團”。
此刻這支經歷了重組的部隊再一次被派上了前線與志願軍對壘,範弗利特讓“北極熊團”在這個時候跟志願軍交火,未嘗不是有讓第31團一雪前恥的想法。
只可惜,不論範弗利特是想用一場勝利獻給艾森豪威爾,還是想讓“北極熊團”一雪前恥,他的願望註定都要落空了。
朝鮮戰場上的範弗利特
因為在他面前的23軍,已經做好了完全的準備來抗擊他的進攻。
一個排的堅守
重新上陣的“北極熊團”遇上了自己的“嘆息之牆”,並且在牆上撞得鼻青臉腫,頭破血流。
但是,丁字山陣地上被率先攻擊的205高地,只有一個排的志願軍防守。
23軍67師201團1連3排,輕鬆地擊退了美軍的4次連續衝鋒,並且排長樂志洲還帶領3排戰士們繳獲了美軍逃跑時遺留的4挺輕機槍。不過,這畢竟只是美軍的試探性進攻,3排真正需要面臨的考驗,即將到來。
抗美援朝中堆積如山的炮彈殼
範弗利特知道試探性攻擊受挫之後,開始準備用自己的一貫操作來打擊志願軍,也就是過量飽和的炮火轟炸。
從1月20日起,美軍在範弗利特的要求之下,每天都出動了大量轟炸機、發射了大量炮彈,對205高地進行了長達4天的持續轟炸。在美軍的轟炸之下,205高地的表面土層被深翻了足足兩米。
到了1月25日這一天,已經失去了理智的範弗利特一上午就派出了近200架次的轟炸機,集中了100多門火炮向205高地發起了火力投送,僅僅4個小時的時間,範弗利特就向205高地發射了40多噸炮彈。
丁字山陣地
同日中午12點,美軍第七師的步兵在33輛坦克與48架飛機的掩護下,開始了對205高地的猛攻。為了扭轉自己在上甘嶺戰役中的失敗形象,範弗利特還特意邀請來各國記者,希望他們在第一時間報道自己獲勝的訊息。
同時也是讓訪問朝鮮戰場的艾森豪威爾知道,自己送給美國總統的禮物已經到賬。
與此同四,面對範弗利特這位火力投送愛好者,201團也早已經做好了準備,抗美援朝著名戰鬥英雄、201團副團長黃浩在1月12日就已經抵達了205高地前線,黃浩指揮換防上來的1排,利用陣地上坑道為主的防禦工事,靈活的避開了美軍的狂轟濫炸。
坑道中的戰鬥
當美軍步兵衝上陣地的時候,1排戰士們從坑道中迅速躍了出來,依託陣地工事開始阻擋美軍的進攻。在戰鬥中,1排排長被美軍炮火擊中,身負重傷,3班副陳志挺身而出,指揮1排不斷地打退了敵人的進攻,換防至南面的3排也從側面開火掩護戰鬥中的1排。
在陳志的帶領下,美軍進行的5次集團進攻全部被1排打退。
範弗利特眼看自己的獻禮就要泡湯,各國記者的表情依舊面露不善,馬上下令讓美軍執行添油戰術,讓31、32團各排逐次投入戰鬥,企圖用波浪式攻擊拿下丁字山。結果在1排的反擊之下,逐波衝擊的美軍各排被統統打退,死傷慘重。
撤退的美軍
一邊旁觀的各國記者們早就失去了對範弗利特的興趣,仗打到現在這個份上明眼人都已經能看出美軍的失敗,狼狽不堪的範弗利特只能下令撤退。
在丁字山戰役中,僅僅在美軍發動總攻的25日,範弗利特就命令空軍投彈23萬磅,各色火炮和充當火力支援的坦克一共發射了彈藥16.8萬發,美軍步兵消耗的子彈也有5萬多發。
但是在這樣的火力規模之下,堅守205高地的1排卻僅僅傷亡了11個人。
丁字山戰鬥的失敗讓範弗利特徹底威嚴掃地,美國國會內部因為對志願軍作戰的問題再一次爭吵不休,西方各國輿論風起雲湧,全部都是對美軍的嘲笑和嘻弄。
剛上任沒多久的艾森豪威爾不僅沒收到賀禮,反而讓自己成功結束朝鮮戰爭的就職宣言成為了一個笑話,羞怒交加的艾森豪威爾不久之後就下令免除了範弗利特的司令職務。範弗利特這位迷信火力學說的美軍將領,就在一片尷尬之中結束了自己的朝鮮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