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開始後,美國在納粹德國火炮專家們的配合下,研製出“原子安妮”並且將它們部署在中歐北約國家,對蘇東國家造成巨大的核困擾;為此,蘇聯決定啟動一系列核炮彈、核火炮研製工作,然後就是系列核火炮/彈藥層出不窮了;
為了給203火炮配置核火力,蘇聯研製了3BV2核炮彈,口徑為203毫米;
蘇聯3BV2核炮彈爆炸當量為0.5-1千噸,核裝藥為鈽基,可由2S-7/7M“芍藥”系列203毫米火炮發射。3BV2核炮彈旁邊的筒狀物體,就是核炮彈的專用運輸和儲存容器;不過裝填/發射它的時間比較長,2S-7們通常發射一兩發就要轉移陣地;
蘇制3BV3核炮彈口徑為152毫米,可由D-20式152榴彈炮、2S3和2S19自行榴彈炮炮發射——3BV3核炮彈的TNT爆炸當量為0.7千噸,射程約18公里,極限儲存期限約為15年;
3БВ3型152.4mm炮射核彈由Забабахина院士帶領下,在蘇聯斯涅金斯克市的“全蘇技術物理研究所”(РФЯЦ-ВНИИТФ)研製,它可由D-20、2S19等152mm榴彈炮進行射擊:1978年,蘇聯組織一次D-20榴彈炮的試射實驗,由一個訓練有素的六人炮組操縱,射擊距離為17200m,從開啟裝載容器準備至收到擊發命令時長約30分鐘——蘇聯最後一次生產這款炮彈是在1990年,由於彈體壽命為10年,它的全部核裝藥可能已經於2000年拆卸銷燬;
此外,蘇聯格拉賓設計局設計了2A3 406mm自行核炮:它的核炮彈重量達到了達到了570公斤、核炮彈高輻射區域半徑大於27公里,射程卻只有25公里——結果,下馬了;
列寧格勒基洛夫工廠於1957年製造出了2B1“奧卡河”420毫米自行火炮。該炮以T-10M“斯大林”式重型坦克為基礎改進的底盤:火炮的炮管長達20米,可以用於發射核炮彈。當時一共製造了四門“奧卡河”420毫米自行火炮,這個武器專案一直持續到1960年,之後該專案根據蘇聯軍隊的決定正式下馬;
2B1“奧卡河”自行火炮可以發射火箭助推增程炮彈,能夠打擊45公里以外的目標,常規炮彈的射程可達25公里。蘇聯專門為該炮研製了一種RDS-41型核炮彈,重量為650公斤,初速為720米/秒,核炮彈的威力約為1.4萬噸TNT當量。
蘇聯還有一頭史前核怪獸:蘇聯 S-103 式 420 毫米原子炮! 它曾經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無後坐力炮!
該炮研製於 1955 年,以 406 毫米 2А3 型和 420 毫米 2Б1 型自行原子大炮為基礎發展而來,發射火箭助推的原子彈,為減輕後坐力,該炮採用了無後坐力炮原理,一部分火藥氣體從火炮尾部的拉瓦爾噴管向後噴射出,以抵消 420 毫米口徑巨炮所產生的恐怖的後坐力。
1955 年 11 月,首門樣炮組裝完畢,隨後被送往國家炮兵靶場進行測試。該炮的結果很悲劇,1956 年 1 月 18 日,總共只發射了六發炮彈的樣炮發生了炸膛事故,5 月份第二門樣炮重新投入試驗。
實彈測試的 S-103
悲劇的是,1956 年底又一次發生了炸膛,這一次連坦克底盤都被炸成了零件狀態。於是蘇聯人決定放棄研發巨型原子炮,轉而全力研製地對地導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