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由於地廣人稀,擁有豐富的鐵礦石等礦產資源,多年以來,憑藉出口礦產類資源和農產品,維持著經濟增長。例如,澳大利亞資源部部長稍早前表示,鐵礦石已成為澳大利亞首個突破年出口1000億澳元大關的商品。然而最近澳大利亞的上述優勢產業紛紛陷入困境,特別是該國主要收入之一的鐵礦石收入銳減,陷入困境。
事情的新進展是,鐵礦石期貨在9月15日這周跌幅超22%,自今年5月觸頂以來已經跌價了逾一半。美國金融網站Zerohedge分析稱,這一暴跌模式也是鐵礦石期貨期貨有史以來最差的單週表現。
彭博社分析資料顯示,鐵礦石正成為表現最差的主要大宗商品之一,拋售加劇也導致其價格波動率上升到五年來最高水平。顯然,這對於高度依賴鐵礦石出口的澳大利亞經濟來說不是一個好訊息。
《澳大利亞金融評論》稱,澳大利亞聯邦和澳大利亞央行已經開始為鐵礦石下跌做準備,預算檔案中將鐵礦石在明年3月底的基準價格情景定在55美元。澳財長喬什·弗萊登伯格曾將此稱為“非常保守”的假設。換言之,澳大利亞經濟或已經嗅到了鐵礦石危機,並且感覺到澳大利亞鐵礦石或將面臨更大困境。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澳大利亞鐵礦石企業必和必拓的股票價格也陷入暴跌狀態。例如,9月17日必和必拓美股一度跌超6%,必和必拓倫敦股價跌超5%。瑞銀9月17日在最新研報中預測,隨著市場轉為供給過剩,鐵礦石價格將繼續下滑,而且跌速“會比預期要快”。這就進一步佐證了,澳大利亞經濟對鐵礦石危機擔憂的原因。
資料顯示,今年1至7月鐵礦石在澳大利亞出口收入中的佔比超過40%,預計鐵礦石每跌價10美元,這樣一來,澳大利亞財政收入將損失30億至35億澳元。值得一提的是,過去澳大利亞的鐵礦石出口中,有整整84%是出口到中國市場。澳媒分析認為,當中國買家減少對澳大利亞鐵礦石採購時,將會加劇了澳大利亞經濟衰退的可能性。
資料顯示,國內鐵礦石期貨主力合約在8月初至20日跌超30%,現貨價格也隨之不斷走低,成交量暴跌近80%,港口鐵礦石庫存累漲,許多港口儲存鐵礦石量已接近飽和狀態。同時,隨著產業鏈不斷升級,鋼鐵產能過剩現象也導致對澳大利亞鐵礦石需求和採購量減少。
華爾街日報數週前就分析報道,購買全球三分之二鐵礦石的中國買家對鐵礦石的品位越來越挑剔。為了迎合中國企業,澳大利亞的鐵礦石企業曾計劃建造新礦井。這都表明,澳鐵礦石企業長期依賴中國採購商。顯然,當市場採購降低時,澳大利亞鐵礦石企業受挫則在所難免。與此同時,澳大利亞企業對鐵礦石的定價權也漸漸失控。
自2019年以來,澳大利亞、巴西的鐵礦石企業紛紛推出期貨定價、人民幣計價鐵礦石的交易結算方式,而這背後則是鐵礦石人民幣期貨國際交易推出近三年,全球投資者不斷增加用人民幣投資鐵礦石期貨商品後,澳大利亞鐵礦石企業不得不做出的新貨幣選擇。事實上,澳大利亞鐵礦石暴跌,並陷入困境僅僅是澳大利亞資源產業受到重挫,損失昂貴的冰山一角。
再以澳大利亞煤炭為例,據在澳大利亞上市的礦業公司科羅納多全球資源公司稱,在中國買家停止進口澳大利亞煤炭後,全球其他市場的煤炭大量進入中國市場,其中就包括美國煤炭。此外,加拿大泰克資源公司的執行長唐·林賽(Don Lindsay)數週前就表示,希望該企業的煤炭可以增加出口,並替代澳大利亞煤炭。
不僅於此,澳大利亞的另一大優勢產業農產品出口也損失昂貴。其中,包括澳洲牛肉,棉花,葡萄酒,海產品等多種商品都出現訂單被取消,嚴重滯銷的現象。例如,澳洲葡萄和葡萄酒協會執行長Tony Battaglene數週前就表示,在澳葡萄酒訂單被取消的背景之下,澳大利亞越來越多的葡萄和葡萄酒或面臨無處可去。對於澳大利亞很多葡萄種植戶和葡萄酒商來說,這是災難性的打擊,損失慘重。
這些事情的多個進展都表明,澳大利亞的幾大優勢產業紛紛陷入困境,甚至面臨斷崖式大跌。而事情似乎還遠不止這些。據彭博社報道稱,除了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和商貿壁壘外,澳大利亞經濟還面臨債務困境。
據澳央行編制的資料顯示,澳大利亞的家庭債務與收入比率已從20世紀90年代的67%暴漲至189%。也就是說,澳大利亞的平均一個家庭每收入1澳元,就會產生1.89澳元的債務,顯然,處於入不敷出的狀態。這也是澳大利亞經濟在長期依賴出售資源背景下,不思進取,負債累累的註腳。
然而,當變賣資源或嚴重受阻,以及美聯儲或將面臨貨幣緊縮預期增加的情況下,美元資本加速從澳大利亞撤出似乎不可避免。這就使得澳大利亞經濟雪上加霜。而這個時候,澳大利亞的黃金儲備似乎還被美聯儲挪用了,去向存疑。
儘管澳大利亞是全球最大的黃金生產國之一(每年生產約300噸黃金),但澳大利亞的的黃金儲備僅持有68.7噸(佔其外匯儲備的4.9%)。而這些黃金儲備幾乎全部都被儲存在了英國的英格蘭銀行以及美聯儲的地下金庫中。曾成功預測量化寬鬆的黃金專家埃格馮.格雷耶斯分析,澳大利亞上述黃金儲備中,可能至少有11噸被挪用了。然而,澳大利亞央行對此幾乎保持沉默,似乎不敢從美聯儲運回黃金。這就使澳大利亞經濟更加被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