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原本的編制中,很多地方部隊是沒有旅這個編制的,但是在1936年整軍的時候,按照德國的方式整編部隊,形成了抗戰開始的時候國軍的編制,也就是一個軍下轄三個師或者兩個師,每個師下轄兩個或者三個團。
但這時候國軍的編制體系非常混亂,除了師和軍之外,上面又疊床架屋地設定了軍團、集團軍甚至還有兵團,再往上才是戰區,戰區之上就是軍事委員會統一指揮了。所以,在紅軍按照國軍編制改編的時候,就被改編成了三個師,每個師下轄兩個團,上面設定八路軍總指揮部,統一指揮,這也就是八路軍這個稱呼的來源。
舉個例子來說,徐州會戰時第五戰區下屬部隊包括集團軍,還有湯恩伯的十七軍團,在之後分路撤退的時候,又編組了幾個兵團,薛嶽擔任第一兵團總司令,指揮南線部隊。湯恩伯軍團下屬關麟徵的五十二軍,五十二軍下屬鄭洞國的第二旅,每個旅又有三個團。這樣,戰區的作戰命令層層下達,非常麻煩。
到1939年之後,國軍再次進行了整編,撤銷了軍團建制,也撤銷了兵團的建制,在軍以下最大的變化則是撤銷了旅這個層級,師以下統一編組為三個團的建制。比如遠征軍第一期部隊第五軍,下屬200師、96師和新22師三個師,每個師下屬三個團。200師師長戴安瀾,副師長高傑人,原本旅一級的軍官邱維達則擔任步兵部指揮官。
也就是說,在整編之後多出來的國軍幹部,也沒辦法安置,於是在師一級就又設定了步兵指揮官這種不倫不類的職務。但在實際作戰中,往往是步兵指揮官在擔任一線指揮,實際掌握和指揮部隊作戰。因此,在遠征軍回國途中,戴安瀾受傷後,他指定接替指揮的就是邱維達,而邱維達認為高傑人資格更老,支援又高傑人代理指揮。
八路軍這邊的情況則是在抗戰開始後不久,第八路軍實際上就已經改稱第十八集團軍,仍然是三個師、六個旅,每個旅兩個團的建制,多出來的團則改編為教導團、獨立團等師一級直接指揮的番號。因此,在之後官方行文中,包括八路軍內部也稱呼總部為集團軍總部,但習慣上還是叫八路軍。
上前線之後,尤其是在前期的正面戰場接連潰敗之後,八路軍逐步成為敵後抗戰的主力,部隊擴張比較快,除了這些原有的番號之外,新增加了大量的其它番號,尤其是團一級的部隊,越來越多。在這些基礎上,就開始組建了一些旅一級的部隊,在旅之上新建縱隊,由各個軍區指揮,比如《亮劍》裡出現的獨立團、新一團、新二團等等。
但在國軍第二次進行整編,減少指揮層級的時候,八路軍的獨立性已經比較強了,所以也並沒有按照國軍當時的要求,統一取消旅一級,而是一直保留了下來,並且成為一個指揮單位,一直保留了下來。一直到解放戰爭時期,仍然是縱隊下轄三個旅,每個旅下轄三個團,但這時候的旅實際上已經完全是師的建制了。
所以,在《亮劍》裡的旅長一直是旅長,李雲龍一直是旅長,這其實是個誤導,實際情況並非如此。陳賡擔任129師386旅旅長其實到1939年以後就結束了,之後就是別人在擔任,到抗戰結束的時候,旅長是劉忠。李雲龍如果在1939年的時候就是團長,到抗戰結束的時候也不可能仍然是團長了。
甚至到三大戰役的時候,比如淮海戰役中,還有地方部隊某某獨立旅這種番號存在,戰後才整編到其他部隊。到1949年初,按照中央軍委的統一要求,才重新授予了新的番號,各野戰軍之下下設兵團,每個兵團指揮三個軍,軍下屬三個師,每個師下屬三個團,旅一級才徹底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