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央廣電總檯國際線上
編輯:趙妍
國際線上報道(記者 陳甜甜):在國際輿論場上,“對抗”、“威懾”似乎成為了2021年南海的熱門關鍵詞。但在馬來西亞中國研究專家饒兆斌看來,2021年南海局勢“鬥而不破”,整體上得到良好的管控。2022年的南海局勢將何去何從?東盟國家如何堅持不選邊站的智慧?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南海之聲專訪馬來西亞馬來亞大學中國研究所所長饒兆斌,解讀他眼中的南海時與勢。
馬來西亞馬來亞大學中國研究所所長饒兆斌
“南海局勢整體得到管控,值得肯定”
南海之聲:近年來南海的地緣政治發生了很多變化,您怎麼看待過去一年南海的局勢演變?
饒兆斌:如果是說過去這一兩年的話,在總體上屬於中國人經常說的一句話,叫“鬥而不破”,不能說是完全平靜平穩,但總體上沒有造成事態的升級。各種消極的事件最終都得到相對良好的管控。包括在中國和菲律賓之間,中國和馬來西亞之間,中國和印尼之間等等,不可否認過去一兩年都是有一些事件的發生,但總體上我覺得都得到一些管控和處理,避免了事態升級,這個是比較值得肯定的地方。
“東南亞不歡迎美國在南海對抗中國”
南海之聲:近一兩年美國在東南亞地區的政策是有一些變化的,包括四方安全對話,以及前不久剛成立的美英澳聯盟,它們會對南海局勢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饒兆斌:美國無論是“四方聯盟”還是“美英澳”這些,他們主要針對的物件肯定是中國,這個無論他們想怎麼掩飾都好,主要針對中國。我覺得這種目標明顯針對中國的所謂聯盟,對東南亞國家來講都不是太受歡迎的。
東南亞國家雖然跟中國在南海議題上有爭議,但總體上並不認為中國就是一個敵人、敵國、戰略競爭對手。這個對東南亞國家來講沒有必要,畢竟我們跟中國有著良好的經貿人文交流等關係。我們當然也跟西方國家,跟美、英、澳長期有很多合作,我們不希望這些國家他們視彼此為戰略競爭對手。
“東盟國家要堅持不選邊站的智慧”
南海之聲:您曾經提過一個觀點,現在整個世界迎來了一個兩極多元競爭的態勢。面對中美在東南亞地區博弈的現狀,您覺得東盟還能夠堅持獨立自主的這麼一個定位嗎?
饒兆斌:東南亞國家身處域內,跟中國在經貿上有這麼密切的來往,但是在安全事務上對西方國家又有長期的合作關係,這種情況下不願選邊站,大家已經是聽了無數次這樣的表達,這個表達不會因為東南亞國家的國內紛爭或者其它因素而出現根本性的變化。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我也認同,現在(東南亞)各國領導人基本上都必須把主要的精力花在應付國內各種各樣的政經、公共衛生挑戰方面。這種情況下其實是更進一步使既定的路線沒有太大的更動,除非是有一些突發性的事件,逼不得已去做出一些反應。要不然,他們就會保持著既定的大方向,維持這個態勢。
“中國和東南亞經濟互補性強,合作前景樂觀”
南海之聲:即使是在疫情的情況下,過去兩年中國和東盟的經貿合作成果豐碩,您如何評價中國和東盟取得的這個成績?2022年1月1日即將生效實施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又將對東南亞區域經濟一體化帶來哪些影響?
饒兆斌:這個當然跟中國本身過去三四十年改革開放,也包括東南亞國家積極參與在中國的改革開放,中國融入世界經濟大家庭這樣的一個結果是離不開的,所以我們今天看到的是中國和東南亞基本上是整個全球產業鏈裡面相互之間離不開的。
總體上我覺得中國和東南亞的經濟在產業鏈上,在互補性上,在其他發展的潛能方面都有很多合作的空間,將合作空間進一步提升的潛能也是非常高的。從這一點來講,我不驚訝於中國和東南亞經濟的強大韌性。我覺得RCEP會強化和鞏固現在的成果,會開拓更多的商機,在條件允許之下,也會為中國和東南亞國家和其他RCEP的夥伴的進一步升級,打下重要的基礎。所以從這種種來說,我對中國東盟在經濟上進一步的鞏固和強化保持樂觀的態度。
“馬來西亞期待分享中國經濟成長的蛋糕”
南海之聲:就中國和馬來西亞的經貿合作來說,您覺得未來有些領域可以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饒兆斌:我覺得在RCEP落實之後,馬來西亞希望中國有更多的企業進來投資,包括在製造業、服務業、運輸、物流等等很多領域,我們希望能夠中國經濟成長的蛋糕。
當時也希望中國進一步開放,讓更多馬來西亞的企業有機會參與,形成真正互利的經濟來往。“一帶一路”課題上,每一任政府都是支援的,也高度重視“一帶一路”倡議中的“五通”(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所帶來的互惠互利。最近幾年雖然中馬之間沒有一些大型專案的宣佈,不像過去2016、2017年時候專案比較多,這會給人一種錯覺,認為馬來西亞是不是沒有這麼熱情,我覺得這是錯覺。我們現在要進行的大型專案其實是很大的一個工程,只要把這個做好,鞏固起來,我覺得已經是一個很好的訊號和方向。從各個方面來看,馬來西亞還是對跟中國加強、鞏固經貿關係持正面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