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的一個深夜,在香港的一處宅子內,本已是寂靜無聲。突然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響起,驚醒了正在熟睡的杜月笙。
這位曾經叱吒風雲的上海灘大人物,此時卻在香港的一套小房子內居住。他慌忙起身接了電話,聽到電話那端人的意圖後,這才平靜了緊張的心情。
沒過多久,杜家的大門便被輕輕拉開,一輛黑色的轎車駛了進來。杜月笙出門笑臉相迎,親自把兩位貴客引到了客廳裡坐下。
來的兩位客人正是共產黨員——潘漢年與喬冠華。剛才的電話也是潘、喬二人的代表打給杜月笙做提前通知的。
杜月笙做夢都沒有想到,共產黨的大官竟然會在深夜登門造訪。
剛一見面,潘漢年便直入主題說道:“你不去臺灣是對的,繼續追隨蔣介石不會有好下場和好結果。”
杜月笙本是“上海灘皇帝”,為何現在會到香港居住?他又為何有過跟蔣介石去臺灣的打算?潘、喬深夜拜訪杜月笙又是為了什麼事?
杜月笙這位傳奇人物有怎樣鮮為人知的故事,還需要我們慢慢道來。
一、“上海皇帝”
杜月笙本是上海灘水果鋪的一個窮學徒,機緣巧合下加入青幫。憑藉自己過人的才幹,得到當時青幫龍頭黃金榮的賞識,一步步高昇。
他後來踏足商業,與黃金榮、張嘯林共同成立“三鑫公司”,並在上海創辦中匯銀行,壟斷金融業。更是坐上了法租界最高的華人位置——公董局華董。
杜月笙的風頭一時無兩,甚至壓過自己的師傅黃金榮,成為上海灘黑白兩道都舉足輕重的大人物。
他成了名副其實的“上海皇帝”。
杜月笙能在上海灘多方勢力下脫穎而出,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他能審時度勢。
不單單只是混跡於黑幫與商界,他還極盡全力攀附革命黨,與當時的即將取得北伐勝利的國名黨高層關係匪淺。
其中,要數號稱“蔣介石佩劍”的戴笠與他關係最好,到了稱兄道弟的地步。
有了軍方的背後支援,杜月笙穩坐上海灘“第一把交椅”。同時,他也盡心盡力為國民黨做事,立下不少“功勞”。
尤其是在抗日戰爭時期,杜月笙參加上海抗日後援會,為前線的戰士們籌集物資和軍事裝置、武器彈藥。
他還曾給八路軍送去一千多具防毒面具,以及一些通訊裝置、裝甲保險車給中共將領。
上海淪陷後,杜月笙拒絕了日本人的拉攏。他攜全家老小遷居到了香港。後來,又親自組織人民行動委員會,成為中國幫會實際上的總龍頭。
杜月笙在抗戰期間的表現可稱得上是勞苦功高,一洗黑社會的“黑點”,在國共兩黨中間都留下較好的口碑。
可是,杜月笙始終是一個從市井中走出的唯利是圖之人。
在他遷居重慶後,便開始向大後方發展自己的勢力,滲透到全國的黑白兩道里。藉此機會,與淪陷區交換物資,中飽私囊。
抗戰勝利後,杜月笙就“飄了”。他自持抗戰有功,居然想要“洗白”涉足政治。
在蔣介石論功行賞之際,杜月笙以功勞要求,給自己一個上海市市長噹噹,最低也得是個副市長吧。
杜月笙的“如意算盤”打得響亮,可惜蔣介石根本就不買賬。上海市市長如此重要的位置,蔣介石怎會輕易交給一個有黑道背景的人呢?
這麼簡單的道理,杜月笙卻沒想明白。
當他得意洋洋地回到上海的時候,蔣介石早已任命錢大鈞為上海市市長,吳紹澍為副市長,全權接收了上海的所有職權。
更讓杜月笙哭笑不得的是,他的火車還沒到上海站,就被通知取消了原本定好的歡迎儀式。
而且火車站貼滿了“杜月笙是黑勢力的代表”、“打倒杜月笙”等標語。
杜月笙惱羞成怒,自己居然被蔣介石給戲耍了。為了避免不良的影響,他臨時改在上海西站下車。
一旦成功當上上海市政府高官,杜月笙便牢牢掌控住上海政府、黑幫、商業,成為真正的“上海皇帝”。
所以杜月笙是不會放棄的,這也進一步加深了他與蔣介石之間的矛盾。
二、與蔣家的恩怨
1949年4月10日,蔣介石親自到上海召見了杜月笙。
蔣介石上來就是對著杜月笙一頓劈頭蓋臉的誇獎,稱讚他為國為民、赤膽忠心、公而忘私、以人為本……連杜月笙都不知道自己原來能這麼優秀。
話鋒一轉,蔣介石便說出來意,是邀請杜月笙一起移居到臺灣。
這幾年的事情讓杜月笙早已對蔣介石心灰意冷,到了那邊自己將一無所有,毫無利用價值。以老蔣的為人,待遇可想而知。
杜月笙之所以這麼認為,完全是因為抗日勝利後這幾年,與蔣介石結下了不少樑子。
事情還要從幾年前那次上海市市長位子落空來說起。
杜月笙不甘心失去走入仕途的大好機會,便再一次把目標瞄準到了上海參議會的參議長。
蔣介石為了表面體現民主,實際上完成獨裁統治,搞了一個“民選”參議長的把戲。
杜月笙這幾年的生意越做越大,在政商各界都極具影響力,這次他對參議長是勢在必得。
甚至鼓舞自己身邊的人以及其他黨羽,一起“競選”參議員。上海當時劃分31個區,每個區都有杜月笙的人,他已經是勝券在握了。
可就當勝利在望之時,蔣介石再一次從中作梗,放出訊息讓潘公展擔任議長。
蔣介石這是“卸磨殺驢”,因為抗戰結束後上海租界就不復存在,國民黨的勢力可以到處自由活動。
作為曾經法租界華人“一把手”的杜月笙,在蔣介石眼裡就失去了利用價值。
這對杜月笙來說,簡直是晴天霹靂。他氣急敗壞,卻又無可奈。胳膊擰不過大腿,自己在上海灘勢力再大,也不可能鬥得過國家元首。
杜月笙無計可施,只好忍氣吞聲,但爭強好勝的他還是要把面子賺回來。
在第一輪投票競選時,杜月笙動員一切力量為自己拉票,最終杜月笙以絕對優勢當選參議院議長。
緊接著,杜月笙開始了自己準備好的“大戲”。
他站在主席臺上,發表當選感言時卻掏出了一分辭呈,大聲宣讀起來。他表示,感謝大家的厚愛和信任,不過自己身體欠佳,還是另選賢能吧。
這場鬧劇最終,還是以潘公展當選議長結束。杜月笙賺足了面子,也給了老蔣臺階下。
可老蔣的事剛剛擺平,小蔣又找上了麻煩。
蔣經國為了穩定國統區的物價和經濟,來到上海“打老虎”。這一查自然查到了杜月笙一家的頭上,杜月笙的兒子杜維屏被蔣經國抓捕入獄。
杜月笙為了應對蔣經國的“打虎計劃”,讓門人藏匿金銀外幣,用小部分錢換取金圓券。
本想瞞天過海,卻還是百密一疏,兒子杜維屏被人舉報,落入了蔣經國的“法網”。
杜月笙氣憤地說:“我捧蔣委員長捧了這麼多年,捧到今天,他連我的兒子都敢抓。”
氣喘幾下後,他又淒涼地嘆道:“現在租界沒有了,是他們趕我下臺的時候了。”
杜月笙沒有坐以待斃。他一面對外宣稱自己兒子犯了法應當依法處置,另一面暗中對四大家族之一孔令侃的揚子公司秘密調查,掌握了很多孔令侃投機倒把的確鑿證據。
杜月笙把證據交到蔣經國面前,當著他的面質問:為什麼他的兒子犯法被抓,孔家人卻沒事,要對揚子公司依法處置才能服眾。
這下蔣經國可就騎虎難下了。
要知道,孔家與宋美齡有血緣近親,還是支援蔣家的背後財團力量,動孔家等於是“自毀長城”。
蔣經國硬著頭皮,抓捕了孔令侃等揚子公司高幹。但最後宋美齡、蔣介石的親自出面,讓蔣經國不得不就此作罷。
“打老虎”計劃就此破產,杜維屏也被釋放出來。
此時蔣介石在邀請杜月笙一起赴臺後,看他猶豫不決,以為他還在因為蔣經國的事計較,便解釋到:“我當時正在前線,毫不知情……我怎麼可能讓他們那樣胡鬧?……”
杜月笙猶豫,自然還有其他原因。
三、殺害汪壽華
不過,杜月笙看到蔣介石如此這番解釋,即使是逢場作戲,那也是個姿態,自己心中憋了幾年的怨氣也消了大半。
不過杜月笙還是推脫道:臺灣氣候炎熱潮溼,不利於自己哮喘病的治療,要先去香港把病治好再去臺灣。
杜月笙雖然不願去臺灣,但只要不留在上海,蔣介石的目的也達到了一半。他怕杜月笙出爾反爾,臨走還特意提醒他:
“共產黨是要血債血償的,再不離開上海的話,恐怕要自投羅網了,共產黨是不會輕易放過有罪的人的。”
正如蔣介石所想,杜月笙陷入矛盾的原因,就是他已經和共產黨在接觸了。
解放戰場上,國民黨軍節節敗退,蔣介石同年年初也被迫下野。國民黨的失敗,上海被解放都已經是“鐵板釘釘”了。
杜月笙想到蔣介石為人“小肚雞腸”,蔣經國睚眥必報,絕不能和他們去臺灣。
這時候,杜月笙的好友章士釗也開始給杜月笙做思想工作,讓他倒向共產黨那一邊。
在此之前,潘漢年等中共領導已經私下見過杜月笙父子。
杜月笙是穩定上海經濟、治安的重要人物,把杜月笙爭取過來,對上海解放後的工作也有很大幫助。
可自己曾經沉重的歷史包袱,真的能讓共產黨不計前嫌接受他嗎?
原來,杜月笙早些年充當過蔣介石的劊子手,雙手沾滿了人民的鮮血啊!尤其是他殘忍殺害了共產黨員——汪壽華。
蔣介石年輕時在上海闖蕩,曾拜入到黃金榮的門下做過門徒。之後蔣介石獨自闖蕩,平步青雲,成為了國民革命軍的總司令。
蔣介石深知黃金榮、杜月笙等人手段很辣,可以做一些自己不願做的“骯髒事”。北伐軍到了上海後,蔣介石便私下裡與黃金榮會面。
1927年,蔣介石在上海發動了慘絕人寰的“四一二”反革命政變。
就在政變的前一天晚上,杜月笙以“上海工界聯合會”、“中華共進會”的名義,邀請當時的上海工人領袖、上海總工會委員長汪壽華到杜公館赴宴,並商談機密公事。
汪壽華為了團結更多的工人,在杜月笙的手下打過工,有過來往,二人也算是舊相識。
而且杜月笙是一個極其善於偽裝的人,在之前曾經幾次調節工人和資本家的矛盾,一定程度上欺騙了工人群眾。
汪壽華也錯認為杜月笙並不是十惡不赦之人。
這次的“鴻門宴”,也有很多工人和革命同志勸他太危險不要前去。可汪壽華認為幹革命不能顧及個人安危,或許能爭取到杜月笙的幫主,就毅然前往了杜公館。
與此同時,杜月笙已經在房屋周圍佈置好了埋伏,一批兇惡的心腹打手預伏在大門內。
大門外停放著兩輛汽車,一輛是用來送汪壽華“上路”的,另一輛裡邊放著麻袋、繩索、鐵鍬等。
晚上7點多,汪壽華只帶著一名保衛人員和一名司機來到杜公館,燈火通明的大廳卻不見一個人影。
當他的腳跨過會客廳門檻的剎那間,躲藏在門邊匪徒蜂擁而上,迅速控制了他。這些殘忍的流氓將汪壽華架上門口的汽車,來到一個秘密的地方,將汪壽華生生活埋了。
優秀的共產黨員、傑出的工人領袖汪壽華,為了工人階級的解放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他是 “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前夕犧牲的第一個人。那一年,他只有27歲。
當蔣介石聽到汪壽華被害的訊息時,立即給杜月笙打電話表示祝賀。
政變正式開始。杜月笙以“共進會”名義集結了15000餘人。
他誣陷工人糾察隊擾亂上海秩序,隨後命令手下流氓襲擊糾察隊,大肆捕殺共產黨人和工人群眾。一時間,上海血流成河,慘不忍睹。
杜月笙賣力地幫蔣介石完成“清黨”任務,得到了晉見蔣介石的機會。
自此,杜月笙成為了蔣介石的“好幫手”,也得到了蔣介石的嘉獎,獲得少將軍銜。
杜月笙這才魚躍龍門,成為“上海灘皇帝”。
正因為有這段黑歷史,杜月笙才陷入到了兩難的地步。上海是他的“江山”所在,他當然不捨得離開。
四、定居香港
值得杜月笙欣慰的是,毛澤東主席親自對他和魏文瀚關於麵粉交換煤炭等事宜進行電文覆電,要求與他進行合作,讓他不要信謠言。
之後,周恩來也親自指示李克農,要爭取讓杜月笙穩定上海的秩序,人民會寬恕他的罪過。
這些訊息,都讓杜月笙萌生了繼續留在上海的想法。
但是,這個賭注實在是太大了,自己犯下的罪過如果不能被共產黨饒恕,杜家上下老小都將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就連多年好友陳銘樞多次相勸,以和毛澤東相熟來保證他全家的安全。
杜月笙也堅定地表示:“你提的保證,我絕不信,即使毛先生當面對我保證,我亦不能無疑。”
與蔣介石見面後,他的話確實點醒了杜月笙。
杜月笙還是不敢冒險,最終決定,既不留在上海,也不去臺灣,就真的去香港定居,先觀察形勢再做往後的打算。
既已下定決心,那就立刻行動。
杜月笙託人在香港買了一棟房子,又安排好上海的一切後續工作,便帶著姚玉蘭、孟小冬以及一些親朋好友、隨行保鏢,離開上海登上了前往香港的“寶樹雲”號巨輪。
杜月笙在輪船上,回首看著那蛟屹般擺動的浦江激浪,和漸漸遠去的上海,心頭湧上一股莫名的淒涼。
他在上海奮鬥了大半輩子,自己所有的事業都在這裡,離開了這個自己呼風喚雨的上海,他之前所有的努力都灰飛炯滅了。
也許,此生自己再也沒機會回到他最愛的上海灘了。
也許是想到這裡悲傷過度,杜月笙的哮喘病發作,直接病倒。這下忙壞了姚玉蘭和孟小冬,忙前忙後地照顧他。
潘漢年與喬冠華得知杜月笙已經悄然離去,可上海解放在即,還需要杜月笙的影響力來穩定上海的社會秩序。
為了解放大業,潘、喬二人決定再做一番爭取,讓杜月笙回滬主持工作。
正因為如此,才有了開篇潘漢年與喬冠華夜訪杜月笙的一幕。
喬冠華開門見山道:“杜先生,我們瞭解你想回上海的心願。如果你願意,我們會做出安排,保證你安全返滬。”
潘漢年也接著說:
“我們知道你過去的一切,希望你在餘生之年為即將誕生的新中國多做好事,並勸誡好手下們多配合。你不去臺灣是對的,繼續追隨蔣介石不會有好下場和好結果。杜先生,你以為如何呢?”
杜月笙看到共產黨的大官不遠千里深夜造訪,也是很感動的。他發自內心地感謝共產黨不計前嫌,很寬容地願意接受他。
但他還是說到,自己現在的身體大不如前,又加上病魔纏身,回上海的事還是需要從長計議。
一番討論,不知不覺天已經亮了。
潘漢年見杜月笙決心已定,也不好再說什麼,在喬冠華的陪同下離開了杜宅。
再回到上海灘,那可是杜月笙往後人生僅有的願望了。可他在做了思想鬥爭後,權衡利弊還是認為留在香港更為穩妥。
他沒有白費潘漢年和喬冠華的一片苦心,當即交代兒子杜維屏、杜維瀚和留在上海的門生們,要遵紀守法,遵從人民政府的法令不得尋釁滋事。
杜月笙留在香港,也一定程度遵守了他與蔣介石的“約定”,同時他也信守與共產黨的承諾。
他在香港沒有再聽從過蔣介石的擺佈,也沒再參加任何“反共”活動。
兩年後,杜月笙客死在香港。
【總結】
杜月笙作為民國時期的一代傳奇,身上的爭議一直很多。
他是舊社會的黑幫龍頭,身上有很多汙點,尤其是曾殘殺汪壽華等革命戰士,身上揹負著累累血債。
但他在抗日時期,做過很多慈善,為中國軍人救助傷病、運送物資、建立抵抗部隊,做出了巨大貢獻。
杜月笙無疑是一個“利己主義者”,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己謀求利益的一種手段。好在最後幫助瞭解放事業,也算得上是迷途知返。
不過可惜的是,杜月笙在有生之年,始終都未能接受我黨和人民指出的光明之路。晚年生活落魄,客死他鄉也是他該有的懲罰吧。
編輯:托馬斯
責編:Thal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