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飼養“國寶”13年,見證長江生態變好

​ 極目新聞記者 黃志剛

在“中國江豚之鄉”荊州石首市,湖北長江天鵝洲白鱀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江豚“天天”和“萌萌”正在網箱裡歡快遊弋,不時躍出水面呼吸。網箱旁,飼養員丁澤良正埋頭記錄水文資料和江豚的活動情況。

十多年前,丁澤良還是一位漁民,隨著長江生態保護力度加大,他“洗腳上岸”,變成了江豚保護區的飼養員。今年是丁澤良陪伴江豚的第13個年頭。為了照顧好江豚,他把家安在網箱外屋,與它們“形影不離”,成了江豚最親近的人。



丁澤良打撈網箱內的漂浮物

三代都是漁民

“我13歲上船,靠捕魚養家餬口。”今年54歲的丁澤良說,他是丁家第三代漁民,長江養育了丁家幾代人。他的祖父從湖南南縣遷到湖北公安縣,後又舉家遷到石首長江故道的天鵝洲漁場定居,世代以捕魚為生。

丁澤良回憶,父親曾置辦了3條漁船,一年中除了汛期的幾個月在岸上種地,其餘大多數時間則在船上捕魚。

為了分擔家庭負擔,在很小的時候,他便跟著父親學習傳統的捕魚方法。初中便輟學回家,給父親當幫手。

“在旺季,一天能捕1000多斤魚。”丁澤良說,船上的生活異常艱苦,一條排水量5000斤的船用於生活起居,船上用木板鋪了三個簡易的床鋪,供一家七口居住。還有兩條排水量達500公斤的船,用於捕撈生產。

丁澤良回憶,有一次捕魚時遭遇暴風雨天氣,雨水隨著風浪衝進船塢,淋溼了整個木床,驚醒了睡夢中的一家人。“那樣艱險的經歷對漁民來說是家常便飯。”



丁澤良在記錄資訊

變身江豚守護者

1992年,長江天鵝洲長江故道,被劃定為湖北長江天鵝洲白鱀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對鯨類動物進行遷地保護的保護區。丁澤良隨著天鵝洲漁場500多漁民“洗腳上岸”。

2008年冬的一天,丁澤良和妻子回家時,路過天鵝洲長江故道,看見江面都結了冰。他至今還清楚地記得,當時有一頭江豚掙扎著用後背撞擊冰面,試圖透過破損的冰洞換氣。那一幕讓丁澤良夫婦對國寶江豚心生憐愛。

2009年3月底,丁澤良在天鵝洲水域發現一頭渾身長滿“水黴”的江豚,在水中緩緩移動。他感覺江豚的狀態很不正常,於是趕緊向保護區報告。

專家監測發現,多頭江豚出現丁澤良看到的症狀,於是捕撈了兩頭生病的江豚,轉移到保護區的網箱中治療,但卻又缺乏飼養員。

考慮到丁澤良此前是漁民,熟悉長江及天鵝洲保護區的基本情況,又多次參與過科考捕豚活動,保護區於是邀請他照顧生病的江豚。對江豚滿懷情感的丁澤良,放下漁民身份,變身江豚守護者。

每天定時餵食,監測活動情況,記錄水情和氣象資訊……在丁澤良的悉心照料下,兩頭江豚逐漸恢復健康。後來,保護區給兩頭江豚取名,雄豚叫“天天”,雌豚叫“娥娥”。

把江豚當做家人

經過長期“交往”,生活在網箱的江豚“天天”“娥娥”逐漸性成熟。在人工繁育技術的支援下,2016年5月22日凌晨3時許,“娥娥”順利產下雌性幼豚“貝貝”,它也成為全球首例人工網箱繁育技術產下的江豚。

為照顧好這“一家三口”,丁澤良乾脆將家搬到網箱的外屋,與江豚做鄰居。“我幾乎是24小時值班,手機3小時響一次鬧鐘。”丁澤良說,除了定時監測各項資料,他還要隨時檢視幼豚是否有呼吸換氣的聲音,生怕出現任何紕漏。

“他待江豚比自己的外孫都親!”丁澤良的妻子楊立群說,兩個外孫曾多次抱怨外公從不花時間陪他們玩耍,卻整天陪著江豚。

經過科研人員和丁澤良的悉心照料,去年,“貝貝”結束了4年的網箱生活,迴歸自然水域,這標誌著人工繁育江豚技術的進一步成功。

去年6月中旬,“天天”“娥娥”的二胎“萌萌”降生,“娥娥”卻不幸去世,留下了嗷嗷待哺的幼豚。

“那段時間是他一生中最難熬的日子。”妻子楊立群說,丈夫每天24小時連軸轉,把全部的心思和精力都放在照顧江豚上面。

從江豚幼崽就開始全人工餵養,這是全世界沒有的先例。突然斷奶的“萌萌”還沒有學會攝食,這讓丁澤良陷入苦惱。

“那段時間,他和萌萌一樣,越來越消瘦。”楊立群說,長期的超負荷工作讓丈夫的心臟舊疾復發。

為引導“萌萌”學習張口進食,丁澤良精心挑選了新鮮小魚。一條、兩條、三條……半個月不厭其煩的堅持,慢慢地“萌萌”不僅學會了攝食,食量還逐漸增加,這讓丁澤良信心大增。

其間,斷奶的“萌萌”因過早攝食魚類,腸胃出現消化不良症狀。在專家的指導下,丁澤良又將治療藥物注射到小魚體內,然後逐一餵給小傢伙吃。

一個月後,奇蹟出現,江豚“萌萌”的腸胃功能得到改善,各項指標恢復正常,緊鎖眉頭的丁澤良臉上再次洋溢著笑容,時不時呼喊“萌萌”為“小帥哥”。



丁澤良在餵養江豚

長江生態不斷提質

“我要逐步訓練它吃活魚,等它各項指標達到野外生存要求,就能放歸大自然。”丁澤良說,江豚“萌萌”就像自己的孩子,儘管不捨,但迴歸大自然是最好的選擇。“我不想江豚步白鱀豚的後塵,遭受滅絕。”

據湖北長江天鵝洲白鱀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副主任徐春永介紹,最新的科考資料顯示,長江干流監測到江豚1012頭。“這意味著江豚就地保護取得明顯成效,江豚種群數量明顯增加。”

近年來,隨著各級政府長江禁漁和打擊非法捕撈等工作的開展,長江水生態環境持續向好。徐春永說,保護區近年來陸續救治了10餘頭受傷的江豚,加上外地遷入的江豚,天鵝洲保護區的江豚種群數已達到101頭,而且每年以約9%的增長率增加。

為了避免近親繁殖導致江豚種群退化,該保護區還與長江流域的其它遷地保護區進行江豚種群基因交換。上週,2頭雄性江豚從安徽銅陵“入贅”天鵝洲保護區,進行自然繁育。

“從2015年的首次輸出開始,保護區已累計向外輸出江豚24頭。”徐春永說,湖北長江天鵝洲白鱀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已經成為全國最豐富的江豚種質資源地,其遷地保護工作已被公認為“世界上首個豚類遷地保護的成功案例”。

與此同時,天鵝洲保護區的人工輔助網箱繁育技術的不斷成熟,為長江江豚的科研和繁育提供了保障,長江生態文明和生物多樣性將進一步提質升級。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分類: 健康
時間: 2021-12-28

相關文章

【受試者招募】膝關節骨性關節炎人群,這項臨床研究瞭解一下

【受試者招募】膝關節骨性關節炎人群,這項臨床研究瞭解一下
受試者招募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 骨關節炎(OA)是一種中老年人常見的慢性.延展性.退行性關節病,最常見於膝關節.髖關節和指關節.隨著病情發展,患者的關節會逐漸疼痛變形,活動能力受限,甚至導致殘疾.目前我 ...

市人民醫院 3D列印膝關節置換導板技術為膝內外畸形﹃私人訂製﹄
本報訊(記者劉明華)關節外科醫生不斷探索和追求的目標之一就是提高膝關節置換術的精準度和遠期療效.對於普通患者而言,這樣的追求很容易接近,但對於存在嚴重關節畸形的患者而言,即使是經驗豐富的關節外科醫生, ...

全國首例!3D列印定製鋼板助70歲患者重建股骨遠端

全國首例!3D列印定製鋼板助70歲患者重建股骨遠端
近日,經歷不到1小時的輕鬆手術,北京積水潭醫院副院長吳新寶與創傷骨科趙春鵬.曹奇勇等專家成功完成了全國首例使用"3D列印定製化鋼板"進行股骨遠端粉碎性骨折復位內固定手術. 3D列印 ...

得了骨性關節炎,還能運動嗎?你想知道的全在這裡
我為什麼會得骨性關節炎? 平時走路少,關節是不是就不會老化? 什麼運動方式適合骨性關節炎? 倒著走可以治療骨性關節炎嗎? -- 今天我們邀請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骨科蔡宏 和您聊聊 骨性關節炎的那些事兒 ...

首創3D列印微型氣體變色感測器

首創3D列印微型氣體變色感測器
江蘇鐳射聯盟導讀: 來自愛爾蘭科學基金會(SFI)先進材料和生物工程研究中心Trinity和AMBER的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用新材料和高解析度3D列印來製造微小的氣體變色感測器的新方法,或將助力智慧家居 ...

膝關節疼痛的元兇是什麼?骨性關節炎嗎?要如何應對?請看此文

膝關節疼痛的元兇是什麼?骨性關節炎嗎?要如何應對?請看此文
在日常生活中,膝關節疼痛的人不在少數,尤其是中老年人,經常會出現在上.下樓梯或下蹲的時候,膝關節疼痛,甚至活動時能聽到關節裡邊"咔嚓咔嚓"的響聲,走平路的時候,並不會有太多的活動受 ...

中科院楊亞鋒團隊:粉體包覆改性技術 加速3D列印複合材料發展

中科院楊亞鋒團隊:粉體包覆改性技術 加速3D列印複合材料發展
為助力優質專案市場推廣,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市場化,中科智匯工場聯合媒體發起以"挖掘發展潛力,見證企業成長"為主題的<見證>企業專訪活動,講好科學家的故事,傳播創新專案 ...

“中國3D列印之父”盧秉恆院士的小夢想和大夢想
來源:人民網-強國論壇 原創稿 增材製造技術,又被稱作3D列印,是製造業的"後起之秀",在航空航天.精準醫療等前沿領域具有無可替代的應用. 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教授盧秉恆是 ...

四川農大劉耀文團隊:3D列印的容器用來儲存藍莓能有效延長貨架期

四川農大劉耀文團隊:3D列印的容器用來儲存藍莓能有效延長貨架期
"奧尼爾"藍莓(V accinium sp.)品種因其營養價值高.風味獨特而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藍莓果肉富含花青素.類黃酮和單寧等多種抗氧化酚類物質. 然而,與其他水果相比,藍莓 ...

3D列印“軟蝟甲”

3D列印“軟蝟甲”
軟蝟甲是金庸武俠小說中刀槍不入的護身寶甲,在<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中均有出場.你能想象用現代的3D列印技術製作一副"軟蝟甲"嗎? 本週,最新一期的&l ...

向日葵花粉也可用作3D列印生物材料

向日葵花粉也可用作3D列印生物材料
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TUSingapore),一組研究人員研發了一種由向日葵花粉做成的新型3D可列印墨水.這類生物墨水更為環保.耐用且價格實惠,可用以製造組織工程或藥物運輸部件.這類按照花粉的生物 ...

L2級就能實現自動泊車,3D列印車身,原來未來汽車長這樣子

L2級就能實現自動泊車,3D列印車身,原來未來汽車長這樣子
在日前開幕的慕尼黑車展上,賓士.寶馬.大眾等德系豪強展出了不少的重磅新能源車型,為新能源汽車市場指引了新的發展方向.實際上,相較新車的外觀設計,搭載於車型上的前瞻性技術同樣值得關注.當中不乏首次亮相的 ...

3D列印導板輔助置入空心釘治療無移位型股骨頸骨折的短期評價

3D列印導板輔助置入空心釘治療無移位型股骨頸骨折的短期評價
摘要: 文題釋義: 3D列印技術:作為一座連線虛擬與現實的橋樑,是近年來新興發展和成熟的一種技術,又叫"快速成型技術".需要進行3D列印的患者術前行CT掃描及三維重建,將掃描資料匯 ...

​華中科大在3D列印分級多孔金屬及電催化還原CO2獲進展

​華中科大在3D列印分級多孔金屬及電催化還原CO2獲進展
二氧化碳是造成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電催化還原二氧化碳為碳捕獲提供了一種新的技術手段.利用CO2還原與析氫反應(HER)反應耦合,可以產生具有高經濟效益的合成氣(H2+CO),從而為多種工業化學反 ...

Nano Dimension 宣佈與弗勞恩霍夫研究所合作開發下一代 3D 列印系統

Nano Dimension 宣佈與弗勞恩霍夫研究所合作開發下一代 3D 列印系統
根據3D科學谷的市場瞭解,Nano Dimension獨家的奈米級銀質導電材料AgCite以及PCB電路板3D設計軟體,能夠一次性生產混和導電(金屬)和絕緣(塑膠聚合物)墨水材料的原型,精準打印出完整 ...

&quot;中國3D列印之父&quot;盧秉恆:從工人到院士
他是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教授,也是一位在工廠一線工作過十餘載的熟練工.他是盧秉恆,我國增材製造技術的奠基人,中國3D列印之父. 人生第一次被提拔 "我想考北大,想搞航天." ...

3D列印技術未來發展趨勢

3D列印技術未來發展趨勢
圖片來自3D列印展會 圖片的來自3D列印展會 為解決疫情防控中應急物資短缺的難題,美國.義大利等國紛紛利用3D印表機生產呼吸機配件.個人防護面罩,甚至還建立了線上論壇,用於政府.醫院.非政府組織釋出需 ...

美國一太空公司計劃明年發射世界首枚全3D列印火箭

美國一太空公司計劃明年發射世界首枚全3D列印火箭
近日,美國某太空公司宣佈,他們希望透過使用3D列印技術來製造火箭的所有部件,並試圖減少零件數量,提高零件的可靠性.該公司表示,計劃在2022年進行首次全3D列印火箭的發射.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研究人員創造了一種利用鐳射烹飪3D列印食物的方法

研究人員創造了一種利用鐳射烹飪3D列印食物的方法
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創造了一個可以使用鐳射烹飪食物的系統,並利用3D列印技術來組裝食物.創意機器實驗室的數字食品團隊的研究人員一直在努力建立一個自主的數字個人廚師.該團隊表示,印表機可以以毫米級的精 ...

人工智慧3D列印技術解決骨科手術“看不見、打不準、拿不穩”難題
來源:科技日報 人工智慧3D列印技術目前已在骨科手術中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解決了骨科手術"看不見.打不準.拿不穩"的難題,術前醫生可以根據3D打印出的全真模型進行手術入路的精準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