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北京大學網際網路發展研究中心聯合360集團釋出《中國公眾“大安全”感知報告》(下稱《報告》)。
《報告》顯示,公眾在數字環境中的安全感最弱,近四成公眾擔心網路中的謠言,五成公眾擔心在網上被騙,六成公眾認為自己的資訊在數字環境中有洩露的風險。同時,女性在數字環境方面的安全感普遍低於男性,而對數字環境接觸不多,對網路使用頻率較低的群體反而對數字環境表現出較高的信任和安全感。
1
六成人擔心資訊洩露,七成稱隱私被演算法“算計”
《報告》採用問卷調查和網路資料分析相結合的方式,對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領域進行“大安全”感知調研,其中傳統安全的調研範疇包括安全心理、生活環境、社會環境,非傳統安全則包括數字環境和高新科技。
那麼,究竟什麼是“大安全”和“安全感”?
《報告》的釋出者、北京大學網際網路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田麗在會上介紹,“大安全”由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共同構成,它既包括公眾在日常生活和環境中的安全要素,也包括網路、資料等領域的安全。
“安全感”則是指個人心理安定情緒和在外在環境中不受威脅侵害的集合,《報告》認為安全感包括心理安全和外在環境安全。
《報告》顯示,我國公眾的整體安全感良好,其能夠對自己所處的環境保持信任、積極的態度,並對高新科技保持較高的信心和期待,體現出公眾對科技的友善感。相比之下,公眾在非傳統安全領域的數字環境中安全感最弱,公眾普遍對此表現出持續性的負面情緒。
具體而言,數字環境包括基礎設施,應用程式,資料、內容和交往活動。根據《報告》,公眾對網路安全和資料安全的隱憂最為突出,有六成公眾認為自己的資訊在數字環境中有洩露的風險,近七成人感到自己的喜好和興趣等隱私問題被演算法“算計”,近五成公眾表示在演算法束縛下想要逃離網路、遠離手機。
同時,應用程式成為公眾感知數字環境風險的最大來源。五成受訪者擔心“下載的手機客戶端(App)不安全”,僅7.35%的公眾認為自己使用的應用程式“非常安全”。
而在資料、內容和交往活動方面,公眾的擔憂程度相對較高。其中近七成表示對其賬號和個人資訊洩露感到擔憂,五成公眾擔心下載的手機客戶端(App)有安全隱患。此外,有五成公眾擔心在網上被騙,近四成公眾擔心網路中的謠言,僅兩成公眾表示擔心“被駭客攻擊”。
田麗強調,從前有關網路安全、數字安全的宣傳基本停留在其對公眾現實生活的影響上,如網路詐騙等;而對於駭客入侵這類數字生活中公眾可能遭受的“看不見”的攻擊,目前普遍還未形成較明確的感知。
“無論是產業網際網路還是未來的數字產業化,這些‘看不見’的攻擊會越來越多,可惜如今公眾還未對這個問題有充分認知。”田麗在會上直言,“這也是今天報告發布的價值所在,我希望駭客、‘看不見’的網路攻擊等在今後也成為網路安全宣傳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這也是我們透過報告想向社會傳達的信心。”
2
網路謠言話題最受關注,被提及超兩萬次
為了解公眾在網路安全、資料安全兩個重點領域中所關注的熱門話題、評論內容和情緒表達,《報告》還透過搜尋與上述領域相關的微博熱搜以及篩選出最受關注的20個相關熱門話題對公眾情緒展開綜合分析。
結果顯示,公眾在與資料環境安全相關的話題上懷有持續的負面情緒,其中對網路環境中保護個人隱私和財產安全等關鍵問題的態度尤其負面。此外,公眾對“網路文明”“網路謠言”“網路詐騙”和“明星和粉絲治理”四類話題的討論度最高,提及頻率均超5000條,網路謠言相關詞語提及頻率高達23000餘次。
田麗在會上指出,上述20個熱門話題大部分涉及個人隱私、程式應用安全等內容,還沒有真正深入到數字安全的核心地帶。“即使是這樣,網民表現出來的這種負面情緒也是相當深刻的。”
她分析,當下民眾對網路安全和資料安全的認知還停留在較為初級的層面,即使不斷有案例來為隱私、內容、行為安全這類常被媒體或輿論關注的領域進行佐證,但那些隱蔽性更強的風險卻還未能引起公眾足夠的重視。
“或許,今天普通公眾沒有在回答問卷時表現出‘我很不安全’的狀態,但這並不意味著公眾真的具備很高的安全感——這只是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可能面臨什麼安全問題罷了。”田麗直言。
五成女性擔心被3 偷拍,數字環境“,數字環境“無知者無畏”
為了解公眾安全感在不同群體間所存在的差異,調查還對未成年人、老年人群體進行了特殊專案的追加測試。未成年人作為較早接觸到數字服務和軟、硬體產品的群體,其對數字環境風險的感知最直接,因此在數字環境中的安全感較低。
具體而言,未成年人中有七成擔心賬號和個人資訊洩露,有六成擔心下載的手機客戶端(App)不安全和“在網上被騙”;有五成擔心“在網上被‘人肉’或‘被黑’”及“沉迷網路”。《報告》認為,這既意味著未成年人在數字環境中對自己的知識和本領缺乏足夠自信;也說明媒介報道與日常生活教育影響很深。
飛速發展的網路使得未成年人更長時間地暴露在數字環境中,各類網路安全措施的不完善也加深了家長對孩子處於數字環境時的安全隱憂。資料顯示,家長因子女的存在而對網路產生了更多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其最擔心的是孩子在網路中接觸不良資訊,其次為網路色情,擔心程度較小的是遭遇網路暴力。
此外,由性別導致的群體安全感差異也十分突出。《報告》顯示,女性的安全感普遍低於男性,尤其在社會環境和數字環境方面的差異最大,同時女性對線下的隱私安全侵害表現出極大擔憂。女性群體中,有五成人擔心自己“遭到偷拍或惡意監控”,更多人擔心被性騷擾和性侵害。
相比於男性,女性獲取安全感的條件更高,而這一點通常會由更高的收入和學歷得到彌補。資料顯示,學歷為大專及碩士以上的男女性安全感差距較小,只有中等以上收入或具有碩士以上學歷的女性在生活環境中的安全感得分高於男性。
值得注意的是,透過對被調查者年齡、性別、受教育程度、職業、居住地與數字環境安全感的相關性進行綜合分析,《報告》發現,數字環境接觸頻率的高低與數字環境安全感的強弱之間成反比。這意味著,越是對數字環境接觸不多、網路使用頻率較低的人,越可能對數字環境表現出較高的信任度和安全感。
例如,相對較少使用網路的老年人的安全感高於未成年人,受教育程度在初中及以下的群體的安全感高於碩士及以上群體,專業技術人員的數字安全感知均分比居住在農村地區的農民、無業者等群體更低。
田麗分析,在數字環境乃至整個網路安全空間中都普遍存在一種“無知無畏”的現象。“相比於數字環境,公眾應對其衣食住行更加熟悉,可他們反而在這個環境中的安全感更低;同樣地,公眾在數字環境的不同維度中也表現出不同層次的憂慮,知道得越多就越擔心,對不知道的領域反而表現出‘無所畏懼’的態度。”
採寫:南都見習記者 樊文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