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博覽會(CIE2022)“國際能源及工業環保展區”誠邀您的見證!
“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標提出之後,全社會都在為實現這一目標制定計劃。新能源行業更是迎來了發展大機遇。
那麼,這個行業到底有多火呢?一大批央企扛把子、行業巨頭們的大動作相信能給你答案。
中國電建
“中國電建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組建獲准,整合下屬公司新能源專案
12月22日,中國電建釋出《第三屆董事會第四十九次會議決議公告》,此次董事會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組建中國電建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的議案》。
《公告》顯示,中國電力建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同意:公司以下屬控股子公司中國水電建設集團新能源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為平臺,對下屬控股子公司中國水電工程顧問集團有限公司以及其他下屬控股子公司控股的新能源專案公司進行重組整合,整合完成後的中國水電建設集團新能源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將持有該等被整合主體的有關股權,同時擬更名為“中國電建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暫定名,以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核准的名稱為準)。
中核集團
中核集團新能源研究中心揭牌儀式在京舉行
12月15日,中核集團新能源研究中心揭牌儀式在京舉行。該中心的成立旨在發揮“小核心、大協作”作用,整合集團公司新能源領域研究、市場開發、工程建設等方面的優質資源,緊跟國家行業政策,緊抓新能源發展機遇,透過高水平深入研究,解決發展中遇到的瓶頸與問題,推動實現集團公司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讓“綠色”成為集團公司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助力國家“雙碳”目標早日實現。
永泰能源
永泰能源是一家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綜合能源類企業,公司成立於1992年7月30日,於1998年5月13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永泰能源主要從事電力、煤炭、石化等能源產業,主營業務實現了煤電一體化。
永泰能源:擬聯合國家能源集團旗下公司,成立新能源公司
12月20日晚,永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釋出公告稱,為加快公司向新能源領域轉型與發展,2021年12月18日,公司所屬全資公司華瀛(山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與國家能源(山東)新能源有限公司共同出資設立國能永泰新能源有限公司(暫定名),擬定註冊資本5000萬元,其中:國能山東出資2550萬元,持股51%;華瀛山東出資2450萬元,持股49%。
兗礦能源
兗礦能源是山東能源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今年,“兗州煤業”更名為“兗礦能源”。
兗礦能源新能源目標:1000萬千瓦
兗礦能源於2021年12月1日召開第八屆董事會第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討論審議公司發展戰略綱要的議案》。推進風電、光伏及配套儲能等新能源產業專案開發建設;依託現有煤化工產業優勢,有序發展下游制氫等產業。力爭5-10年新能源發電裝機規模達到1000萬千瓦以上,氫氣供應能力超過10萬噸/年。
電投能源(原“露天煤業”)
電投能源:成立多家新能源公司
10月25日,露天煤業公告稱,公司名稱擬由“內蒙古霍林河露天煤業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內蒙古電投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擬由“露天煤業”變更為“電投能源”。
今年8月,露天煤業公告稱,擬成立6家新能源公司,並收購陝西中核光伏發電有限公司100%股權,據統計,這些公司將開發建設1100MW新能源專案。
靖遠煤電
11月18日晚,靖遠煤電釋出公告稱,為充分發揮公司區位優勢,開發利用閒置土地資源,促進企業轉型升級,積極佈局光伏等新能源產業,同時降低公司下屬礦井電力消耗成本,公司與內蒙古天裕優泰商貿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天裕優泰”)擬簽署《股東出資協議》,擬共同出資組建甘肅晶虹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晶虹新能源”),負責靖遠煤電28MW光伏自發自用工程專案。
中國工業博覽會CIE2022 也積極呼應新能源市場的快速發展,響應雙碳目標的國策,特別設立 國際能源及工業環保展區,全方位展示包括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生物質能等諸多新興能源行業的前沿產品與技術,在為傳統企業帶來發展新思路、新商機的同時,也期望能助推中國製造向綠色製造轉型升級。
現在,是踐行綠色製造的大好時期,新行者必將收穫滿滿!2022年3月16-19日,國家會展中心(天津),與CIE2022 共探企業發展新道路!
展品範圍:
城市供水、供氣、供熱系統節能減排綜合專案展示及相關成套技術裝置產品;
電機系統、動力裝置、變頻調速技術、餘熱餘壓利用、工業燃煤鍋爐節能、蒸汽回收、凝結水回收、蓄熱式燃燒技術、工業開發區生態建設、工業廢棄物回收治理、工業水迴圈利用技術及產品;
大氣汙染防治、水環境治理、環境監測儀器、噪聲與振動控制及機動車尾氣汙染治理技術與裝置;
城市綠化與環境改善、環衛產品及專用車輛、城市生活垃圾裝置;
固體廢棄物的填埋、焚燒、生化處理及資源化綜合利用裝置與技術、廚餘廢棄物回收技術和裝置;
醫療廢棄物處理、工業廢棄物、有害有毒廢物的處理技術與裝置
太陽能技術與光伏工程、太陽能發電、太陽能光熱轉換、太陽能熱儲存裝置、太陽能熱利用產品控制軟體、太陽能光電等技術及產品
風力發電、垃圾發電
生物質能利用、沼氣利用
地熱能利用、地源熱泵空調、煤炭清潔化技術及裝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