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允許的情況下,合資企業股權變更仍有很多制約因素。跨國車企首先要做的,是評估中方夥伴的價值。
文 /《汽車人》黃耀鵬
12月27日,商務部頒佈了新版本的《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1年版)》。
其中確認,在乘用車領域,合資公司夥伴數量限制、股比限制都將在2022年1月1日取消。汽車合資實施了24年的“目錄制”,將歸於歷史。
至此,5年過渡期按照2017年底制定的時間表走完,專用車、新能源車、商用車、乘用車依次取消限制。這個順序,顯然是根據市場影響力來排的。
和“入世”一樣,2015年討論此事的時候,業內擔心取消了所有限制之後,市場競爭會不會導致中國品牌大面積出局,這種結果顯然不符合國家利益。當時那封著名的“聯名反對信”,可以說是將這種擔心擺在桌面上。
新能源競爭已經“無限制”
現在看來,至少對新能源車而言,無須擔心。
根據中汽協釋出的資料,今年前11個月,中國品牌乘用車連續8個月份額增長(並不只是產銷增長)。當前,中國品牌乘用車市佔率44%,回到歷史高點,其中11月份市佔率為46.6%,節節看漲的趨勢明顯。
如果單論新能源車,中國品牌份額很可能超過50%,但缺乏具體資料支撐。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甚至豪言,2030年中國品牌將佔據70%市場份額。他指的是整體,而非新能源車。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品牌以前靠“價效比”圈定中低端市場,現在經過新能源車創業企業的摸索,已經在中高階市場站住了腳。與此相反,除了特斯拉,跨國公司的高階電動車產品推進都有點跟不上節奏。
既然中國品牌在新能源車上更具優勢,當前新能源車發展得又超乎想象——預計2025年才能達到的20%滲透率,2022年就可以實現,那麼沒有理由認為中國品牌會在限制消失之後敗退。畢竟最大的對手特斯拉,已經以獨資的身份在中國運營26個月了(從量產下線開始計算)。
在新能源車市場上,“無限制競爭”早就開始了。現在不存在什麼重量級選手,因為限制被擋在國門之外的情況。
中國成了全球最多品牌、最多車型、最多絕對銷量的新能源車市場,競爭烈度居全球之首,新能源車供應鏈的完整度、動力電池產能也居全球首位。再有什麼競爭對手進來,或者跨國公司在中國單獨建立新能源車公司,都沒什麼可怕的。畢竟各自的斤兩,都已經彼此掂量過了。
美國的裡維安(Rivian)、Lucid,以及一直潛水的蘋果汽車,甚至可能走通Robotaxi路線的Waymo,進入中國都不存在障礙。但贏得一席之地,和影響競爭格局是兩碼事。
中國的新能源車市場已經是一個現實的龐然大物,新進入的廠商獲得左右格局的力量,可能性太小了。
山雨曾來風颳過
和新能源車的局面不同,燃油車市場當初沒那麼樂觀。
在合資股比限制剛解禁的2018年,華晨寶馬就談成了25%股權轉移,寶馬將獲得75%股權。該提案連續獲得了股東大會多數票(63%)支援,國資委審批,約定2022年之前完成股權交割。現在看來,此事在2021年完成無望,要拖到2022年。
有小道訊息,2020年的時候賓士也向北汽提出了類似的要求,被剛上臺的董事長姜德義頂住了,此事後來無人再提。
在2018年的時候,捷豹路虎、雷克薩斯,都是將來單幹的“候選品牌”。它們的共同特點是都有豪車品牌市場認知度,同時都感覺“沒發揮好”。
但是,時至今日,中國消費者對原汁原味的歐美設計(雷克薩斯最早也是根據美國市場的口味來設計的),認知度是不是還如最初所見的那樣?所謂“最初”,就是它們剛剛以進口大貿的身份來到中國的時候。
政策允許的情況下,合資企業股權變更仍有很多制約因素。跨國車企首先要做的,是評估中方夥伴的價值。
一個很重要的參考資訊,早在2017年,合資企業的黃金時代就已經逐漸過去了。這是“股比放開”政策制定的一個現實基礎。市場開拓期結束,剩下的是保地盤,保不住的就只能退出。這4年間我們看到,新來的幾乎沒有,退出的倒是三三兩兩。
由於合資雙方在技術上的巨大差距,外方提供車型、技術和質量體系,還有“初始”供應鏈;中方得到的分工多為適應性開發、生產管理、建立和管理銷售渠道。
這樣一來,外方很容易認為,中方的競爭力是圍繞市場營銷體系建立的,是“打下手”。如果外方自認為也能把本地化銷售抓起來,對中方的價值評估得就比較低,認為中方的技術貢獻約等於零。
但是,供應鏈連續地本地化,甚至中國品牌化,顛覆了外方的認知。中方對技術端的貢獻也越來越大,甚至聽不進中方意見的“原生車型”都撲街了。這種情況下,外方不可能試圖甩掉中方單幹。
中方的核心競爭力在哪裡
中國合資企業的中方,對策是不約而同地做自主品牌,後來又都去做新能源車創業品牌。本來的出發點,是合資期滿後人家不和我們續簽了,我們得自己找條出路。
但自主做得好,會重新整理外方對中方的認知。如果自主品牌做上去了,對外方而言,甩掉一個能幹的合作伙伴,就為了少分點利潤(也有並表的財務需求),顯然是短視的。
還有一個此前意想不到的點,就是合資企業的“雙積分”大多數都是負的,他們的立足點是儘量集團內解決。中國品牌新能源車很重要的一個功能,就是背積分。
這樣做的結果,是賣積分的幾家,特斯拉為首的新勢力,給出的價格儘管隨著政策監管的門檻變高而看漲,但還算合理。如果大家都到市場上買積分,那時的價格簡直不敢想象。
誰讓合資的新能源產品推進速度慢呢?
拋開這一切,多年來,合資企業的供應鏈、人力資源、渠道,都已經高度本土化。監管也會隨之變化,外企有沒有把握自己單獨幹還能快速重新適應的?似乎一門心思意圖拋開中方夥伴單幹的,至今沒有一家,就連作為談判要價的吹風都沒有。
如果還有合資企業試圖改變股比,我們並不吃驚,畢竟此前有先例。但華晨模式也就到頭了,不會完全分手。這種情況適用於外方空前強勢,而中方沒有做好自己的分內事。到目前為止,都是德系品牌的小想法多一些。
就算華晨那種弱勢局面,寶馬方面也是先給個甜棗,將合資協議續簽到2040年,承諾提供技術扶持,才獲得同意的。
這是正面籌碼,負面的籌碼無非是另外成立合資公司,或者自己單獨建立新能源公司,類似大眾的做法(大眾和江淮的合資)。
對中方而言,這並非是一個現實威脅,看到上汽奧迪設定了多少年的緩衝期(而且上汽大眾合資早就存在),就可以知道,此事並不簡單。至少從發改委的角度,新建的燃油車產能,獲批可能性無限接近於零。
今年下半年的情況,一直堅挺的德系、日系市場份額也在向下,中系崛起。這種時候更不大可能拆夥,就看中國品牌是現象級崛起,還是一過性的反彈。
市場演變成今天這個樣子,即燃油車獨資很難有勝算的局面,看上去已經被預判。5年過渡期用光,市場的震盪因素,被預製“阻尼”消解得所剩無幾,政策的用意也是要達到這個效果。【版權宣告】本文系汽車人傳媒原創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