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專題(1)—退款或者重新發貨時賬務處理
例:因客戶對甲公司的產品質量不符合要求提出退貨或因未收到貨物而提出退款,考慮跨境退貨運費較高,甲公司不需要客戶退貨,而選擇二次發貨或直接退款,對於一次發貨與二次發貨的成本,以及退款對應的產品成本,甲公司應如何進行賬務處理呢?
考慮導致退款、退貨的原因不同,甲公司應分情況進行處理:
1、因錯發、漏發等原因,客戶未收到產品而發生的退款或二次發貨,一般而言將退款金額作為銷售折讓衝減營業收入,將補發產品的成本直接計入營業成本。
鑑於電商的銷售大多存在單筆金額小、交易量巨大的特點。考慮錯發、漏發的比例,如果異常,建議甲公司首先從內控角度自查企業的銷售、收款相關的內部控制,設計是否合理、執行是否有效;針對內控自我評價結果首先判斷與收入相關的內控是否有效執行;在核實確定的原因基礎上,分以下情形處理:
(1)確係首次漏發,且首次發貨時已確認收入成本(形成首次發貨時的會計差錯),則若補發,則無需重複入賬;若退款,則衝減相應的收入成本;若首次發貨與本次補發跨越不同會計期間,則需關注影響金額是否重大,是否需要追溯處理;若前期並未入賬漏發金額,則根據補發內容確認相應的營業收入和營業成本即可。
(2)確係首次錯發,則補發正確的商品,首次錯發的客戶未訂購的產品不需客戶退回情況下,需關注企業內部是否對錯件設定相應的考核率,企業實際發生的比率是否與之接近?若是,可視同該類錯發件屬於銷售過程中的合理損耗,本次補發商品計入營業成本可以接受。
(3)若首次發貨並未出錯,是由於物流公司的原因(例如丟件)導致客戶未收到貨,則補發產品的成本計入營業成本,退款衝減營業收入,同時按照或有事項準則,將基本確定可從物流公司處收到的賠償金額確認其他應收款,並計入營業外收入。
(4)若首次發貨並未出錯,物流公司也沒有責任,但是客戶堅持未收到貨,企業綜合考慮後予以退款或補發貨物,則本次發貨或退款均計入“營業外支出”。
2、因產品質量問題而發生的退款或重新發貨
假如甲公司並不自產貨物,僅是作為代理商或貿易商,這些因產品質量問題而發生的退款、重新發貨事項,需核實甲公司與供應商是否也針對這些質量不符合要求的產品相應採取了退款、要求供應商重新發貨等措施?
若有,則建議對客戶的銷售退款,視同銷售折讓衝減發生當期的營業收入;同時,根據與供應商之間對退款的約定金額衝減營業成本;重新發貨的成本計入營業成本,由於該產品可以透過供應商補貨,根據補貨價格衝減營業成本;
若無,該損失由甲公司自行承擔。若,質量問題的訂單比例較高,則需關注甲公司自身對產品質量核查的內部控制。例如:驗收是否例行相應的質量檢查手續,或針對庫齡較長的產品交付運輸前是否履行合理必要的質量檢查程式。也需區分是產品交付運輸時已存在的質量問題,還是運輸途中毀損而引發的質量問題,參照第1條第(3)、(4)項進行處理。
這是理論,我個人看得比較多的小跨境電商公司,做的比較粗放。上述只是理論,實際執行還是應該考慮成本效益原則。例如,在海外物流查詢不到位或者商品退貨原因不明,在比例不高的情況下,去讓銷售苦苦追尋這些原因,一方面可能並不那麼划算,另外可能還會激發銷售與財務之間的矛盾,所以,還是要權衡成本效益原則!
以上為跨境電商專題第一篇,後續將持續分享電商業務難題,有任何難點、困惑歡迎留言分享,後續將專門做專題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