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槍裡射出來的緩步動物,世界上最大的海上風力渦輪機,核聚變記錄,激進的新材料以及受過如廁訓練的牛等等 …… 等等。下面,讓我們回顧一下2021年科學領域帶來的一些令人難以置信的故事吧。
在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看到在物質和反物質之間轉換的粒子
上圖:兩個粒子準備好互相碰撞了。
今年6月,牛津大學(Oxford)的一個物理學家團隊宣佈,大型強子對撞機(Large Hadron Collider)收集的資料表明,一種名為魅力介子的亞原子粒子可以在物質和反物質之間轉換,這說明了為什麼宇宙在大爆炸後不久就逃脫了湮滅。
從槍管裡發射出來的緩步動物測試了小行星孕育生命的理論
上圖:科學家們測試了緩步動物在高海拔地區的生存能力。
肯特大學(University Of Kent)的科學家們表示,著名的、近乎堅不可摧的微小水熊蟲可能能夠在太空中播撒生命。他們用槍把這些冰凍的小動物發射到沙子中,以觀察它們在小行星撞擊時的生存能力。
世界上最大的風力渦輪機展示了中國的力量
上圖:風力渦輪機越大,產量和經濟效益就越好。
中國新能源公司推出了一款海上風力渦輪機,其規模甚至超過了國際風電巨頭生產的最大型號產品。這是一種16兆瓦的海上風力渦輪機,藉助其三個118米(387英尺)的巨大葉片,每年可以比通用電氣的Haliade-X多產出6GWh。計劃於2023年投入使用。
中國的“人造太陽”核反應堆創造了新的核聚變記錄
上圖:核聚變研究尋求在高溫高壓下形成氦原子以釋放大量能量,中國科學家已經朝著這一目標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今年5月,中國的先進超導託卡馬克(EAST)聚變反應堆創造了另一項記錄,該反應堆將核等離子體加熱到前所未有的1.2億攝氏度(2.16億華氏度),持續101秒,使實際聚變能更近了一步。
比爾·蓋茨的下一代核電站採用電網規模的儲能
上圖:Natrium先進的核反應堆設計,將在本世紀20年代末作為一座全面的試驗工廠投入執行,在快速負荷響應方面,儲存的能量也是大多數電網規模電池的幾倍。
為了堅持更傳統的裂變技術,美國能源部、比爾·蓋茨的Terrapower和通用電氣日立核能(GE Hitachi Nuclear Energy)聯手建造了一個成本效益高的鈉核反應堆,預計將在待定地點建造,並在本十年末投入使用。此外,該反應堆將與熔鹽儲能系統相連,使該電廠無論商業需求如何,都能以最佳功率水平執行。
中國完成世界首個釷核反應堆的收尾工作
上圖:中國正在進行釷熔鹽反應堆的實驗形式的核裂變,據報道將在未來幾個月開始在一個設施中進行測試。
2021年的另一項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是,中國宣佈已經開始建造世界上最大的熔鹽冷卻釷反應堆,將於2030年完工。最終目標是建造發電量為100兆瓦的發電廠,可以為10萬人提供電力供應。
Radiant的目標是用小型核反應堆取代柴油發電機
上圖:Radiant公司的1兆瓦核微型反應堆足夠小,可以裝進集裝箱,因此很容易運輸。
今年,加利福尼亞州的Radiant公司正在研究一種1兆瓦的核微型反應堆,可以為1000戶家庭供電。氦冷卻反應堆將由先進的粒子燃料提供動力,並將足夠便攜,既可用於民用,也可用於軍事應用。
非凡的新材料在4k到1400k之間的熱膨脹為零
上圖:一種新材料可以應用於醫療植入物和雷神公司正在開發的先進飛機的航空部件中。
今年另一個令人興奮的科學訊息來自新南威爾士大學,那裡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由鈧、鋁、鎢和氧氣製成的熱穩定材料,它的體積在4到1400開爾文(-269到1126°C,-452到2059°F)的溫度範圍內都不會改變,潛在的應用範圍涵蓋從醫療裝置到高超聲速飛行器。
首批“無化石燃料”鋼材交付沃爾沃
上圖:瑞典鋼鐵集團的HYBRIT工藝使用氫氣作為還原劑,將鐵礦石和石灰石結合起來製造鋼鐵,取代了煤和焦炭。
今年8月,瑞典SSAB達到了一個綠色里程碑,該公司推出了第一塊“無化石燃料”鋼坯,用電弧和可持續能源生產的氫氣取代了通常用於冶煉的焦炭和煤炭。這種綠色鋼材被指定交付沃爾沃,沃爾沃將用它來製造電動卡車。
微塑膠被發現可以改變人類肺細胞的形狀並使其解聚
上圖:一項關於微塑膠對人類肺細胞影響的研究發現,它們可能會改變其功能。
佛羅里達州立大學(FSU)傳來了不那麼令人高興的訊息,該校的研究強調了微塑膠帶來的威脅,這種微塑膠可以改變肺細胞的新陳代謝,減緩並阻礙其增殖和生長,並導致細胞脫落,在發育中的肺組織中留下間隙。
加拉帕戈斯陸龜物種在115年後從“滅絕”中復活
上圖:“Fern”是自1906年以來科學界所知的第一個該物種。
從好的方面來看,耶魯大學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的DNA測試證實,被認為在一個多世紀前滅絕的費爾南迪納巨型烏龜又出現了。
中微子探測器發現來自太陽的新型“幽靈粒子”
上圖:義大利的Borexino中微子探測器的巨型尼龍氣球直徑約為30英尺(9米)。
12月,義大利的Borexino中微子探測器在我們的母星核心發現了一個由碳、氧和氮原子的核反應產生的理論上的中微子,這為解開太陽如何執行的謎題提供了一個重要的線索。
大型強子對撞機首次探測到“幽靈粒子”
上圖:Faser實驗安裝在大型強子對撞機上,用於探測粒子碰撞中產生的中微子。
與大型強子對撞機相連的Faser實驗堅持使用中微子,首次成功探測到粒子對撞機的粒子碰撞中產生的中微子。中微子是如此不相互作用,以至於每秒都有數十億個中微子直接射入地球,所以這真是一個大海撈針的時刻。
抗衰老研究發現端粒的新作用
上圖:一項新的研究表明,“端粒”:染色體頂端的保護帽,在衰老過程中扮演的角色可能與之前認為的不同。
在抗衰老研究領域,蒙特雷亞爾大學(Universityéde Montréal)的一組科學家花了一年的時間,探索端粒在保護細胞免受衰老過程中的作用。端粒是染色體末端的小帽子,可以防止染色體化學磨損。他們發現的並不是科學家之前認為的那樣。
谷歌和哈佛以前所未有的細節繪製大腦連線
上圖:這是一張彩色編碼的地圖,大約有4000個傳入的軸突連線到一個神經元。
在神經學方面,谷歌和哈佛大學的工程師使用2.25億張影象和1.4PB的資料,生成了一幅僅佔大腦皮層百萬分之一的3D地圖,它是可瀏覽和搜尋的,為人類大腦令人難以置信的複雜性提供了新的見解。
人工合成生物細胞分裂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
上圖:研究人員已經創造出一種可以正常分裂的人造單細胞有機體。
今年的另一項重大科學成就,來自J·克雷格·文特爾研究所(JCVI)、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NIST)和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他們創造了世界上第一個可以像普通活細胞一樣分裂和生長的合成單細胞有機體,這可能為未來設計細胞開闢道路。
科學家對奶牛進行如廁訓練以減少它們對環境的影響
上圖:一頭小牛犢進入Mooloo廁所,表明奶牛可以接受廁所訓練。
在更衛生的方面,德國和紐西蘭的研究人員正在研究一種減少養牛場溫室氣體排放的方法,方法是訓練奶牛隻在定製的Mooloo廁所大小便,收集尿液進行適當的處理。
硬木做的牛排刀比鋼鋒利3倍
上圖:用一種新的硬木製成的牛排刀能夠很容易地切肉。
馬里蘭大學的科學家們想出了一種新的方法,透過去除木質素,然後對其施加高壓來使木頭變硬。其結果是,木頭非常堅硬,可以製成幾乎比標準餐桌刀鋒利三倍的刀子。它們還可以適用於洗碗機,這比許多牛排刀都要安全。
如果朋友們喜歡,敬請關注“知新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