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五十年代,蘇聯對剛剛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了無私的援助。他們派來了專家,送來了技術,幫助中國發展了多個產業。而這些專家也把中國當成了自己的“第二故鄉”,把中國人民當成了自己的同胞兄弟,他們將自己的學識傾囊相授,不僅幫中國發展了工業和經濟,還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寶貴的知識和研究資料。
瓦·依·奧列霍夫就是這些蘇聯專家中的一員。
奧列霍夫出生於1902年,曾參加過俄國的十月革命。他畢業於一所航空院校,曾在戰爭期間擔任過空軍高階參謀和幹部部長,還獲得過列寧勳章。
1952年3月,我國開始籌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以下簡稱軍事工程學院)。我們知道,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而培養掌握高精尖科技的人才也是非常重要的。於是我國向蘇聯提出了請求,希望他們派遣一批軍事工程方面的專家和顧問,幫助創辦軍事工程學院。
於是,在1953年5月13日下午,奧列霍夫等11名蘇聯顧問來到了哈爾濱,開始投身於學校的籌辦活動。由於奧列霍夫心臟不好,他的妻子奧列霍娃也陪著丈夫來到了這個陌生的國度,希望能幫丈夫做好援建中國的“後勤活動”。
為了讓這批專家感到“賓至如歸”,中國特意將“大和旅館”收拾了出來,安排奧列霍夫等人住進去。事實上,“大和旅館”的上一批賓客也是蘇聯專家,他們幫助中國修建了中長鐵路,並於1952年12月31日交付完畢。工程完成後,這些專家就陸續搬離了。因為這裡的所需物品一應俱全,居住環境也十分適宜,所以這次它又成為了軍事工程學院顧問團的專用宿舍。
作為首席顧問,奧列霍夫不但注重全域性,還十分關心細節。在正式率領顧問團來中國的前一年,他帶著專家組的成員飛遍了中國的大江南北,去了上海、武漢和南京等多個地方考察,最後才把校址定在了哈爾濱。來到中國的第二天,他又馬不停蹄地參觀了校舍,對化學實驗室、閱覽室乃至於食堂都提出了許多意見,這些意見的內容涉及方方面面,包括實驗室的裝置問題和食品的安全問題。聽到他的意見,中方人員面面相覷,感嘆他的嚴謹和“嚴苛”。
建校後,奧列霍夫又將工作的重心轉移到了培養人才的方面,他幫助軍事工程學院劃分了院系、制定了教學目標和人才培養方案,還對教學課程和教材提出了重要意見,力求為中國培養出全方位發展的軍事工程人才。奧列霍夫屬於事無鉅細都要一一過問的人,有時甚至會爬到腳手架上面檢查建築工程的質量。強烈的責任心令奧列霍夫經常伏案工作到深夜,儘管這對於他本就不算太好的身體情況來說是一種雪上加霜的行為。
另一方面,奧列霍夫的妻子奧列霍娃也十分喜歡在中國的生活。她經常到商場中和俄羅斯購物員聊天,偶然還會跟丈夫外出去看看舞臺表演。每逢佳節,中方人員也會提著禮物來到奧列霍夫夫妻家,陪他們一起歡度節日。
事實上,按照奧列霍夫此前簽署的協議,他本該在幾年後和後期來華的專家顧問交接工作,帶著夫人回到蘇聯。可他不願離開,他想親眼看著第一批學員順利畢業。
可天不遂人願,由於操勞過度,奧列霍夫的心臟承受了越來越多的負荷,而這些隱憂都在一個晚上集中爆發了。1957年3月27日晚,奧列霍夫在閱覽室中突發心臟病,後經搶救無效身亡。他的離世,於中蘇兩國而言,都是一個巨大的損失。
當奧列霍夫的靈柩駛離軍事工程學院時,全體學員都列隊站在了學院的門口,以目光向奧列霍夫送上了最深切的哀悼。
現在,軍事工程學院還有一個奧列霍夫廣場,廣場上立著奧列霍夫的銅像。他沉默不語地看著一切,看著學生來來往往,看著中國從一窮二白走向自立自強。
#蘇聯#、#中國#、#犧牲#
作者:林壑
責編:劉師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