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軍世】與現在的007系列電影有些不同的是,情報特工大多數時間都是越低調越普通越好,被人關注的機率越低,任務成功機率越高,因為特工更為重要的任務是獲得高價值情報資訊,有些資訊甚至比幾個作戰師都重要,如1943年時,盟軍對德軍實施的“肉餡計劃”,一條偽裝過的情報資訊,直接導致德意軍隊損失了22萬餘人,並丟了重要的西西里島,而在冷戰時期,美蘇為了獲得更多的情報資訊,同樣在特工和情報裝備上下了一番苦功夫。
花了2000萬美元的“竊聽貓咪”,一下車,就沒了
在冷戰時代,美蘇的情報機構也都想盡辦法想要獲得對方的情報,一位美國特工曾受命得到蘇聯最先進戰機的資料,他一直沒有計劃,結果他發現蘇軍有利用製造部件的廢料製造掛衣鉤等小物件的習慣,於是他偽裝成清潔工,經過收集後帶回美國,美軍情報機構就成功的分析出了蘇軍新戰機的機體材料,並推算出了機身的重量、實際航程等重要資料。
美蘇相關的情報偷聽裝備也是花樣繁多,比如說電影中常見的後跟中有偷聽裝備的皮鞋,隱藏於紐扣中的微型相機,用於秘密給飛行傳送無線電訊號的偽裝成“分辨”的發射器,美國中情局研發的模擬成蜻蜓外觀的微型無人機,其可以利用自帶裝置進行相關情報的收集。
當然,“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美中情局研發的偷聽裝置,也有失算的時候,比如說“竊聽貓咪”。
其實狗、老鼠、鴿子等動物在軍事和情報領域都有應用,不過貓卻相對較少,雖然貓咪很靈活,但是個性太強,服從性很差,基本上“鏟屎官”說幹啥,貓咪都會擰著做,不過,這也給了中情局信心,因為幾乎沒有人會懷疑身邊的貓咪會偷聽。
在1961年時,美國就開始“竊聽貓”專案的研發,不過過程卻是很不順心,貓咪很難像狗那樣因為食物的獎勵而完成特定動作的訓練,尤其是連續動作的訓練,而在找到目標後,又要像狗那樣發出指定的叫聲進行確認,就更是難上加難。
還是因為貓咪的個性,貓不喜歡被訓練,對於訓導員的命令,又總會表現出挑釁,相比較於固定行為的訓練,貓更喜歡朝著不同的方向遊蕩,對於新鮮事物有表現出明顯的好奇心,很容易被意外聲音、動作等干擾,甚至一隻蝴蝶就可以讓貓立刻拋開一切的去追逐,僅僅是令貓咪克服干擾這一點,就費勁了心思。
在逐漸完成了基本的訓練後,這隻“竊聽貓”還需要經過相關手術,以便於將微型偷聽裝置植入貓的身體,包括貓耳根部位的麥克風,在貓的胸腔部位還要安裝電池和訊號發射器,皮毛中要埋藏發射天線,這樣的訓練、手術和裝置一整套下來,歷時5年,花費就高達2000萬美元,是的,是1960年代的2000萬美元,1961年服役的小鷹號航母才4億美元,雙方可是8萬噸和幾公斤的差距。
不過如果順利,這隻小貓得到的情報資訊價值,可能要遠遠超過一艘航母,在1966年時,美國情報人員利用這隻小貓準備展開情報行動:在蘇聯大使館門前公園的長椅上,有兩名蘇聯工作人員在聊天,中情局特工將小貓放出車外,小貓朝著公園的的方向跑去。
就在小貓穿過公路的時候,一輛計程車從小貓的身上飛馳而過,辛辛苦苦5年,花費了2000萬美元的“竊聽貓”,就這麼沒了。
這一切發生的太快,就像電影一樣驚掉了人們的下巴,特工們趕緊將貓收回,以避免貓身上的裝置被發現,而計程車司機也被秘密調查,因為他有可能是“刺殺貓咪”的蘇聯特工,結果他是個美國良民。
不過這件事情的結局還是有些意外的小美好:那隻貓咪後來活了過來,在去除裝置後,作為一隻普通的貓咪度過了後來的貓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