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談古今,深挖您所不知道的河北歷史,大家好,我是“青史君”,歡迎關注“青史觀”,每天為您帶來新鮮、有趣、乾貨滿滿的歷史故事。
今天,我們為您聊的是抗戰時期軍隊軍餉的問題。
當兵自然有軍餉,但是民國時代不同部隊的軍餉不同。因為部隊親疏有別,國民政府對待不同軍隊在發餉時就有很大的區別。基本來說,分為以下幾類。
第一類是聽命於蔣介石的中央軍,裝備好,軍官多是黃埔軍校或保定軍校畢業。蔣介石此人有嚴重的拉幫結派思想,對這類部隊他都基本能保證軍餉和裝備到位。這類部隊一般一個師齊裝滿員有1.2萬人,每月軍餉25萬左右,基本不會拖欠。
第二類部隊是依附於中央軍,也得到蔣介石信任的部隊。比如說西北軍將領孫連仲的隊伍和朱培德部,這類隊伍軍餉是每月16到18萬,偶爾也會拖欠。
第三類部隊是半獨立的部隊,他們和國民政府關係一般但是名義上受國民政府領導,這類部隊包括了閻錫山的晉綏軍、宋哲元的西北軍和主政山東的韓復榘部以及湖南的何鍵部等。這類部隊,一般國民政府每月補助2萬到10萬元。但是這類隊伍的軍餉主要靠自己解決。比如河北霸州人韓復榘在當時就接管了山東的稅務機關,讓宋子文無可奈何。
第四類是半獨立的軍閥武裝,這類人名義上聽命於國民政府,但實際回到自己的地盤內還是獨立狀態。這類人包括了四川軍閥劉湘、雲南的龍雲和桂系的李宗仁和白崇禧。蔣介石對這類人的軍餉問題基本不過問。其實他心裡也知道,這類將領的軍餉可以在自己的地盤上解決。
第五類部隊是比較另類的隊伍,就是不服從於國民政府的部隊,這類人不要說發餉了,蔣介石還會斷絕他們財政來源,讓他們瀕臨絕境。比如說主動抗戰的吉鴻昌就因為國民黨的迫害而被害。
第六類就是八路軍和新四軍。最初國民政府還是給共產黨的軍隊撥發了一些軍餉,但到了後來就基本上是空頭支票,根本不願意給錢。當時的葉劍英和葉季壯等人多次催促國民政府軍政部發軍餉,都被對方以國家財政困難為由給應付了回去。
八路軍在當時名義上隸屬於第二戰區。但是戰區司令閻錫山本來就是精打細算的主兒,他肯定也不願意給八路軍軍備物資和軍餉。八路軍更多的時候得自行解決經費問題。
因為國民政府在軍餉和後勤補給上的虛與委蛇,這讓在河北、山西、山東艱苦抗戰的八路軍們處境很困難。加上敵人的破壞和抗戰相持階段的水旱災害,八路軍吃不飽飯是常有的事情,但是大家餓著肚子依然和敵人艱苦作戰。即便是最艱苦的環境下,聶榮臻司令員還發布了一道訓令,讓駐地的八路軍不要和老百姓搶摘樹葉,保證百姓的口糧是第一關鍵的事情。這樣的仁義之師自然獲得了人民的支援。
好在八路軍自力更生,在河北和山西的太行山深處建立了被服廠和兵工廠,他們還和華北的軍民融為一體,老百姓的大力支援保證了這支部隊的勝利。
到了1945年8月,苦苦等待了八年的華北人民也終於盼來了戰爭勝利。華北的八路軍和華南的新四軍也最終成了解放全國、實現革命勝利的中堅力量!
好了,今天我們的故事就說完了,歡迎關注我們下次釋出的文章。您也可以留言來說您想聽的故事,想了解的歷史,我們儘量滿足您的要求,講給您聽。
本號已與“維權騎士”簽約,本號內文章未經許可,嚴禁轉載、抄襲,違者必究!請您文明評論,杜絕謾罵、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