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14日,美國海軍“波特蘭”號兩棲船塢運輸艦,在亞丁灣用艦載鐳射武器,摧毀了一個水上靜止目標,這個測試被很多人看成是美國海軍艦隻開始裝備鐳射武器的標誌。
其實,美國海軍在這艘“波特蘭”號船塢登陸艦和“杜威”號驅逐艦上,安裝試驗性鐳射武器已經比較久了,“波特蘭”號2020年還曾用鐳射武器擊落過一架飛行中的無人機,“杜威”號曾就試驗安裝過鐳射武器系統,去年維護升級期間,在原來主炮後“密集陣”那位置安裝了一臺“海軍光學炫目干擾”系統(ODIN)。
美國海軍確實早就想用鐳射武器來取代現在的近防系統,早在冷戰時代,美國就投入大量資源研究鐳射武器,從DDG90“查菲”號以後,都沒有安裝密集陣,那個位置就空在那裡,一是鐳射近防系統還不成熟,二是密集陣這個系統已經攔不住先進導彈了。
但是,鐳射近防系統是肯定要上艦的,這是必然的趨勢,咱們先來看看近50年來自動近防系統的進化。
俄羅斯的AK630我們很熟悉,這是世界上第一種近程防禦系統,這種6管30mm加特林機炮,1970年就出現在“基輔”級航母等蘇聯艦船上了,有效射程3.8公里,射速3000發/分。它的火力比較猛,但雷達和炮是分開的,反應速度和射擊精度上要差一些。
美國的密集陣6管20mm加特林機炮要晚幾年,1978年上艦服役,射速3000-4500發/分(儲彈989發),對1500米左右目標進行攔截,它口徑小一點,但它集程度很高,跟蹤和火控兩臺雷達、火炮合為一體,彈種也很豐富,有脫殼穿甲彈、貧鈾穿甲彈、增強型彈藥等。
其實咱們艦上的全自動近防炮也是70年代就有了,那就是69式雙管30mm炮,更著名的是90年代驅護艦上的76A式雙37mm自動炮,採用一種雙重命中體制,採用近炸預製破片彈和脫殼穿甲彈兩種彈對反艦導彈進行攔截。
這幾種炮對付老式目標體積比較大,彈道比較平直的亞音速反艦導彈還是有作用的。但對付掠海飛行,蛇形彈道攻擊的亞音速導彈就力不從心了。
俄羅斯就有升級版的“慄樹”出口版就是大家熟悉的“卡什坦”系統,它就加上了雷達光電火控系統,然後繼續加強火力,兩門630火炮加上八枚近程防空導彈組合在一起的彈炮合一系統,這個系統就效率高多了,能在一分鐘內對6個目標進行跟蹤和攻擊。
美國密集陣也不斷進行了升級,比如Block 1B型,就增加了紅外和光電搜尋系統,改進了彈藥,獲得對抗機動性比較高的來襲導彈的能力。
另外兩種比較有名的就是荷蘭“守門員”系統和我國的730近防炮,這兩種炮比較像,都安裝有獨立的搜尋和火控雷達,荷蘭“守門員”採用美國A-10攻擊機上的GAU-8 七管30mm轉管炮,我國730炮也是採用7管30mm速射炮,都裝備有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射速4000發/分,射程2000米,也都具有攔截亞音速掠海導彈的能力。
730炮攔截場面我們可以在電影《紅海行動》中看到,很輕鬆地對付4、5枚火箭彈,轉向速度非常快,幾個短點射就解決了。
但進入到超音速反艦導彈的時代,無論是密集陣、卡什坦、守門員還是730都力不從心,這時就出現了美國的“拉姆”和我國出口型FL-3000N這種高度自動化的近程防禦導彈,這些導彈以8-24聯裝的方式安裝在艦上,射程10公里左右,具有攔截掠海飛行,複雜彈道的超音速反艦導彈的能力,當然亞音速那就更不在話下了,這種小導彈採用射頻+被動尋的+紅外組合的複雜制導模式,能先發射後鎖定,發射後不管,攔截超音速反艦導彈一般發射2發,這樣最少的8聯裝也能攔截4枚,24聯裝則能攔截12枚。
所以別看就這一箱子最多24枚導彈,比所謂打出一面牆的密集陣攔截能力強得多,速射炮別看射速快,一分鐘能打4000發以上,但備彈只有1000發左右,真打起來得省著用。
速射炮也在發展,我們還看到遼寧艦等上面裝了1130炮,每分鐘射速達到11000發,甚至還有2230炮也就是22管30mm火炮的傳聞,這些都具備了攔截超音速反艦導彈的能力。可以說是世界上目前最好的近防炮,和近防導彈結合,具有非常高的抗飽和攻擊能力。
未來還是得看鐳射近防系統,現在大型艦船綜合電力系統效率很高,可以為鐳射武器等提供充沛的電能,也就是具備了裝備鐳射近防武器的基礎。
鐳射近防武器的好處,一是鐳射30萬公里/秒的高速度,指哪打哪,另一個就是更強的抗飽和攻擊能力,因為無論是炮彈還是導彈在高強度海戰中都是消耗快補充難,而鐳射只要有電能就能持續不斷地開火。
現在不足的是,鐳射武器的功率還差強人意,比如美國人這次試驗的鐳射器是150千瓦,它只擊毀了一個靜止的小船目標,跟高速機動的導彈那是沒法比。
這個150千瓦已經比美國打算安裝到戰機上的60千瓦鐳射器功率大多了,畢竟軍艦的供能系統比飛機強得多。
DDG111“斯普魯恩斯“號也裝有””“海軍光學炫目干擾”系統(ODIN)
杜威號驅逐艦安裝的洛馬的“海軍光學炫目干擾”系統(ODIN),功率也在150千瓦左右,號稱能打擊幾公里之內的中小飛行器和小型水面目標,這有進步,就是整個鐳射系統體積縮小了,以前得裝在上萬噸的船塢登陸艦上,現在能安裝到驅逐艦上了。
真正能攔截導彈的鐳射系統,功率必須達到1000千瓦也就是兆瓦級別,在這以下還難以造成硬殺傷效果,沒有哪個導彈或飛機會定在那裡被照射幾分鐘,但是,現在這個功率已經有能力對雷達等電子裝置,飛行員的眼睛等造成損傷,“海軍光學炫目干擾”系統(ODIN)這個名字就說明了它目前的任務是人眼或無人機的感測器等。
鐳射武器首先是鐳射近防武器上艦已經開始,我國在鐳射方面的研究一直也是在世界前列,早在2019年的阿布扎比防務展上,就展出了出口型的“沉默獵手”低空鐳射防空系統,這還是出口型車載鐳射系統,相信我國的大功率艦載鐳射系統一定已經在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