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戰爭第三次戰役
(一九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至一九五一年一月八日)
戰 役 經 過
一、 敵軍
敵人遭我第一、 第二兩次戰役的打擊, 軍事上和政治上都處於不利的地位。 美國為緩和國內外的矛盾, 挽救其軍事上的失敗, 在操縱聯合國透過所謂在朝鮮停戰的建議的同時,利用三八線既設陣地進行防禦, 阻止我軍繼續南進, 企圖爭取時間, 重整旗鼓, 以便發動新的進攻。敵人的防禦陣地, 由兩道防禦地帶組成。 其主要防禦地帶前沿, 西起大洞裡, 經汶山、 舟月裡、 全谷裡、 龍沼洞、 園坪裡、 楸田裡、 甲屯裡、 道採洞, 東至長存裡一線地區。 第二防禦地帶, 由高陽經議政府、 加平、 春川、 自隱裡至冬德里地區。 為加大防禦縱深, 在第二防禦地帶之後至三十七度線之間, 又準備了三道機動防禦地區。 其一, 沿漢江經楊平、橫城至江陵地區; 其二, 從水源經利川、 原州、 平昌至三陟地區; 其三, 從平澤經忠州至三陣地區。敵防禦兵力共五個軍十三個師另四個旅(團) , 第一線幾乎全部為偽軍。 其中:美第1 軍防守鹽河口至舟月裡六十五公里地段, 以土耳其旅、 偽第1 師為第一梯隊, 美第25 師和英第27、 第29 旅為第二梯隊;美第9 軍防守舟月裡至染文裡三十公里地段, 以偽第6師為第一梯隊, 美第24 師、 騎兵第1 師為第二梯隊;偽第3 軍防梁文裡至楸田裡五十公里地段, 下屬偽第2、第5、 第8 師成一個梯隊;偽第2 軍防守楸田裡至長存裡四十五公里地段, 下屬偽第9 師、 首都師成一個梯隊;偽第7 師為偽陸軍本部預備隊, 配置在春川、 橫城地區;美第2 師、 空降第187 團為美軍預備隊, 分別配置在堤川和軍浦場地區。另, 美第10 軍(轄美陸戰第1 師、 步兵第3、 第7 師) 在大邱、 釜山地區整頓。
二、 我軍
為了粉碎敵人在聯合國玩弄的 “ 停火” 陰謀, 不給敵人以喘息的時間, 繼續大量殲滅敵人, 加深敵內部矛盾和失敗情緒, 造成解決朝鮮問題的有利條件, 志願軍放棄了過冬休整的計劃, 決心以六個軍及人民軍三個軍團, 殲滅臨津江東岸至北漢江西岸地區之偽第1、 第6、 第2 師及偽第5 師一部。戰役佈勢成一個梯隊, 在主要突擊方向上建立左右兩個突擊集團。 具體部署:右翼突擊集團以第38、 第39、 第40、 第50 軍並加強炮兵第1 師之第26 團及炮兵第2 師之第2 團組成, 於高浪浦裡至永平三十四公里地段上突破, 向東豆川裡、 漢城方向實施主要突擊, 首先集中力量殲滅偽第6 師, 再殲偽第1 師, 得手後向議政府方向發展進攻, 並相機奪取漢城。左翼突擊集團以第42、 第66 軍組成, 在永平(不含) 至馬坪裡三十六公地段突破, 首先集中主力於永平至龍沼洞地段殲滅偽第2 師一至二個團, 得手後向加平方向突擊。
另以一個師 (欠一個步兵團) 由華川渡北漢江向春川以北之偽第5 師積極佯攻, 鉗制該敵, 並策應左翼人民軍第2、 第5 軍團南進。 左翼突擊集團達成上述任務後, 向加平、 清平裡方向發展進攻。人民軍第1 軍團主力於開城地區向汶山方向實施佯攻,配合右翼突擊集團殲滅偽第1 師, 另以一部於海州地區警戒海上之敵, 保障我右翼安全。人民軍第2、 第5 軍團於戰役發起前, 以一部兵力於楊口、 麟蹄地區向偽第1、 第2 軍接合部實施突擊, 突破後向洪川方向發展進攻, 以吸引調動敵人, 配合志原軍主力作戰。十二月三十一日十七時, 我軍經短促炮火準備, 在約三百公里的正面上發起了全線進攻, 迅速突破了三八線地區敵之防禦陣地, 並繼續向敵縱深發展進攻。右翼突擊集團第39 軍第117 師在沿途打破敵人五次阻擊後, 於一月一日五時迂迴到東豆川裡南鐵路以西湘水裡、 仙岩裡地區, 割裂了偽第1 師與偽第6 師的聯絡, 但該師未利用有利地區控制東豆川裡至議政府的公路, 以致未能嚴密堵擊偽第6 師。
第40 軍第119 師主力於一日拂曉前出到安興裡、 上牌裡地區, 曾以一個連佔領了東豆川裡東山, 切斷了偽第6 師的退路, 但由於對情況缺乏瞭解, 又將該連撤回, 以致形成缺口, 敵乘機逃竄。 第50 軍 (二個師) 在第39 軍協同下, 於一日二時突破臨津江, 至二日十一時, 前出到慄谷裡、 文平裡、 黃髮裡地區, 逼近汶山。 在汶山地區之偽第1 師,於二日十二時急忙南逃。 第38 軍突破後, 當面之敵即在炮火掩護下南撤, 第113 師一日五時前出到良子裡、 264. 8 高地地區, 除以一個團在射亭裡地區配合第40 軍攻殲偽第6 師外, 師主力協同第112 師向抱川之敵進攻, 當日進佔新邑里,抱川之敵南逃。 第114 師向七峰山突擊, 由於到達較晚, 未能與第39 軍第117 師適時構成合圍, 形成缺口。 人民軍第1軍團, 於一日十八時渡過臨津江, 二日前出到仙遊裡、 坡州里地區, 汶山地區之偽第1 師已南逃, 隨即跟蹤追擊。
左翼突擊集團第42 軍一舉突破後, 第124 師不顧敵機威脅於晝間繼續突擊, 以迅速勇猛的動作, 於一日十二時迂迴到石長裡附近地域, 切斷了偽第2 師的退路, 並繼續向上下南淙地區突擊, 協同第66 軍主力殲滅了偽第2 師之第31、 第32 團, 並殲偽第5 師第36 團大部。 第42 軍主力於一日前出至花峴裡、 中板裡、 赤木裡地區, 殲滅偽第2 師一個多營; 但第126 師未能在晝間繼續行動, 以切斷加平之敵的退路, 以致該敵南逃。 第66 軍向春川佯攻之第198 師(欠一個團) 由於動作不夠迅速, 未能抓住敵人, 春川以北之敵亦南逃。人民軍第2、 第5 軍團各一部, 在戰役發起前, 於十二月二十四日至三十一日即分別向洪川、 橫城、 原州方向滲透, 迂迴前進。
其第12 師於三十一日晨前出到洪川西南新岱裡地區, 威脅敵人側後, 偽第3 師即南逃。戰鬥至一月二日, 我軍已突入敵御縱深十五至二十公里,將敵部署打亂, 敵被迫全線撤退。 三日, 志願軍首長令我右翼突擊集團在人民軍第1 軍團協同下向仁川、 漢城、 水原、 楊平方向追擊; 左翼突擊集團在人民軍第2、 第5 軍團協同下向洪川、 橫城和江陵方向追擊。我右翼突擊集團向漢城方向追擊中, 三日第50 軍在高陽地區全殲英第29 旅步兵一個營及坦克一箇中隊。 第39 軍於議政府以西釜谷上裡地區殲滅英第29 旅兩個連。 四日, 第50軍與第39 軍一個師及人民軍第1 軍團解放漢城; 第38、 第40軍追擊至議政府及水山地區, 殲滅逃敵一部。 五日, 第50 軍及人民軍第1 軍團渡過漢江, 繼續向水原及仁川方向追擊, 六日於果川、 軍浦場殲滅敵人一部。 七日佔領水原、 金良場裡;人民軍第1 軍團於八日進佔仁川。左翼突擊集團及人民軍第2、 第5 軍團向橫城, 江陵方向追擊中, 第42 軍主力於六日追至清平川東南地區, 其第124師於橫城西北之梨木亭地區殲滅美第2 師一個連, 另一部進佔砥平裡、 驪州, 至八日, 軍先遣支隊佔領楊平、 利川地區。第66 軍於四日佔領洪川。 人民軍第2、 第5 軍團於六日佔領橫城, 八日佔領原州地區, 並繼續向榮州方向追擊。戰鬥至一月七日, 敵人已退至三七線南北之平澤、 安城、堤川、 甯越、 三陟一線, 但在作戰過程中我軍並未殲滅敵人重兵集團, 說明敵人是在有計劃地南撤, 我軍銳敏地識破了敵人誘我深入, 重演仁川登陸故伎的陰謀; 同時我軍連續作戰, 部隊極度疲勞, 減員也大, 亟待休整補充; 加之部隊南進, 使運輸線延長, 供應更加困難。 這些情況表明, 我軍已不宜繼續追擊。 戰役遂於一月八日結束。
抗美援朝戰爭第四次戰役
(一九五一年一月二十七日至四月二十一日)
戰 役 經 過
一、 敵軍
敵人在遭我連續三次戰役的打擊, 特別是漢城被我軍解放後, 失敗情緒劇增, 內部矛盾加深, 美國的威信大降。 但敵軍退至三七線後, 兵力相對集中, 又摸到了我軍後勤供應困難的情況, 即企圖乘我軍疲勞和尚未補充之際發起反攻, 破壞我軍休整和新的進攻計劃, 將我軍打回三八線以北, 以挽回其失敗的影響。 因此, 敵集中了五個軍計十六個師、 三個旅、 一個空降團, 及在朝鮮的全部炮兵、 坦克和航空兵, 在二百公里正面上發動全面進攻, 以美軍打頭陣, 並集中於主要方向上, 第一步以奪取漢城為主要目標, 第二步向三八線推進。 其部署是:以美第1 軍、 第9 軍共六個師、 三個旅, 在野牧裡至麗州六十八公里正面上, 向漢城方向實施主要突擊;以美第10 軍、 偽第3 軍、 偽第1 軍, 以驪州以東一百三十七公里正面上實施輔助突擊;以美陸戰第1 師、 偽第11 師為戰役預備隊, 位於義城、大邱地域, 偽第2 師在忠州、 丹陽、 永春、 豐基地域擔任警備。
二、 我軍
第三次戰役結束後, 我原以第50 軍、 第38 軍第112 師、第42 軍第125 師和朝鮮人民軍第1、 第2、 第5 軍團各一部,在水原、 金良場裡、 利川、 驪州、 橫城及平昌以北地區組織防禦, 掩護主力在高陽、 東豆川裡、 加平、 金化、 金城等地集結休整, 儲備糧彈, 準備新的進攻。但敵人從一月十五日開始, 即向我漢江南岸陣地進犯, 到一月二十五日, 佔領了水原、 金良場裡、 利川、 驪州等地區,同時敵人在仁川港外連日炮擊我海岸陣地, 並以小股部隊作試探性的登陸進攻。根據這一情況變化, 為粉碎敵人的進攻, 爭取時間, 掩護國內調來的戰略預備隊的開進, 我軍決心停止休整, 組成東、 西、 中三個集團, 組織堅守防禦和強有力的反擊作戰。在西線, 以人民軍第1 軍團和志願軍第50 軍、 第38 軍組成西集團, 由志願軍副司令員韓先楚指揮, 在漢江南北地區進行堅守防禦, 堅決抗擊向漢城方向實施主要突擊之敵的進攻。
在東線, 以第39、 第40、 第42、 第66 軍組成中集團, 由志願軍副司令員鄧華指揮; 以人民軍第2、 第3、 第5 軍團組成東集團, 由朝鮮人民軍前線司令官金雄指揮。 中、 東兩集團首先採取機動防禦, 誘敵突出, 以中集團於橫城地區實施反突擊, 殲敵一部後, 向敵縱深發展, 從翼側威脅西線敵人主要進攻集團, 粉碎其進攻; 東集團掩護中集團開進與集結後, 以第5、 第3 軍團協同中集團實施反突擊。三、 漢江南岸堅守防禦與橫城反擊 (一月二十七日至二月十六日)一月二十七日, 西線美第1、 第9 軍所屬部隊在大量航空兵、 炮兵、 坦克支援下, 在野牧裡至驪州正面上, 向我第50軍和第38 軍陣地發起猛烈進攻, 其主力沿水原至漢城公路兩側向漢城方向實施主要突擊。 我軍依野戰工事, 展開了積極頑強的防禦作戰, 戰鬥十分激烈。 在戰鬥中對每個支撐點都以積極的批衝擊與敵進行反覆爭奪, 大量消耗了敵人, 二月四日, 人民軍第1 軍團和志願軍第50 軍的第二線陣地被突破, 當時漢江已開始解凍。 漢江以南我軍處於背水作戰的不利態勢, 於是志願軍首長決定, 主力撤至漢江以北組織防禦,第38 軍仍在漢江南岸繼續抗擊敵人, 吸引敵主力, 保障我軍主力在南漢江以東實施反突擊。
至二月九日, 敵進至仁川、 永登浦、 廣州、 京安裡、 松峴裡一線地區。在東線, 一月二十八日美第10 軍在驪州以東至原州、 武陵裡一線發起進攻, 分別向砥平裡、 橫城方向突擊, 偽第3 軍、第1 軍分別向縣裡、 襄陽方向突擊。 我第42 軍第125 師及人民軍第5 軍團節節阻擊, 掩護中、 東集團主力開進。 三十一日, 第125 師在九屯車站包圍了美第2 師第23 團團部及一個加強營, 經一天激烈戰鬥, 未能全殲該敵, 即主動撤圍。 至二月九日, 南漢江以東之敵被我阻止在砥平裡、 分水院、 上蒼峰裡、 釜洞裡、 烏項裡、 束沙裡、 廣川一線地區, 其中以進至橫城以北之偽第8、 第5 師態勢比較突出, 兵力也比較分散, 利於我實施反突擊。此時, 我軍主力已先後到達反突擊指定位置, 於是決定以中、 東集團向突出之敵發起反擊, 求殲偽第8 師、 偽第5 師、美第2 師一部, 爾後視情況向原州、 牧溪洞發展, 威脅敵主要集團側背, 以粉碎其進攻。 其部署是:中集團, 以第42 軍(欠第126 師及第125 師之第375 團,配屬第39 軍之第117 師) 、 第40 軍、 第66 軍, 以第39 軍(欠第117 師) 為預備隊;東集團, 以人民軍第2 軍團鉗制偽第3、 第7、 第9 師,以第3、 第5 軍團向梨湖同、 峰火山、 下安興裡地區之敵進攻,求殲偽第5 師一部, 爾後向橫城東南發展進攻;西集團, 儘可能保持漢江以南橋頭陣地, 在中、 東兩集團反突擊開始時, 第38 軍以相當兵力向玄方里地區之敵進行鉗制性攻擊, 以配合主力反突擊, 當敵向南撤退時即轉入追擊。
二月十一日十七時, 反突擊開始。 第42 軍第124 師迅速打開了缺口, 並繼續向敵縱深發展進攻。 配屬該軍的第117 師從其右側加入戰鬥, 日終前佔預了橫城以西之琴岱裡, 並繼續向橫城以北之上、 下加雲發展進攻。 第40 軍第118 師迅速殲滅向橫城逃竄之敵一部, 切斷了偽第8 師逃向橫城的退路。這樣, 中集團經過七小時的戰鬥, 即在橫城西北地區對偽第8 師所屬各團達成了合圍。 十二日, 第117 師在橫城西北夏日地域圍殲敵二千三百餘人。 至十二日終, 我第42、 第40 軍在第66 軍協同下, 全殲了偽第8 師所屬各團及偽第3 師、 美第2 師各一部, 共一萬五千餘人。 由於第66 軍進展比較緩慢, 未能切斷橫城之敵的退路, 橫城之敵逃原州。 第42 軍、 第40 軍之第120 師、 第66 軍十四日前出到原州以北地區。東集團於十三日進佔橫城東南之鶴谷裡、 烏原裡、 上、 下安興裡, 十四日前出到平以北地區。
從十三日開始, 中集團以第39 軍第115 師、 第42 軍第126 師及第125 師第375 團、 第40 軍第119 師, 對砥平裡之敵展開了進攻, 由於對敵兵力和工事估計不足, 進攻準備倉促, 缺乏周密的協同動作, 炮兵、 彈藥又少, 尤其缺乏防坦克炮, 雖經十三、 十四兩日猛烈攻擊, 將敵人壓縮在二平方公里狹小的地域內, 但未能突破敵人以坦克為骨幹組成的環形防禦。 十五日增援之敵突入砥平裡, 與被圍之敵會合; 東集團向平昌、 甯越方向的進攻亦不順利。 同時退集原州地區之敵在原州東西一線地區重新組織防禦, 在南漢江以西之敵亦在驪州、 長湖院裡地區佈置了縱深防禦。 這些情況表明, 我軍殲敵之機已失, 遂於十五日十八時停止對砥平裡的進攻, 撤出戰鬥, 前出到原州東西地區的各軍亦同時向北轉移。西集團在漢江南岸的部隊, 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 抗擊了敵人的連續進攻, 有力地鉗制了敵人主要進攻集團, 保障了我軍在南漢江以東的反突擊。
我軍從一月二十七日至二月十六日二十一天的積極防禦作戰, 共殲敵二萬二千餘人。四、 機動防禦 (二月十七日至四月二十一日)我軍第一階段的防禦, 雖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勝利, 但未能打破敵之進攻, 當我軍撤出砥平裡戰鬥向北移轉時, 敵即繼續向我進攻。 由於我軍在第一階段作戰中傷亡較大, 一時難以補充, 戰略預備隊要四月中旬才能到達三八線, 志願軍首長決定: 從二月十七日起, 全線採取機動防禦, 爭取兩個月的時間, 進行各項準備, 再轉入進攻。防禦部署: 以人民軍第1 軍團 (欠第19 師) 、 志願軍第50、 第38、 第42、 第66 軍、 人民軍第5、 第3、 第2 軍團為第一梯隊, 在西起漢江口, 沿漢江北岸經楊平、 中元山、 聖智山、 烽火山、 酒峰, 東至下珍富里以西共約一百六十公里的正面上, 構築縱深二十五至三十公里的第一道防禦地帶, 爭取在此一線抗擊敵人一個月; 以人民軍第1 軍團第19 師、 志願軍第26 師、 第40、 第39 軍為第二梯隊, 在汶山、 議政府、座防山、 洪川、 豐巖裡、 下珍富里地區, 構築第二道防禦地帶, 準備在第一梯隊完成任務後, 在此一線進行防禦。二月十九日, 敵以美騎兵第1 師、 英第27 旅、 偽第6 師及美陸戰第1 師, 首先在我第42、 第66 軍正面上展開進攻,二月二十三日, 敵又以美第2 師、 偽第7、 第9 師向人民軍第5、 第3、 第2 軍團陣地進攻。
由於我軍頑強阻擊, 敵進展遲緩, 至三月六日, 始進佔中元山、 龍頭裡、 豐水院、 桑田洞、巨文山、 橫溪裡一線地區, 至此, 東西線基本拉直取齊。 三月七日, 敵以五個軍共十四個師、 三個旅、 一個空降團的兵力, 在強大火力支援下, 向我全線發起進攻, 採取主力靠攏,穩紮穩打, 齊頭並進的戰法, 逐步向北推進。 我軍在天寒地凍, 糧彈不足, 減員眾多, 極度疲勞等困難條件下, 依託一般野戰工事, 對敵展開了逐山逐水的節節阻擊。 十四日, 我軍主動撤離漢城。三月十五日, 敵佔領漢城、 洪川之線, 我第一梯隊各軍先後轉移至三八線以北地區休整, 第二梯隊各軍在預設陣地上與敵進行了英勇頑強的戰鬥。 美第1 軍沿漢城至漣川公路的進攻, 遭到我第26 軍的頑強抵抗, 進展緩慢, 至二十三日始進佔議政府、 春川一線地區。 敵為加快進攻速度和截擊人民軍第1 軍團, 於二十三日六時至二十四時, 以空降第187 團四千餘人在汶山附近分批空降。 二十四日, 正面進攻之敵與空降之敵會合, 在航空兵支援下, 向我第26 軍翼側進攻, 被我擊退。 我軍在對敵人的阻擊中, 對一些要點進行了反覆爭奪, 大量殺傷了敵人。三月三十一日, 我軍全線主動轉移至三八線以北附近地區, 堅決阻敵前進, 掩護我第3、 第19 兵團和第9 兵團集結。四月上旬, 敵發覺我後續部隊到達, 基本上停止了進攻。 至四月二十一日, 敵人已被我鉗制在開城、 長湍、 高浪浦裡、 漣川、 芝浦裡、 華川、 楊口、 元通裡、 杆城一線, 第四次戰役至此結束。
抗美援朝戰爭第五次戰役
(一九五一年四月二十二日至六月十日)
戰 役 經 過
一、 敵軍
第四次戰役將近結束時, 敵人發現我後續部隊已到達前線, 遂停止進攻, 轉為防禦, 並迅速調整部署。 敵人為固守三八線, 在汶山、 漣川、 芝浦裡、 華川、 楊口、 遠通裡、 杆城一線地區建立第一道防禦地帶, 在議政府至春川地區建立第二道防禦地帶, 在水原至原州地區建立第三道防禦地帶。 以五個軍計十四個師、 三個旅的兵力組織防禦。 主要兵力兵器配置在漣川、 東豆川裡、 華川、 芝村裡地幅內; 以美騎兵第1 師、 空降第187 團、 偽第2 師為預備隊, 分別配置在春川、水原和原州地區; 偽第8 師在大田、 光州、 晉州等地休整。
二、 我軍
第四次戰役結束 (四月二十一日) 前, 我新入朝部隊於四月十六日全部到達集結位置。 此時, 我志願軍在朝鮮共有十四個軍, 除第38、 第42 軍及新入朝的第47 軍在後方休整及擔任搶修機場等任務外, 正面戰場有三個兵團共十一個軍。第19 兵團, 轄第63、 第64、 第65 軍, 除一部擔任一線防禦外, 分別集結於市邊裡、 金川、 新溪地區。第3 兵團, 轄第12、 第15、 第60 軍, 除一部擔任一經防禦外, 分別集結於伊川、 安峽、 曉星洞地區。第9 兵團, 第20、 第26、 第27 軍, 並指揮新轉隸的第39、 第40 軍, 其中第26、 第40、 第39 軍擔任一線防禦, 第20、 第27 軍分別集結於淮陽、 平康地區。這些部隊經過政治思想教育和祖國第一屆赴朝慰問團的鼓舞, 鬥志很旺。 但新入朝部隊對敵情、 地形均不熟悉, 經長途徒步行軍體力亦未恢復; 早期入朝的第39、 第40 軍, 經幾次戰役作戰減員很大, 十分疲勞, 尚未休整補充; 加之戰地物資儲備有限, 部隊增多, 後勤保障更為困難, 三八線附近地區因頻繁作戰已成無糧區, 難以就地籌糧。 因此, 原擬經過準備後於五月上旬再組織新的戰役。
但徵候表明敵有在我側翼實施登陸之企圖, 為破壞其登陸準備, 避免兩面作戰,遂提前於四月二十二日發起第五次戰役。這次戰役的基本企圖是: 以三個兵團共十二個軍 (含人民軍第1 軍團) 在西線實施主要突擊, 第3 兵團居中, 從正面突擊, 第9、 第19 兵團分別從左、 右翼實施戰役迂迴, 以分割殲滅漢江以北, 北漢江以西之敵主要集團美軍三個師(第3、 第24、 第25 師) , 英、 土軍三個旅 (英第27、 第29旅, 土耳其旅) 和偽軍二個師 (偽第1、 第6 師) 。 具體部署是:第19 兵團指揮第63、 第64、 第65 軍及人民軍第1 軍團為右翼突擊集團首先掃除津江以西之敵, 隨即在德峴洞至無等裡三十一公里地段上突破臨津江, 第63、 第65 軍首先殲滅英第29 旅, 爾後向東豆川裡A、 包川方向實施主要突擊, 協同第3、 第9 兵團會殲美第24、 第25 師; 第64 軍迅速向議政府實施戰役迂迴, 斷敵退路, 阻敵增援, 得手後以一部向漢城推進, 並相機佔領。
人民軍第1 軍團首先殲滅開城、 汶山地區之敵, 爾後向高陽、 漢城方向實施突擊, 佔領後擔任漢城守備。第3 兵團指揮第12、 第15、 第60 軍為中央突擊集團, 在三串裡至新興洞十五公里地段上突破, 首先殲滅美第3 師、 土耳其旅, 爾後協同第19、 第9 兵團主力在永平、 抱川地區圍殲美第24、 第25 師。第9 兵團指揮第20、 第26、 第27、 第39 第40 軍為左翼突擊集團, 第20 第26、 第27 軍在古南山至仗主山二十七公里地段上突破, 向萬世橋裡及機山裡、 抱川裡方向實施主要突擊, 首先殲滅第24 師、 偽第6 師各一部, 爾後協同第19、第3 兵團會殲美第24、 第25 師。 第40 軍在上實乃洞至下萬山洞六公里地段上突破, 向加平方向突擊, 切斷春川至加平公路, 割裂東西線敵人聯絡, 並以一部前出到華川、 春川間地區斷敵退路, 配合第39 軍殲逃敵和阻援。 第39 軍以一部兵力於華川以北鉗制敵人, 主力向論味裡、 原川裡方向實施突擊, 鉗制美陸戰隊第1 師、 騎兵第1 師, 使之不得西援, 保障戰役主要突擊方向的左翼安全。
人民軍第3、 第5 軍團, 以一部兵力於楊口以北地區鉗制美第2、 第7 師, 主力從榆木洞至牛臥裡地段突破, 向偽第3、第5 師接合部西湖裡、 麟蹄地區實施突擊, 得手後向平昌、 江陵方向發展進攻。各部隊於四月十九日全部進入戰役進攻出發地位。三、 西線殲敵 (四月二十二日至二十九日)四月二十二日黃昏, 我全線發起猛攻。 左翼第40 軍突破後迅速向敵縱深發展, 至二十四日前出到加平以北沭洞裡, 完成了戰役割裂任務。 第39 軍也前出到原川裡、 芝村裡地區,將陸戰第1 師隔於北漢江以東。 第20 軍突破後在偽第6 師正面打開了一個十公里寬的缺口, 但由於缺乏後續力量, 未能充分利用以擴大戰果。 右翼第19 兵團第63 軍於二十五日殲滅英第29 旅一個營, 但由於我軍第二梯隊第189 師未完成穿插、 堵擊任務, 未能全殲英第29 旅。 第64 軍突破後被阻於臨津江南岸, 兵團第二梯隊第65 軍兩個師隨即加入戰鬥亦受阻, 五個師擁擠有二十平方公里的狹小地域內, 連續三天遭敵航空兵與炮兵火突擊, 受到重大傷亡, 未能完成戰役迂迴任務。
其它各軍突破後雖取得一些勝利, 但形成平推、 殲敵不多。 或因穿插不猛, 或敵人迅速撤退, 未能抓住敵人; 或雖對敵形成包圍, 但兵力單薄, 被敵全部或大部突圍逃脫。 東線人民軍集團在戰役發起後, 以積極的行動向麟蹄以北之敵發起攻擊, 殲滅偽第5 師一部。 二十八日, 敵主力撤至漢城及北漢江、 昭陽江以南組織頑抗。 至此我軍已失去殲敵戰機,遂於二十九日結束戰役第一階段, 迅速調整部署, 補充糧彈,準備再戰。 第一階段我軍殲滅美第24 師、 第25 師英第29 旅,偽第3、 第5、 第6 師各一部, 共兩萬三千餘名。四、 東線出擊 (五月十六日至二十一日)我軍於四月二十九日剛結束進攻, 敵人即於三十日集一部兵力向我發起攻擊, 企圖查明我軍動向, 破壞我軍新的進攻準備, 並掩護其主力調整部署。 此時, 美騎兵第1 師與美第3 師換防, 偽第2 師參加第一線防禦作戰, 偽第8 師被調為第8 集團軍預備隊。至五月八日, 敵進佔高陽、 水落山、 禾也山、 於論裡、 龍浦裡一線進行防禦。 由於昭陽江以南之敵態勢突出, 且均為偽軍, 比較好打, 我遂決心集中第9 兵團(欠第26 軍, 配屬第12 軍) 與人民軍集團 (第2、 第3、 第5 軍團) 共六個軍於東線, 首先殲滅縣裡地區偽第5、 第7、 第9、 第3 師, 而後視情況再殲偽首都師及第11 師。
以第3 兵團(欠第12 軍,配屬第39 軍兩個師) 鉗制美第10 軍, 割裂美偽軍的聯絡, 不使其東援。 第19 兵團(指揮人民軍第1 軍團) 在西線鉗制美軍主力, 配合東線作戰。第26、 第40 軍於戰役第一階段結束後, 分別北移至元山以南及平壤以北地域休整, 並向東、 西海岸方向警戒。我軍迅速變更部署後, 於五月十六日黃昏前發起進攻。 十七日, 我第20 軍與人民軍第5 軍團先後到達美山裡、 芳台山地區, 將縣裡地區之敵偽第9、 第3 師退路切斷, 經兩天激戰,殲敵大部, 並繳獲其全部重灌備, 敵一部潰散於叢山密林中,我軍當即展開搜剿。 因等待糧彈補充, 停止進攻三天, 失去了向敵縱深發展的有利戰機。
第27 軍於十七日在上南里地區殲偽第5、 第7、 第9 師共五個營, 將偽第5、 第7 師擊潰, 繳獲大量裝備, 但由於第12 軍、 人民軍第2 軍團分別受阻於自隱裡、 雪嶽山地區, 未能及時完成戰役迂迴任務, 致使敵人南逃。 第3 兵團經數日激戰, 殲美第2 師一部, 但因敵人頑抗, 前進受阻, 也未完成分割裂任務。 西線敵人為策應其東線作戰, 於二十日, 向我發起了有重點的進攻, 迫使第19 兵團轉入防禦, 隨即抽出美第3 師東援, 堵塞戰役缺口, 增強了其東線的防禦力量。 同時, 敵將偽第8 師由大田調至平昌等地, 建立了縱深防禦。 至此, 敵人又形成了東西銜接的完整的防禦體系。 我軍所攜糧彈已盡, 一時難以補充, 且雨季已近, 為防幾條江河水拉上升斷我交通, 故於二十一日停止進攻, 主力於二十三日開始向北轉移。五、 向北轉移 (五月二十三日至六月十日)當我開始北撤後。 敵即以四個軍共十三個師的兵力, 用摩托化步兵、 炮兵、 坦克組成“ 特遣隊” 洞公路向我追擊。 由於我軍對其行動之快估計不足, 轉移時未組織有效交替掩護,又因傷員八千餘人未能及時後送, 影響了部隊的行動, 我第60 軍第180 師於二十六日被敵圍於芝巖裡以南地域, 該師師長猶豫動搖, 未組織全力堅決突圍, 該軍於二十六日、 二十七日組織兩次接應亦未奏效, 以致遭受嚴重損失。 全線我軍經十九天英勇奮戰, 頑強抗擊, 至六月十日, 將敵阻於汶山、高浪浦裡、 三串裡、 鐵原、 金化、 白巖山、 楊口、 鷹峰山、 明波里一線, 結束了第五次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