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線的長短,在垂釣中看似不那麼重要,其實對中魚率有很大影響。不過遺憾的時子線的長短不可能有個標準,永遠只能是相對的概念。其實長短都有各自的優勢和缺點,關鍵就看釣什麼魚,採用什麼釣法。
正值中秋時節,到了一年一度釣大魚的季節,如果釣大魚,子線用長還是用短呢?不同的釣友,在選擇長短子線時絕對會有兩個階段。第一自然是使用長子線,原因有以下幾個。子線長,適口性會更好一些,彎曲程度比較大,異物感會比較低,不會出現擋口的現象。而且鉛墜距離水底比較遠,在大魚進食時不會出現鉛墜在魚頭上方晃動的情況,隱藏性比較好,不容易驚嚇到大魚。還有就是長子線好像更結實一些,這可能跟子系的線有延展性有關係。所以釣大魚時,要選擇長子線。
第二種說法自然是選擇短子線,因為長子線的訊號傳遞會比較慢,可能會錯失提竿時機,出現沒必要的跑魚情況。其次是長子線非常容易出現“搭橋”的現象,尤其是在魚體型較大時,魚的體型越大,在魚掙扎時另外一個魚鉤越是容易勾住魚的身體,這樣就很容易出現斷線跑魚的情況;還有釣大魚比較注重守釣,而且大魚進食好的季節一定是雜魚較多的季節,調漂一般會採用鉛墜躺底的方法,這種情況下只有短子線才會比較合適,而且鉛墜躺底之後隱藏性會更好,綜上應該使用短子線。如果浮釣鰱鱅或者草魚,子線一定要用長一些,這個是可以達成共識的。至於底釣大魚時,子線到底用長還是用短,反正都有道理,不知道各位釣友是怎麼認為的。
如果釣鯽魚,長短子線的使用其實也都有道理。關鍵要看季節、看魚情。比如氣溫較高的季節,一般會建議使用短子線,10-15釐米就完全夠用。原因有幾點,一是雜魚較多,子線短的話到位時間就會更快,因為擺動的幅度小,自然擺動的時間就短,好處就是雜魚追不上餌料,不容易出現餌料還沒到位就被雜魚強光的情況。其次是魚情較好,鯽魚進食還算兇猛,漂相反應比較及時,可以有效提升上魚效率。
如果低溫的冬季或者早春釣鯽魚,往往會建議使用長子線。這個原因就比較多了,首先來說冬季釣鯽魚時,釣鈍一些餌料會比較好入口,釣鈍時子線鬆弛彎曲,長子線的弧度更大,魚就餌會更輕鬆一些。第二是冬季魚口比較輕,表現在吃餌不那麼果斷,吞吞吐吐較多,長子線可以過濾這些虛假的訊號,雖然正常訊號的傳遞也會變得比較輕微,但是隻要有訊號出來往往都是實口,雖然抓的是小漂相,但是中魚率比較高。所以長子線的訊號更真實,這也是冬季釣鯽魚時使用長子線的一個原因。
最後一個原因就是子線的擺動上,魚口輕的季節,臺釣是沒有太好的逗釣方法的。使用較長的子線,或者飛鉛釣法,可以讓餌料擺動幅度變大,這樣會有一定的動態誘魚效果,鯽魚咬鉤會比較積極。所以說,子線的長短不同,各有優勢,關鍵是你怎麼用。冬季釣魚四大誤區,冬釣經常“空軍”,要在這幾個方面找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