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是否在意,好像每一年的冬天,身邊總是會有上了年齡的老人去世,雖說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但是冬季似乎更難抗,甚至有很多上年紀的人開春以後就慶幸又熬過一個冬天。
在很多年輕人看來,度過一個冬天不是太正常了,有啥值得慶幸的?
只有學了中醫,才知道這裡蘊含的人間疾苦。
冬天,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期,其中,尤為多見的,就是慢性支氣管炎,在冬天特別容易復發和加重,讓患者備受煎熬,更嚴重的受不了呼吸衰竭、肺炎等疾病的折磨,而撒手人寰。。。
這裡,我給大家說個案例吧。
小李雖然才45歲,但是十年前,就被確診為氣管炎,每逢秋冬季節就容易發作,讓他備受折磨。大概兩個多月之前,再次犯病,咳嗽不已,出汗,稀白痰多,胸悶,上不來氣,晚上睡覺根本不能平臥。
小李已經記不清這是第幾次犯病了,以前都是西醫治療,效果不甚理想,所以這一次,他選擇了中醫。就診時,小李脈象沉弦,舌苔白膩,舌質淡,平素便溏,納差,特別是最近這幾天更嚴重,乾脆啥都吃不下了。
針對這些情況,略微斟酌,開了一個方子:炙甘草、乾薑、白朮、茯苓、葶藶子、蘇梗、杏仁。
大家肯定想知道結果怎麼樣?小李服藥以後,咳嗽大減,而且可以平臥。小李驚喜萬分,結果顯然超乎意料。效不更方,繼續用藥,諸症悉平。小李康復以後十分高興,萬萬沒想到十年的老毛病就這麼被中醫解決了。
下面跟大家簡單說說這裡的道理。
正如上文所說,小李每到冬天就犯病,咳嗽、痰多、質地稀薄。大家首先想到的原因,就是氣溫低引起的,這是最直觀的外部原因。但是中醫不能停留在表面,要進一步探究內在,透過現象看本質,任何疾病的出現,除了外因,一定還有內因,而這個內因才是根本。
那小李的內因是什麼?中醫來講,就是因為肺中有寒飲。
這個寒飲,平時蟄伏起來,一切風平浪靜,可是到了低溫時節,外寒引動內寒,裡應外合之下,肺內寒飲一看有同伴來幫忙了,立刻甦醒過來,阻遏肺正常的升宣肅降。於是就咳嗽、多痰、質地稀薄、胸悶。脈沉,主裡虛;脈弦,主痰飲。舌質淡而苔白膩,主有寒和痰溼。
那麼肺中的寒飲,是哪兒來的?如果你關注老師之前釋出的內容就會知道。
答案:脾。
便溏、納差顯然是脾虛的徵兆。脾,主運化,為生痰之源。脾虛,則運化失常,痰溼內生。脾屬土,肺屬金,土生金,脾為肺之母,源於脾的痰溼,天然地喜歡往肺裡走,於是肺裡就有了寒飲,中醫上叫母病及子,就好像女人懷孕期間生了病,把病傳給了孩子一樣。
所以,要想真正解決小李的問題,就不能只關注治肺了,還得注重治脾。當脾虛被改善過來,肺裡的寒飲就沒有了來源,才不會源源不斷地出現。
那怎麼實現這個目的呢?我們來看方子——
炙甘草、乾薑、白朮、茯苓、葶藶子、蘇梗、杏仁。
方中甘草、乾薑、茯苓、白朮,組成了《金匱要略》裡面經典的甘姜苓術湯:乾薑溫中健脾、散寒化飲;白朮健脾燥溼;茯苓健脾利溼;炙甘草補脾益氣。從而達到健脾的目的,以斷絕生痰之源,這是繼續治療的基礎。
在上述基礎之上,配伍葶藶子,這是常用的化痰止咳平喘藥,善於瀉肺平喘、行水消腫,主治咳嗽痰多、不能平臥;杏仁止咳平喘,能治療咳嗽氣喘、胸滿痰多;蘇梗理氣,入脾肺經,改善胸悶。
這三味藥,是用來治標的;甘姜苓術湯,則是用於治本的。如此,標本結合,問題迎刃而解。
話說到這,你可能會問了,是不是冬天所有的老慢支發作,都適合用這個思路呢?
當然不是。每個患者病情不同,而且中醫分型太多,不能簡單盲目的都按甘姜苓術湯加減來治。但是相對來說,此類症候多見且容易辨識,所以把它單獨拿出來,和大家分享介紹:多年老慢支患者脾胃虛弱的問題,特別普遍。典型表現就是納差、便溏、苔膩,脈滑濡,嚴重的甚至伴發不同程度的肢體浮腫。
我建議有此類問題的人,把此文收藏好,如有需要,可以在中醫師辨證指導下來借鑑使用。
好了,今天就說這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