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題釋義:
部分脫蛋白生物骨:是採用不同理化技術將豬椎骨製備成部分脫蛋白骨後再使用纖維粘連蛋白修飾製成的組織工程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孔隙率及力學效能,在骨組織工程研究中應用廣泛。
血管內皮細胞:參與形成血管內壁的一類細胞,為解決組織工程骨血管化緩慢、新骨生長遲緩等問題,在構建組織工程骨時不僅需要植入有成骨潛能的幹細胞,而且同時需植入加速血管形成的內皮細胞。
背景:臨界骨缺損的修復一直是困擾臨床外科醫生的關鍵問題,骨組織工程研究提供瞭解決該問題的新思路。如何加快組織工程骨的血管化,進而促進種子細胞的成骨分化是骨組織工程研究中的關鍵問題。
目的:探討血管內皮細胞和脂肪幹細胞聯合培養體系與部分脫蛋白生物骨構建組織工程骨修復骨缺損的能力。
方法:體外構建3種組織工程骨:部分脫蛋白生物骨+血管內皮細胞、部分脫蛋白生物骨+脂肪幹細胞、部分脫蛋白生物骨+脂肪幹細胞+血管內皮細胞 (血管內皮細胞∶脂肪幹細胞比例為 1∶1),以單純部分脫蛋白生物骨為對照組。取18周齡SD大鼠60只,隨機分為5組,每組12只,分別將4種支架材料植入相應的SD大鼠下頜骨骨缺損處,空白對照組僅製造骨缺損,不做修復。術後2,4,8,12周處死動物行大體觀察、X射線檢查、蘇木精-伊紅染色和Masson染色組織學觀察,並取Masson染色切片行骨膠原定量檢測。
結果與結論:①大體觀察示術後部分脫蛋白生物骨+脂肪幹細胞+血管內皮細胞組骨支架降解最快,修復骨缺損能力強於其他組,空白對照組骨缺損未被修復;②X射線片示術後8周時部分脫蛋白生物骨+脂肪幹細胞+血管內皮細胞組出現骨性聯合,骨縫消失,至12周時骨密度明顯增加,骨形態已經基本恢復正常;其他組至12周時材料大體形態依然存在,空白對照組骨缺損未被修復;③組織學觀察可見部分脫蛋白生物骨+脂肪幹細胞組與單純部分脫蛋白生物骨組比較差異無顯著性意義(P=0.607 > 0.05),部分脫蛋白生物骨+血管內皮細胞組與部分脫蛋白生物骨+脂肪幹細胞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11 < 0.05),其餘各組兩兩比較差異均有非常顯著性意義(P < 0.01);④結果表明,聯合培養細胞構建的組織工程骨修復骨缺損能力最強,血管內皮細胞的影響力大於脂肪幹細胞。
縮略語:血管內皮細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VECs;脂肪幹細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部分脫蛋白生物骨:partially deproteinised biologic bone,PDPBB
https://orcid.org/0000-0002-8107-7864 (廖欣宇)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雜誌出版內容重點:幹細胞;骨髓幹細胞;造血幹細胞;脂肪幹細胞;腫瘤幹細胞;胚胎幹細胞;臍帶臍血幹細胞;幹細胞誘導;幹細胞分化;組織工程
關鍵詞: 脂肪幹細胞, 血管內皮細胞, 聯合培養, 組織工程骨, 骨缺損修復
引用本文: 廖欣宇, 王福科, 李彥林, 王國樑, 楊桂然, 侯建飛, 楊騰雲, 鍾瑞穎. 聯合培養血管內皮細胞和脂肪幹細胞與部分脫蛋白生物骨構建組織工程骨修復頜骨缺損[J].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 2022, 26(13): 2027-2033.
閱讀更多請登入《中國組織工程研究》雜誌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