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氣候變化和土地利用方式是20世紀全球地表徑流上升的主要影響因素
↯ 要點總結
①在20世紀,全球徑流量顯著上升,相關研究歸因於CO2濃度上升所引起的植物氣孔的抗蒸騰作用(Gedney N, et al, Nature, 2006)。
②然而,CO2同時也能促進植物生長,導致植物葉面積增加,當研究人員將這一因素納入到全球植被模型時,發現20世紀的全球徑流量反而減少了。這一發現突出了植被結構對地表水分反饋的重要性。因此,CO2濃度上升並不足以解釋20世紀全球徑流量上升的現象;
③相比之下,研究人員發現平均氣候的變化及其變率確實有助於解釋全球徑流增加。通過歷史土地利用資料,研究人員發現土地利用變化主導著區域徑流量,特別是在熱帶地區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土地利用變化在熱帶地區最為強烈,其貢獻遠大於氣候變化。研究人員重新構建了上世紀的全球徑流模型,發現土地利用變化使全球徑流平均增加0.08 mm /年2,約佔總徑流的50%;
④結果表明,未來氣候變化和土地利用方式的變化可能顯著影響未來的水資源及氣候。
第一作者:樸世龍,通訊作者:Pierre Friedlingstein【Laboratoire des Sciences du Climat et de I’Environnement, CEA-CNRS, France】,2007-8-3。
Fig.1 | 1901年至1999年全球徑流異常的變化
Fig.2 | 20世紀不同大陸區域徑流異常的變化。
Fig.3 | 模擬上世紀徑流(A-D)、降水(E)和農業面積比例(F)趨勢的空間分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