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了很多網球理論,但發現很多理論都做不到,對球技提高幫助也不大,是不是說明這些理論沒用?答案是否定的,下面小編來講講多年來的見聞和感受吧,從初學者和進階者兩個角度分析。
01
小編玩球多年,球友也遍佈五湖四海,經常跟一些常駐歐美的球友討論網球,其中一哥們是這麼說:網球愛好者在歐美是幸福的,茫茫多的網球俱樂部、合理的入會費用、便宜的培訓課程,作為網球的發祥地和普及率最高、水平最高的地區,網球並不算什麼貴族運動。我的很多中國同事們希望高效利用這裡的資源,在常駐期間學學網球,畢竟比國內便宜太多了,還是小班授課,紅土場。
然而他們在上過幾節課之後無一例外地向我抱怨,說歐洲的教練不會教,對初學者都不怎麼教動作要領,上來就讓他們對打,也不怎麼糾正動作,每節課都是如此。後來我目睹了一次同事的1對1私教課,驗證了他們的說法,教練的確不太重視動作,有的時候我同事動作有明顯的“錯誤”,例如肘關節發力甩小臂、胳膊與身體脫節等等,教練們根本不care,偶爾指導也只是輕描淡寫地說一下諸多問題中的一個。
但是但是但是!歐洲教練對球感培養的重視程度非常高,我記得有一項練習,就是教練跟學員站在同一側單打界和雙打界兩端,相互用用球拍傳球的同時,兩人從球網一端向底線一端移動。對於新手來說,稍不注意球就會顛出好遠。所以這項練習難度很大。
02
所以在歐洲教練看來,對於新手而言,球性的培養比動作理論更重要。他們的教學方式更像是告訴你游泳的方法,然後把你扔到水池裡,讓你在游泳的過程中提升水性,最終學會游泳。而所謂的正確動作要領,說白了就是你在適應了球的節奏、落點、彈跳後最舒服的擊球姿勢。這裡要注意,擊球點至關重要,所謂的正確動作,如果不在舒適的擊球點,也不會有好的效果。剛才提到的節奏、落點、彈跳就是找擊球點最重要的幾大要素。歐洲放養式的培養辦法,反而能令學員適應各式各樣的球路,把球對付過去。
這樣的教學理念下,的確教出了各種動作奇葩的選手。但如果因為動作奇葩就輕視他,那多半會栽跟頭。我在參加歐洲業餘比賽的時候,經常被各種奇葩擊球玩兒得團團轉,除非我打出制勝分,不然這幫奇葩永遠能把球對付過來,可以說一直在變化,甭管有意的無意的,放小球更是一絕,讓我完全進入不了自己的節奏,最終輸掉比賽。
賽後不少人坦承,如果拼基本功他們毫無勝算,只好打變化,法文叫casser les jeux,字面意思就是break the game,說白了就是破壞你的節奏。而我也心服口服,畢竟只要能贏就是強者,況且我想打變化都打不出這麼奇葩的效果,在球性和手感上應該說是處於下風。這就是重視臨場感和球性培養同重視動作理論的兩種初始教育帶來的後天差異。當然,重視動作培養的教學方式也有比較明顯的好處,就是避免受傷。在這一點上,放養式的歐洲教練一般會強調:如果你感到任何的不舒適或疼痛,就馬上停下來,他們再介入。
03
但如果認為理論完全沒用,就大錯特錯了。作為有一定基礎的進階型愛好者,我也在這邊找了教練,為的是能在比賽中贏球。在這個階段,理論就很重要了。以往我更享受打出快速平擊帶來的酣暢,但我的教練經過翔實理論分析告訴我球的重量和深度比速度更重要,所以現在我已經改成了歐洲風格的上旋型打法。此外,一擊之後如何跑位,比賽中面對什麼樣的局面應該採取什麼樣的策略等,都讓我受益匪淺。
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和老婆搭檔打雙打比賽,老婆本身基礎不太牢,生孩子後又沒怎麼打,在場上特別是網前沒什麼自信。我的教練在看過我們倆的情況後當即在紅土場上畫了一條斜線,跟我老婆說按照雙打的理論,這一部分是網前人的責任田,球如果出現在這一個區域,網前的人就不能指望底線的人,因為即使底線的人打回去,也會留下空檔,接下來就會極為被動。我老婆確定了守土有責的概念後變得無比堅定,網前的效果馬上有了質的飛躍,最終我們在本單位雙打比賽拿到了亞軍。雖然除了冠軍之外,對手普遍較弱,但如果沒有教練的理論指導和我老婆的茅塞頓開,我們也不一定能打進決賽,畢竟我們大多數時候是混雙對男雙,而我老婆並沒有穩贏那幫男選手的把握。
綜上所述,我的結論是:大量的練習、實戰是理論發揮作用的前提。如果沒有足夠的臨場體會,就很難抓住理論的精髓。所以,練習為主、理論加成才是最好的效果。
文字或圖片整理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迅速私信聯絡小編立刻刪除
更多精彩,請繼續關注「巴久靈網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