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次批評王宗嶽的太極拳論,很多人罵我狂妄。他們一直堅信王宗嶽的“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堅信捨己從人,堅信粘黏連隨,堅信偏重則隨,堅信人剛我柔即我順人背,堅信耄耋老人可以御眾……
因此,在推手中我們看到的全是此來彼化,全是引進落空,全是柔化、退化,沒有轉化、進化、打化,沒有一觸即發。
互相引進落空,互相掤捋擠按,這不是太極拳技術的全部,只是一種訓練的最基本、最簡單的手段,只是互相喂喂著和勁,從而掌握最初的、最基礎的一些技術和反應能力。
真要實用還是用掤,掤都是接觸點上分陰陽的。
用王宗嶽那套訓練,只是最簡單的推手,是一種最低階的訓練方法,學會的也是簡單的推手技術,無法用於實際。
接化發之所以成為笑話就是因為本來是一個動作,卻弄成了三個。浪費了時間,多走了路線,只能被動挨打。
接化發,是把一個動作分為三個,捨近求遠,繞遠路。最外行的太極拳思路。
王宗嶽的理論是以百會到會陰為中線,把人體分為兩部分,對方的力作用在我左側,我左側隨著對方的力退化、柔化,我右側身體或手或肩或胸要跟進去打擊對方。像一對車輪子轉一樣——此退彼進。但即便這麼簡單的,絕大多數人也不會,只會左重左虛,右不進;右重右杳,左不進。甚至整個身體後退,還美其名曰“空”。整個身體放鬆,學水柔。豈不知放鬆的身體真被大力擊中非常危險。
我以前還寫過文章,講太極拳要由遠及近,由顯入微,左右之分不要這麼壁壘森嚴,在原點上也可以分出左右啊。對方的勁在某個點上,說是個點,它總不能是一根手指頭,實際上是一個受力面——即使是手指頭也是一個面,只是小而已。既然是個面,它的力不可能均勻,只要有虛實輕重就可以利用,就可以實的重的一面隨,虛的輕的一面進。相當於“點”還擊。這是把“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縮到了極小。
記的我的一個師兄弟,學拳比我早,混得比我好,他曾教大家練拳一定要練百會到會陰這個中軸,不能練左右兩側的軸,這說明他就停留在王宗嶽這種活似車輪的認知水平上。
虛擬的中軸在立身中正和左右平衡中比較重要,但實際對抗中,經常不用這個軸,斜中寓正更多
在實戰中,左左配合,右右配合更多,特別是摔法。沒有實踐經驗的人多容易出現憑相當然的錯誤。
立身中正只是一般規律,並不是任何時候都要保持。斜中寓正,經權互用,奇正相生才是正經。兵對兵,將對將,那是紙上談兵,是說書唱戲,學兵法的都是學孫子,不去聽書聽戲。
要注意,這種技術接觸點必須硬,不能軟,不能囫圇地退,要把接觸部位當支點,當作用點。
很多人看問題片面,算帳算一方,以為給對方就是吃虧。
有摔跤經驗的人也知道不能頂,你頂住了,對方進不來,你也進不去,變成了羊打架。
不頂不只是太極拳的要求。任何對抗和兵法都不會讓人無原則的硬頂,都要靈活。
自己進不去,要讓對方進來。
對方進來就相當於我進去了。
接近才能用上技術。
離得遠,人家固然打不著我,可我也打不著人家呀。
所以,給對方就是要對方。不要不給人家,不要總是拒敵於國門之外,該放進來放進來。
“合即出”必須接近才能合,總是人家一來就退了,人家合不上你,你也合不上人家。
不怕給人家當支點。這個支點我也可以用,還可以當作作用點,是突破口,是抓手。
所以,這個點不能亂動,不能軟,要實。
舉個明顯的例子,對方按我右側,若力偏右,我的右側要像沉重的碾子一樣,隨對方的力後轉,而左側要同時轉進去用擠按等技術發出對方;若對方的力偏左,我的左側要隨對方的力後轉,右側轉進,用靠、肘、捋、採等發出對方。
最高明、最快、最不明顯的例子就是根據對方來力的左右上下的輕重不同,而旋轉往前,跟補籃一樣,用接觸點把對方發出,這是用掤,是原地轉,是接觸點上分陰陽。
總之,左右上下可以無限變小,縮到接觸部位那麼大,當身體其它部位不能及時回防的時候就直接用接觸點還擊對方。因為轉了一下,把對方的力化掉了,相當於避敵鋒芒,用我的鋒芒對敵人的虛弱。
這種才是真正的太極拳高階技術,很多人見所未見,聞所未聞,想不到,理解不了,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