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歲之後,生命重新開始。
是周有光給自己定義的新生。
從1906年到2017年,他在這個世間度過了112個春秋。
周有光
也閱遍了新生後的32年春光。
他是毋庸置疑的長壽之人。
但很少有人知曉,這樣一個人,也曾被算命先生斷言“活不過35歲”。
他年輕時身體並不好。
生過肺結核,得過抑鬱症,有過很長時間的失眠症狀。
自己想來都覺得不可能會長壽。
然而,命運給予他的一切磨難,最後卻促成了他的極速蛻變。
他開始感悟到“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道理。
也總是以“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來要求自己。
從經濟學到語言學,周有光不斷在多個領域展露自己的光芒。
111歲壽宴上,他甚至能夠容光煥發地站在眾人面前,自嘲“是上帝把我忘了”。
而他的長壽之道,也在眾人的問詢下,經由他的口述,為更多人知曉。
母親的饋贈
1906年1月13日,周有光出生在了江蘇常州青果巷的周家。
周有光的父親周保貽是晚清時期的秀才,有舉人之才,卻無舉人之命。
當年赴考舉人的途中,他途徑江陰,因遇上大風險些翻船,被嚇出病來,就沒能考成舉人。
自此之後,他也斷了考取功名的心,回常州老家開起了國學館,專門教授國文。
但這樣單一微薄的收入,並不能支撐起一個大家庭的運轉。
後來,種種原因之下,周保貽與周有光的母親有了更大的隔閡,家庭也就出現了分裂。
周保貽與姨太太留在了常州,而周有光隨母親搬去了蘇州生活。
因此,年幼的周有光並沒有跟在父親身邊長大。
在眾多家人中,給予周有光最大影響的,還是他相依為命的母親。
這位接受舊式教育、只能看書不會寫文章的老母親,用她的言行舉止,給了周有光最有用的人生教誨。
往後幾次遇到人生難關的時候,周有光的耳邊似乎總能響起了母親的聲音。
“度量要大,遇到困難不要消極”。
在反覆默唸這一句話的時候,周有光總能從中汲取到力量。
這讓他一點一點地消除腦海中翻騰的怒火和無盡的哀傷,找到重新振作和開始的勇氣。
母親對周有光的影響,還體現在了遺傳基因上。
這位老太太是那個時代,難得的長壽老人。
一直活到96歲的她,哪怕是到了去世的時候,也都是耳不聾,眼不花,有著相較同齡人更為康健的身體。
所以,後來周有光能夠走過112年光陰,不得不說有遺傳了母親長壽基因的原因。
世事變故的感悟
周有光從有意識開始,就對家裡的貧寒有了清晰的認知。
但其實,早前的周家,也算是常州的一個世家大族。
周有光的曾祖父是清朝的官員,在他還在世的時候,周家在常州經營有棉紡、織布、當鋪等產業,有著還算雄厚的家財。
但咸豐年間一場“太平軍蘇南之戰”,就徹底推翻了周家的家業。
當時太平軍對常州城發起了猛烈進攻,周有光的曾祖父為守住常州城和城中百姓,不惜將全部家產捐出,供做清軍軍餉。
然而,儘管周家全力支援清軍守城,最終事態也沒有如他們所期盼的那般發展。
在清軍戰敗,常州城破後,周有光的曾祖父投河自盡,周家家道也自此走向了衰敗。
所以,周有光出生時,周家已衰敗良久,不復當年榮光。
這樣的家族背景,讓周有光對世事變故有了更好的適應能力。
在往後的歲月裡,他都堅信“不把身外之物看得太重”的道理。
然而,家境的貧寒,還是一度給周有光帶來過困擾。
中學畢業後,周有光考取的南京東南高等師範學校與上海聖約翰大學,都給他遞來了“橄欖枝”。
前者是免交學費的師範學校,後者是一學期學費高達200多銀元的最好大學。
周有光陷入了選擇的難題,甚至開始有了失眠的症狀。
然而,儘管再心動於上海聖約翰大學,周有光都註定難以負擔它高昂的學費。
所以,在百番糾結之後,他還是不得不做出入讀南京東南高等師範學校的決定。
他決定下得艱難,身邊的人同樣也為他揪心。
在上海教書的三姐很快知曉了周有光的選擇,卻也不甘就此放棄。
她的煩惱展露在臉上、眉間,很快就引起了同事朱毓君的注意。
朱毓君深知考上上海聖約翰大學的不易,又懷有一顆愛才之心。
在瞭解周有光的情況後,她決心幫他一把。
同樣收入微薄、沒有多少存款的她,最終是透過說服出身江南富庶家庭的母親,當掉她一個皮箱的嫁妝,才為周有光“籌款”上了學的。
這也使得1923年,17歲的周有光得以登上從蘇州開往上海的火車,來到上海聖約翰大學報道。
求學的艱辛,讓周有光更加珍惜讀書的機會。
入讀聖約翰大學之後,為了學到更多的知識,周有光選擇了主修經濟學,兼修語言學。
這個時候的他還不知道,這兩個學科,將分別貫穿他的前半生和後半生,為今後的他帶來諸多的榮譽。
然而,周有光同樣沒有料到,這個好不容易入讀的聖約翰大學,最終只容載了他兩年的讀書時光。
1925年,上海發生了“五卅慘案”,引發了全市總罷工、總罷課和總罷市鬥爭熱潮。
在這種情況下,包括周有光在內的聖約翰大學的學生們也都站了出來,加入到了反對帝國主義的活動中。
但他們的行動很快就受到了聖約翰校長卜舫濟的反對和制止。
後者在思想上傾向了帝國主義,堅決反對學生參加遊行,不再允許學生出校。
儘管再珍惜在聖約翰大學的讀書機會,周有光最終還是站在了國家和民族利益的一邊。
他與全校中國師生一起,站到了校長的對立面,紛紛宣佈永遠脫離聖約翰大學,掀起了一場“離校運動”。
萬幸的是,最終在華僑的資助下,他們一同新建起了另一所大學——光華大學,重新得到了接受先進教育的機會。
這一段經歷在周有光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記,時刻警告他要忠於國家利益和民族榮譽。
因此,往後他的每一項行動,也都無愧於國家和人民。
妻子的相伴
龍應臺曾言,“人生像條大河,可能風景清麗,更可能驚濤駭浪。你需要的伴侶,最好是那能夠和你並肩立在船頭,淺斟低唱兩岸風光,同時更能在驚濤駭浪中緊緊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
周有光最幸運的一點是,他就遇到了這麼一位可以同命運、共患難的妻子
周有光與妻子張允和在年少時就已結識。
張允和
他們的緣分,最早開始於周有光的妹妹周俊人入讀樂益女子中學之時。
張允和是安徽望族張家的女兒,在“合肥四姐妹”中排行第二。
樂益女子中學就是她父親張武齡創辦的其中一個學校。
而張允和也恰巧是與周俊人同年入學的同學。
張允和與周俊人年歲相近,又有共同話題,很快就成為了親密的朋友。
在這種情況下,張允和受邀出入周家的次數也越來越多,一來二去就與周有光也熟悉了起來。
後來,周有光從光華大學畢業時,張允和也離開蘇州到了上海求學。
兩人在蘇州已有交情,到了上海更是多有聯絡,慢慢地就走到了一起,成為了彼此最親密的存在。
周有光早年過肺結核,患過憂鬱症,且常有失眠的情況,身體狀況不是很好。
張允和同樣也存在身體虛弱的情況。
兩人結婚的時候,家裡人還偷偷找來算命先生,給他們算了一次命。
結果周有光和張允和都被認定為“只能活35歲”。
尋常人聽到這樣的結論,可能會失去了生活的信念,但周有光和張允和卻只是笑笑就過。
他們覺得算命先生沒有算錯,卻也覺得命運最終還是掌握在自己手上。
所以,雖然自認不可能長壽,但周有光和張允和兩人還是在婚後做出了不少的努力。
他們開始將生活過得規律起來,從不亂吃東西,也不抽菸喝酒,作息也調整得更為合理。
張允和性格外露,熱情奔放,卻也十分務實,這樣的性格,是最適合周有光的。
而事實也是如此。
後來張允和幫助周有光度過了人生中很多關鍵的關口。
周有光早年一直活躍在經濟領域,且因為工作原因到處奔波。
家中很多大事小事,基本都是張允和一人操持。
日本全面侵華之際,周有光也因為工作原因,沒能與家人一起度過這段艱難的時刻。
關鍵時刻,是張允和撐起了攜一家到處避難的重任。
在8年的時間裡,張允和帶著孩子搬了36次家。
一開始,他們還是7個人,20個箱子。
到後來,只剩下4個人和5個箱子。
在紛飛戰火中,儘管張允和竭盡了全力,最終也只能看著幾個孩子接連在戰亂中沒了氣息。
所有的苦難,她都一個人苦苦支撐了過去。
後來,他們唯一活著的兒子小平,也在院子裡玩耍的時候,中了流彈,送往醫院緊急搶救。
萬幸的是,搶救三天後,小平轉危為安,給了張允和不倒下的理由。
最難的時刻,周有光一再缺席,但張允和卻沒有因此而對他心生怨懟。
她曾反過來安慰周有光,告訴他,“這是命運為了鍛鍊我,把最難的‘題’都留給我一個人。”
毋庸置疑,張允和始終是他們一家最堅硬的脊樑,也是最有力的依靠。
有了她,周有光才能放開手腳,在自己的領域有了更大的成長。
但張允和也並不是全然沒有弱點的。
有一次她患上了痢疾,情況非常嚴重,請了很多醫生都沒能改善她的病症。
很多人都認為她沒有救了。
但周有光沒有放棄。
最後,有位朋友幫他們在重慶請到了一位名醫,周有光開始帶著張允和一星期兩次坐水上飛機到宜賓診治。
奇蹟發生了,張允和也痊癒了。
這讓他們倆在往後的歲月裡,更加無懼於生死,更加樂觀地看待萬事萬物。
健康的生活習慣和心態
如張允和一樣,周有光在一生中也經歷了不少的磨難。
他曾經受過冤屈,身陷囹圄,接受過勞改,也在窮鄉僻壤中幹過農活。但漫長的黑暗最終也沒有使他消散內心的希望。
甚至在後來接受採訪的時候,他還豁達地表示,這是那幾年的操勞,讓他在夜晚睡得更加深沉,治好了他的失眠症。
“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是周有光一直以來對自己做出的要求。
艱難環境下,保持樂觀坦然的心態,也是周有光和張允和一直在做的事情。
所以,儘管他們都經歷了很多現在看來難以接受的磨難,但他們總能看到生活的希望和善意,保持著偶爾低沉但大體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而這也是周有光和張允和能分別活到了112歲和93歲的原因之一。
在80歲之後,周有光經常被朋友和媒體詢問長壽之道。
每次他都大笑著說沒有秘訣,非要總結的話,也只有兩條。
第一條是“生活要有規律,規律要科學化”,第二條是“:要有涵養,不要讓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要能夠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
而這也的確是他一生中都在堅持的事情。
周有光和張允和夫妻生活融洽,於生活習慣上也有相似之處。
在物質方面,他們一直力求簡單。
他們基本不買補品,也不吃別人送的補品,從來少吃、不瞎吃山珍海味。
甚至連油炸食品,都基本沒有吃過。
在平常的吃食上,他們會選擇一小部分葷菜,但更多時候吃的都是雞蛋、青菜、牛奶和豆腐等含有高蛋白和膳食纖維的食品。
哪怕是過年過節,他們都沒有改變這樣的習慣。
而這樣健康且有規律的飲食習慣,也讓他們的腸胃減少了很多負擔,避免了三高的風險。
事實上,這樣的習慣,是在一次求醫後養成的
當時上海的一位醫生告訴周有光,大多數人不是餓死就是吃死的,亂吃東西有害健康,健康的食物吃多了也會有害健康。
這些道理周有光一直銘記在心裡,往後的歲月裡,他和張允和一直堅持不亂吃、不多吃。
除了這個之外,周有光和張允和從不抽菸、絕不喝酒的習慣,也給他們的身體健康帶來了很多助益。
特別是他們還堅持早睡早起,保持著正常的作息。
在晚年的時光裡,周有光和張允和一直迴圈著睡覺、吃飯、看書、寫文章的簡單又有趣的生活,他們在這樣平和的生活裡,也保有了更加平和的心態。
從青年到晚年,周有光和張允和都對身外之財沒有太大的追求。
他們不追求高薪的工作,更看重其帶來的人生意義和價值
抗日期間被日軍搜走了家裡所有的古董,也不心疼,不生氣,因為他們有更看重的東西。
他們吃小虧,也不佔大便宜,在為人處事時總讓人一步,因而減少了很多摩擦,杜絕了大部分生氣的機會。
就連夫妻間偶爾爭吵時,也從不大聲說話,更不帶激烈的情緒。
他們經歷的諸多磨難和坎坷,最終都化為了他們前行的動力。
他們始終相信,最困難的時光已經過去,未來的道路更無懼前行。
所以,他們有寬廣的胸襟,樂觀的態度,去看待一切“生活中的小事”。
甚至,80歲之後,他們就將接下來的每一寸時光,都當成了命運的饋贈,視為了新生。
所以,張允和才能活到了93歲,周有光才能走過了112年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