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1949年2月間,遼瀋、淮海和平津三大戰役已經全部結束,完成休整的我華東野戰軍、中原野戰軍百萬雄師,正紛紛南下飲馬長江。為了順利實施渡江戰役消滅湯恩伯軍事集團,渡江戰役總前委電請西柏坡,請求東北野戰軍至少應派出40萬人的精銳部隊,迅速前出到長江中游地區,牽制武漢的白崇禧集團。
出人意料的是,此時坐擁80萬大軍的東野林羅劉首長,儘管麾下兵強馬壯,卻是面有難色。
“渡江戰役總前委”的劉陳鄧三位常委,曾於2月4日聯名急電西柏坡:“我們考慮,為求渡江作戰更加穩妥,且不妨害林羅休整及改編偽軍,建議先抽派林羅部五個軍及配屬部隊,計四十萬人提前南下,擔任於中野、華野渡江時即行包圍漢口,鉗制白崇禧使其不敢他調,似更有助於我們渡江和奪取京滬”。
注意看,“劉陳鄧”其實很清楚東北野戰軍當時面臨的困難,除了兩大戰役結束後,東野大軍需要休整、又要準備南下所需的大量糧草物資外,還有另外一項很重要的任務,正是“改編偽軍”。
注意一下,這裡用偽軍一詞屬於電文略指,其實含義並不準確,其實說的就是傅作義“華北剿總”宣佈接受和平改編的25萬軍隊。既然是和平改編,所以這些部隊仍然是建制完整且全副武裝,分別駐紮於平津兩地之間,出了亂子可不是鬧著玩的!
西柏坡的回電很耐人尋味,對總前委的請求居然沒有直接答覆,只是表示:“已告羅榮桓同志,此事需另電通知”。很顯然,主席洞悉兩方面的困難,但對於東野大軍立即南下一事,確實需要跟東野的首長們再行商量。
一、不得不防。
北平和平談判成功以後,根據解放軍平津前線指揮部和傅作義簽署的《關於北平和平解決問題的協議書》,駐於北平城內的綏遠系和蔣系部隊,應於1949年1月22日起,分批開出城外,開往三河、香河、順義、良鄉、涿縣、懷柔、武清等指定地點,聽候我軍改編和整編。
為了使改編工作順利進行,雙方還聯合成立了“北平聯合辦事處”,在平津戰役前委的領導下專門處理改編事宜,當時的總前委三位首長是:林彪、羅榮桓和聶榮臻。
待編的部隊計有:傅作義“華北剿總”的總部機關和直屬隊、第四兵團和第九兵團的司令部和直屬隊,八個軍24個師以及騎兵、戰車、通訊、工兵等特種兵科部隊,連同地方武裝共計25萬餘人。
突然間一下子改編如此龐大規模的國軍部隊,在人民軍隊的歷史上還從未有過,無疑是一項政治性、政策性極強的工作,尤其是這些部隊的受編地點,均處於北平周圍和天津附近,容不得出現一點問題!
為了盡最大可能不出亂子,東北野戰軍必須保持以強大的武力威懾,來保證改編工作的順利進行,因此對於立即抽出一半左右兵力南下的請求,林羅劉確實感覺有些困難。
林彪、羅榮恆也深知改編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如果不能在短時間內“改編和溶化”這25萬部隊,那麼東北野戰軍的南下程序將受到嚴重的羈絆。為此,他們要求野戰軍司令部、政治部迅速拿出妥善方案,同時命令東野各部一邊休整一邊保持戰備,防止意外情況發生。
在這25萬部隊中,傅作義綏遠系部隊的狀態相對穩定,比較麻煩的是思想頑固的蔣系中央軍。也就是李文第四兵團、石覺第九兵團所屬的中央軍(侯鏡如兵團略過),包括第13軍、第16軍、第92軍、第94軍等嫡系部隊。其實在這25萬人當中,傅作義的綏遠系部隊連一半數量都不到,所以中央軍的改編困難最大。
儘管那倆兵團司令和大部分軍長、師長被傅作義放行,乘飛機離開了北平,但是中央軍長期受反動思想薰陶,加之有專門的政工系統和秘密的特務活動,情緒是很不穩定的。
二、出臺措施。
經過一段時間的籌備,1949年2月21日,東北野戰軍司令部、政治部聯合召開了“改編部隊師以上軍官大會”,我方為表重視,出席的陣容堪稱豪華:林彪、羅榮桓、劉亞樓、譚政、陶鑄等首長悉數到場;傅作義派來的的代表是郭宗汾(原晉綏軍將領,剿總副總司令),以及北平守軍中沒有逃往南京的師以上高階軍官。
會議開始後,雙方高層簡短開場白之後,首先由野戰軍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譚政(開國大將),代表我方宣佈了改編方案,內容頗為詳細,受篇幅所限,這裡只介紹若干要點:
- 原“華北剿總”總部、所屬各兵團、各軍的建制全部取消,北平守軍以師為單位,改編為人民解放軍的各獨立師。
- 待編部隊之各級政工人員(公開特務),願意留下來參加解放軍的,必須集中受訓。
- 軍官處理方式:
- 1、願留解放軍工作者,適當分配工作,均按我軍同等待遇;
- 2、願學習者,按職務與文化程度分班,也按我軍同等待遇;
- 3、願回家者,發給三個月的軍餉作為遣散費,回家以後仍願到解放軍工作的,還是表示歡迎。
應該說,我方公佈的改編措施是比較合情合理的,態度也是十分誠懇的。
譚政宣佈完改編方案後,林彪、羅榮桓也分別發表了講話,其中羅政委的講話比較詳細,他特別強調:“要改編為人民解放軍,首先要學習解放軍的一整套政治制度”,他要求與會軍官,不要害怕部隊發揚民主作風,並且宣佈:人民解放軍將派出政治幹部到受編部隊,促使其進步。
東北野戰軍參謀長劉亞樓,隨後宣佈了受編部隊新的指揮關係和補給關係,同時給各受編部隊授予了25個獨立師的番號,這些獨立師將分別編入東北野戰軍各軍(整體還未改稱四野)、以及華北軍區兩個兵團的各軍。五天以後的2月26日,林羅劉正式簽發《關於北平候編部隊改編後之隸屬關係的命令》。
次日起,各受編部隊開始歸入新的建制,走出了與解放軍進行合編的第一步。經過統計,儘管名義上的候編部隊有25萬人(作戰部隊19萬人,機關後勤6萬人),但是由於缺額較大,以及出現的一些逃散情況,實際撥歸我軍予以改編者共197000餘人。
三、困難重重。
為了使改編工作順利進行,毛主席特地於2月22日在西柏坡接見了傅作義將軍,一番深刻的談話之後,傅作義深受鼓舞,回到北平以後召集了親信將領開會,傳達了主席的指示並表態說:“過去我把你們領到錯路上去了,由我負責,今天總算走上正道上來了”,他囑咐和勉勵綏遠系高階軍官,要盡力配合解放軍的改編工作。
所以說,綏遠系部隊的改編工作整體上還是比較順暢的,主要問題還是出現在中央軍方面,並且暴力事件頻發。野戰軍政治部不久在提交的報告中,專門彙報了改編中出現的一些惡性事件,比如我第47軍宣傳隊前往第13軍297師慰問演出時,居然有壞分子朝臺上投擲手榴彈,當場炸死我12名同志!
而在青年軍205師,我39軍宣傳隊在演出時,也有壞分子朝臺上扔石頭,當我軍幹部給受編部隊講課時,還有人朝天打機槍來搗亂。潛伏在軍中的蔣系特務們,則採取恫嚇士兵、貼反動標語、編造謠言等方式,竭力阻撓改編工作的進行,我軍有一些同志因此犧牲在特殊的崗位上。
期間在特務的煽動和裹脅下,還發生過數起集體譁變的情況,人數最多的一次是五個連,最少的是一個排。種種情況說明,蔣系中央軍的改編工作不可能一帆風順,絕對是一場複雜、棘手的特殊戰鬥,有鑑於此,四野首長責成相關部門,立即出臺了反制措施。
其中最重要一條,是給受編部隊的高階軍官落實責任:對派去的我軍幹部之安全必須負完全責任,同時要求對搗亂者必須追究、殺人者必須償命、阻礙改編工作者一律撤職。對於派駐的政治幹部,野司和政治部則專門發出通知,要求大家必須保持鎮靜,不要輕易離開自己的崗位。
而四野各部隊,也接到了野司隨時武裝配合的命令,所以說,80多萬大軍的武力威懾是至關重要的。
四、單刀赴會。
在改編工作進行中的1949年3月11日,東北野戰軍正式更改番號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所以在這個時間點之前,仍然要稱為東北野戰軍,這一點讀者要理清。而後來被譽為“萬歲軍”的四野第38軍,奉命接收和改編的,是原蔣軍嫡系第94軍之第5師。
從這個師的番號看就知道是老牌部隊,第94軍1938年在武漢組建時,其首任軍長是陳誠的心腹郭懺,所以基本可視為“土木系”的部隊,思想當然比較頑固。1948年底,當敵人企圖偷襲西柏坡時,第94軍就是傅作義派出的偷襲部隊之主力,電視劇《大決戰》對此有比較詳細的描述。
第94軍歷任軍長分別為郭懺、李及蘭、牟廷芳、鄭挺鋒等人,我們比較熟悉的邱行湘、楊文瑔、戴之奇等人,也曾在該軍擔任過師長職務。從抗戰歷史來看,該軍戰鬥力一般,郭懺和牟庭芳都是被“撤職“的,但是作為中央軍嫡系部隊,相當一部分官兵思想較為反動,政工系統也比較健全。
北平和平解放之前,黃埔三期的軍長鄭挺鋒(兼第四兵團副司令,鄭介民之弟)跟著李文、石覺等人跑了,由參謀長李衛士主持軍務。其中該軍的第5師近10000人,奉命改編為解放軍獨立第21師,原師長陳培德暫時被任命為“代理師長”。
而我38軍則派出第112師副師長楊大易、第112師政治部主任李欣,率領一批政工幹部對其進行思想教育。第5師官兵是很不老實的,在開往改編地點的路上,他們看見我軍搭建的歡迎綵樓時,有人用刀砍、有人開槍、有人扔手榴彈,藉以發洩心中的不滿。
楊大易和李欣同志帶著警衛班到達第5師師部後,被安排住在一個獨立的院子裡,第5師首先就給他們來了個“下馬威”:院牆上寫著反動標語,院外面佈滿崗哨,然而我軍代表早有心理準備,對這套把戲嗤之以鼻。到了夜裡,隨著“砰”的一聲,院子前面落下一顆六零炮彈,緊接著,東邊、西邊也有炮彈爆炸的聲音,第5師這幫人從一開始就打算搞事情了。
第二天上午9時,代師長楊培德召開全師校官以上會議,歡迎解放軍代表團,會場外面遊蕩著一群挎著衝鋒槍計程車兵,氣氛緊張如臨大敵。代師長講完話後,李欣同志在會上宣佈了野司的任職令,他和楊大易將分任獨立第21師的政委和副師長,同時說明了改編的具體步驟和細節。
不料李欣話音剛落,就有一個四川籍的少校站起來發難:“我發言,我拒絕接受和平改編,你們所謂的和平改編,就是一個騙局”!
緊接著又有幾名軍官相繼發言,大概意思也差不許多,有的甚至聲稱:“依我看,無非再打一仗,我寧可第二次當俘虜,也不接受你們的和平改編”。李欣同志那是畢業於同濟大學的高材生,之前一直從事敵工和政工的工作,既有經驗也有口才,他先是不吭氣,靜靜地聽這幫軍官七嘴八舌鬧哄哄,等時候差不多了開始回擊:
“你們都說完了嗎?如果沒有人說了,就該我說了,你們如果拒絕接受和平改編,就是破壞和平協定,後果你們是知道的。你們大概以為,我們這幾個人是攥在你們的手掌心裡吧?但是你們要知道,你們是被攥在一隻更大的如來佛手心裡”!李欣口中的“如來佛”是什麼,這幫軍官心裡門清,那就是外圍強大的四野部隊!
李欣最後說道:“希望你們回去都好好想一想,今天的會議就開到這裡,現在散會”!
五、當機立斷。
剛剛回到住處,李欣和楊大易就接到了一個驚人的訊息:派往各團、各營、各連的我軍政工幹部,居然全部被第5師給軟禁起來了,包括他們的帽徽和胸章,也被對方強行撕扯下來。顯然,第5師已經把我軍的代表們扣為人質了,雖然暫無生命危險,但是第5師抗拒改編的跡象已經非常明顯,必須果斷作出決定。
警衛班的戰士們有點沉不住氣了,檢查武器準備破釜沉舟一戰,李欣心裡有數,告訴同志們不要急,肯定有辦法對付這幫反動分子。於是李欣提出,必須回軍部彙報第5師的要求和想法,代師長楊培德自然不好阻攔。
李欣火速趕回38軍軍部後,馬上向政委梁必業說明情況:“看來,這支部隊受到特務的嚴密控制,他們打著要求回家的旗號進行煽動”。補充說明,一般情況下,起義部隊不同於投誠和投降的部隊,是允許保留建制和武器的,但是現在的情況已經很特殊了,所以李欣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他們手裡有武器,不把他們的武器繳下來,就無法進行改編。當前,首要的任務是把我們派進去的政工人員全部撤出來,我們不妨將計就計,就說軍首長聽了彙報,想直接聽聽大家的意見,在軍部召開一個軍官代表會和一個士兵代表會,要求每連派軍官和士兵各一人參加,並且要求必須由指導員、教導員和政委帶著來開會”。
這些指導員、教導員和政委自然都是我軍的政工幹部,如此等於讓對方把我方的人員全部安全送了回來,梁政委認為可行,遂與其他軍首長統一意見後,部署了具體的行動方案。第二天,接到通知的第5師各部,果真都派來了參會代表,李欣仔細數了數,我方政工人員一個也不少,心裡的石頭這才算落了地。
一切都按照計劃進行,當李欣確定我方政工人員安然無恙後,獨21師代師長楊培德房間的電話響了。
(李天佑畫像)
楊培德拿起電話,裡面傳來的是廣西口音:“我是38軍軍長李天佑,你是楊代師長嗎”?人的名樹的影啊,李天佑那是四野名將,並且為人極具威嚴,所以楊培德馬上立正答是。李天佑毫不客氣:“你們膽敢抗拒和平改編,關押我政工人員,破壞和平協定,我想,你不會不知道問題的嚴重性,現在,只有兩條路供你選擇:一條是放下武器,一條是武力解決”!
楊培德腿肚子有點轉筋了,第38軍那是名震天下的東野第1縱隊,現有總兵力60000多人,真打起來第5師分分鐘就給滅了,毫無勝算,況且現在手中連人質都沒有了,更是沒有什麼底牌可以打,於是趕忙說:“請軍座息怒,我們只能走前一條路,請允許卑職想想辦法”。
“李軍座”哼了一聲,馬上接著說:“限令你下午5點以前,作出具體答覆”,然後啪地扣了電話。
六、順利解決。
面對我38軍的強硬態度和強大的武力威懾,楊培德慌了手腳,馬上喊來三個團長開會,這幾個貨知道頑抗到底註定只有死路一條,於是緊急商量的結果是:用“以營為單位集合點名發餉”的名義,命令各連到所屬營部集中,且一律徒手,不得攜帶武器,然後將方案報告給李天佑。
而我38軍也連夜調動部隊和部署行動,決以分割槽包乾的方式一舉將其繳械。第二天上午,正當受編部隊在各營部集合完畢時,駐紮在四周的38軍部隊迅即出動,分別衝入第5師的營區,乾淨利落地收繳了該師的全部武器裝備。爾後,鑑於第5師思想頑固,只將其一部編入我軍,其餘大部分遣散。
第38軍以雷霆手段解決掉第5師後,也有力震懾了第94軍的另外兩個師,第121師和第157師官兵哪裡還敢再鬧騰,因此改編工作很是順利,這兩個師分別整編為四野獨立第29師和獨立第24師,至此,我軍完全解決了蔣軍嫡系第5師。
與此同時,我四野第39軍也按此經驗,以武力為後盾,強令抗拒改編的青年軍第205師全部放下武器,之後拆散編制,士兵分散編入我軍,其中青年軍的成員還允許透過考試以後,進入華北軍政大學或教導團學習。經過一個多月的整訓,其他各獨立師均初步完成了改編和改造,成為我軍的補充力量,也使四野主力終於可以騰出手來。
在四野的工作日程表上,還安排著另外一項重大任務,那就是迎接和保衛黨中央、人民解放軍總部從西柏坡遷入北平,至3月25日四野勝利完成這項任務。此間對傅作義部隊的改編又已基本完成,第四野戰軍大舉南下的條件終於成熟。
在此之前的2月12日,西柏坡認真考慮了渡江戰役總前委的請求、以及東北野戰軍的實際情況,曾覆電劉陳鄧:“為配合華東中原兩野戰軍三月半出動,三月底渡江之行動,決定林羅先出兩個軍約十二萬人左右,於三月二十日以前到達信陽地區,四月十五日以前奪取孝感地區,迫近漢口,鉗制白崇禧部不敢向南京增援”。
經過考慮和挑選,林羅劉首長抽調第40軍、第43軍及配屬部隊共12萬餘人,由第十二兵團司令蕭勁光統一指揮,組成東北野戰軍“先遣兵團”,於1949年2月25日從北平城郊出動,提前拉開了進軍中南的序幕。
後記:
參與改編獨立第21師的楊大易同志,1949年秋出任38軍第112師師長,參加瞭解放中南地區的戰鬥,並且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有卓越表現,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而李欣同志則於1949年5月改任第113師政委,不久調任駐東德的外交參贊,因此未參加授銜,1984年以副兵團級待遇離休。本文的一些具體細節描述,則出自李欣同志本人的回憶,他稱那次去第5師,真的像“單刀赴會”。
全部完成改編傅作義20萬部隊的艱鉅任務後,1949年4月1日,第四野戰軍先頭部隊第41軍從河北涿州出發,大隊人馬隨後分批出動,我70萬四野將士,正式踏上了解放中南五省的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