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依靠父母,似乎成為了當前年輕人購房司空見慣的一種做法。
對於“買房啃老”這件事兒,有人習以為常、有人感覺奇怪。例如央行貨幣委員樊綱就多次提出,現階段年輕人購房,不向父母借錢、不依靠父母出資的話,幾乎無法實現買房夢。正是基於這個背景,樊綱多次提出“6個錢包”的觀點,樊綱認為,如果能用6個錢包湊夠首付款的話,還是建議儘早買房。
當然了,也有人對買房靠父母嗤之以鼻,例如玻璃大王曹德旺,再例如王健林的兒子王思聰,在曹德旺和王思聰的口中,經常會這樣說,一個年輕人打工多年終於掙到了一些錢,然後一股腦全部扔進了房產市場,不僅是自己沒有錢了,而且把父母親多年的積蓄也拿過來扔了進去,從經濟學理論上而言,這種做法得不償失,一方面讓自己生活變得拮据,另一方面不符合“孝”的理念。
說到這裡,有人不免發問:既然買房難度這麼大,那為啥不等幾年再買,非要趕在沒錢的時候去買?
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也顯而易見:過去20多年來,房地產市場早已經被打上了“金融增值”的標籤,買房就等於資產增值,這在20多年裡屢試不爽。
然而,自從進入2021年,整個房地產市場的格局就發生了180度逆轉,不僅二手房難以賣掉,而且新房同樣面臨著庫存堆積的問題。先看看一位售樓部經理的自述:新房不打折,根本賣不掉。
朋友小李,是某大型房地產企業的一家樓盤的銷售經理,這家房企是上市公司,市值600億元左右。每年都會拿到很多的地皮,然後建房銷售,在過去的10多年裡,發展得順風順水,利潤回報也相當高。
然而李經理說,進入到2021年之後,樓盤的新房銷售效益就沒有過去那麼好了,比如他們在2020年11月份開售了一個樓盤,總房源數為3000套,然而截止2022年1月,已經過去了13個月,這3000套房源才累計銷售掉800套,李經理的績效指標就是與房產銷售直接掛鉤,賣不掉房子自己每個月的薪資也少得可憐,為了激發員工銷售積極性,他們經常團建,還聘請諮詢企業來講解銷售技巧,然而錢花了不少,效果卻一點都沒有。
去年8月之後,在李經理多次向集團總部打報告、申請的情況下,總部終於點頭同意這個樓盤開始有限度地打折促銷,最初的銷售均價為1.8萬元/平米,在促銷試水的第一個月,均價降低至1.7萬元/平米,效果確實是有,但是李經理卻發現,原本有買房意願的人,反而更加觀望了(他們擔心房子還會繼續降低,要再等等)。他說到,一旦開啟“折價促銷”,這就是一個無底洞,買房人根本不認賬,你降價了他們反而不敢買。
這是一個兩難的現狀,一方面折價促銷已經開始,而且在進行第一次降價的時候,李經理他們進行了大肆宣傳,現在整個城市都知道這家樓盤“不保值”,可以說銷售境況越來越不如意,如何解決?最終經過商議,接下來繼續壓低價格,但是不在“明面上”進行,而是暗地裡降,採用親戚朋友口口相傳的方式進行,這樣讓購房者能有更多的“優惠”可享,一方面給了買房人“佔便宜”的心理安慰,另一方面促進了銷售,這樣做了之後,效果確實好多了。
2022年的住房市場會延續當前的行情,繼續“一路下行”嗎?答案同樣是否定的,銀保監會郭樹清就直接說到,房住不炒其實在於調節房市兩個方面的走向,一方面要求房市不能過熱、價格不能漲的過快;但是另一方面要求不能過冷,不能讓行業從高漲轉變到了冷縮的局面,凡事過猶不及。
經過1-2年的房產冷縮之後,終於迎來了一系列積極的訊號出現。2022年首迎“房子升值潮”?樓市出現“3反轉”。
房產學者任澤平曾多次提出,看待房地產發展,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如果這三個方面的措施越積極,給予市場的支援力度越大,那麼房產價格自然會快速上升。相反地,如果這三個方面緊縮,那麼對住房市場將帶來負面影響,進而導致房產價格出現下行。
2020年至2021年,影響房市的“土地、金融”開始轉變,集中供地的出現,改變了零散拍賣的方式,讓房企們買地皮沒有那麼積極了;央行“3+2”金融政策的出臺,直接壓縮了資金進入房地產市場的渠道,沒有土地、沒有資金的情況下,房市如何蹦躂的起來?也正是在這些措施下,房市冷卻了。
不過,年末幾個月,樓市出現了“3反轉”,或改變“遇冷”的狀態:
1、救市潮正式襲來。哈爾濱成為了第一個開啟營救樓市的城市,在政策開啟的前2天時間裡,業內人士紛紛預測,這次收回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然而幾個月過去了,這個政策並沒有被收回。
房產學者馬光遠給予了正面評價,馬光遠說到,這個城市的營救房地產非常符合時機, 2021年,房產市場受到各項因素的影響,確實出現了下行的跡象,房產入冬了,如果繼續潑水就可能結冰,這顯然不合常理,所以應該適當加加熱。與此同時,馬光遠還指出,今後或許有更多的城市參與到“營救樓市”的隊伍中來。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城市對房產的態度已經悄然轉變。
2、央行3次重申金融支援。2021年9月末至12月,央行前後三次在不同會議和場合中提到了今後對房市的貸款融資政策方向,央行提到“要維護購房者合法權益”,也就是要支援剛需購房者買房活動,同時央行指出,在“三根紅線”出臺之後,不少銀行直接停止了對房企的貸款融資,這顯然是不合理的。話裡話外透露出更多積極的資訊。
3、房貸利率頻頻下降。現階段買房人中,80%以上採用按揭貸款,利率的高低直接關係著買房人數的多寡,4-9月份,房貸利率逐步提升,然而10-12月,房貸利率又開始回落了。根據貝殼研究院給出的資料,有14個城市首套房利率降低,14個城市的二套房也利率降低,90個城市首套房利率5.73%,二套利率為5.99%,都環比上月下降。
可以說,上述3個因素加持之下,2022年樓市或真的迎來“一波小幅提升”。理論上會是這樣,但實際真的會如此嗎?高層13字表態。
記者:為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將採取哪些舉措?王蒙徽:房地產長效機制實施以來,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房地產市場總體執行平穩,基本實現了穩地價、穩F價、穩預期的目標。下一步,牢牢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時刻繃緊房地產市場調控這根弦,全面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強化城市主體責任,因地制宜、多策並舉,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摘自人民日報對住建部王蒙徽專訪。
上述的這段話,是王蒙徽(住建部部長)在接受人民日報專訪時候說的話,其分量可想而知。總結起來,王蒙徽其實就說出了13個字: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總結一下:一方面一系列積極因素出現,或解凍當前已經入冬的房市,但是2022年並不會迎來升值潮,畢竟高層早就定了調子,平穩才是房產的發展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