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於惠如 編輯|羅麗娟
“2021年,對小米來說,是很痛苦的一年。這一年裡,進展不少,但波折更多。”在前幾天的小米釋出會上,雷軍感慨。
實際上,這不只是2021年小米的生存狀態,也是這一年國內手機廠商的生存實況。
2020年的疫情壓制了智慧手機高階需求,2021年高階智慧手機市場需求逐漸釋放。從前三個季度來看,人民幣3000元(約450美元)以上的智慧手機出貨量分別同比增長49%、19%、14%,均高於行業整體的增長水平。
不過,根據浦銀國際的研究報告,高階需求的復甦更多被蘋果獲得,而OPPO、vivo、小米等國內品牌斬獲有限。
在過去不到4年時間裡,蘋果公司市值增加了兩倍。最新的訊息是,2022年1月4日,蘋果市值盤中一度突破3萬億美元,成為首個達到這一成就的公司,iPhone仍是公司最大的銷售推動力。
另一方面,在人口紅利見頂、創新趨同的手機市場裡,手機廠商都試圖開闢新的戰場。
2021年,小米、OPPO、vivo開始構建最為核心的底層硬體技術,紛紛下場自研晶片。
這一年,摺疊屏在2019年被熱炒2年後,終於迎來多家頭部手機廠商的入局,並迎來多款新機:小米MIX FOLD、Galaxy Z Fold3 5G、OPPO Find N、華為P50 Pocket等。
“2022年智慧手機的出貨量有希望恢復到疫情之前次低點2018年的水平。海外成熟市場的 5G換機需求以及新興市場的自然增長是主要推動力。”浦銀國際稱,2022年智慧手機市場基本面是前低後高的走勢。
那麼,摺疊屏和自研晶片,能夠為智慧手機行業開啟新一輪春天嗎?
集體攻高階
在智慧手機市場,高階化已不是一個新名詞。
2021年,無論是豪言要對標蘋果的小米,召回子品牌並梳理產品線的OPPO,穩步發展的vivo,還是以全新身份重出手機江湖的榮耀,都盯上了高階市場這一“寶地”。品牌形象升級、產品系列升級等舉措層出不窮。
從產品策略來看,小米、OPPO、vivo均選擇了從中端和高階市場切入再向旗艦延伸的路線。
在經歷了數字、Note、MIX等高階市場的“組合拳”打法後,小米最終選擇使用“數字+MIX”兩大系列爭奪高階市場。
過去一年,小米已釋出了小米11 Pro、小米11 Ultra、小米MIX、小米12、小米12 Pro、小米12X等高階智慧手機產品。公開資料顯示,小米中高階手機全球出貨量將近1800萬臺,與2020年全年的1000萬臺相比,今年全年有望翻倍。
正式官宣衝擊高階市場的戰略目標前,OPPO重新梳理了產品線,砍掉了Ace系列,恢復更新高階旗艦Find系列。並形成了Reno系列+Find X系列的中高階市場組合。
2021年年初,OPPO提出衝擊高階市場的戰略目標,併為此進行了一系列的佈局和準備。一季度釋出的Find X3被OPPO視作品牌強勢突破的“開山之作”和“十年理想之作”。
“高階這場馬拉松,OPPO有信心拿到前三,我們已經在技術、組織、OS、生態上做好準備,比以往更有底氣跑完全程,我們堅信未來OPPO一定會在高階市場三分天下有其一。”在9月的一次媒體採訪中,OPPO副總裁、中國區總裁劉波信心滿滿。
相比其它廠商,vivo在產品策略、技術規劃等各方面相對穩健,已擁有X系列+NEX系列的旗艦戰略。
理想狀態下,高階系列是助力品牌形象打造、產品毛利率提升、以及吸納使用者的有力武器。但並非每個手機廠商都能得償所願。
巨量算數提供的一份手機行業人群洞察白皮書顯示,蘋果成為2021年上半年高階機持機使用者淨增量最高品牌,華為緊隨其後。對於其他品牌而言,高階機持機使用者量有不同程度的淨增,但相較於蘋果、華為,淨增量差異較大。
小米是上半年淨增使用者量最多品牌,但主要依靠品牌中端機發力,高階機領域仍非“主力”。另外,當高階機使用者有換機意願時,蘋果仍為首選,吸納了85%的原高階機持機使用者,華為佔比為12%,選擇其他品牌的使用者佔比僅為3%。
一位手機渠道商的一線體驗也與上述情況吻合:“不管是小米、榮耀、還是Ov,使用者都不會買價格高的產品,2000元左右的產品是他們能接受的。”
2021年12月28日,小米釋出數字系列旗艦產品小米12系列,售價3699元起,比其一年前釋出的小米11起售價低300元。
“這也說明國內高階是真賣不動,以小米MIX4為例,才釋出4個月就已經有2000多元的降幅了。”一位手機行業分析師對全天候科技表示,從小米12的定價可以看出國內高階手機的銷售現狀。
華為Mate系列用6年的時間確立了其高階旗艦地位。如今,因為外部原因華為承壓後,其“讓”出的市場對於手機廠商而言成為必搶之地,但要站穩高階,並非易事。
悉數下場自研晶片
在12月初的INNO DAY上,OPPO宣佈親自下場自研晶片,併發布了第一款自研6nm影像專用NPU(神經網路處理器)晶片——馬里亞納MariSilicon X。
馬里亞納MariSilicon X採用臺積電6nm先進製程工藝,集成了OPPO自研的MariNeuro AI計算單元,提供18TOPs的最大有效算力,以及業界領先的11.6TOPs/w的能效表現,面向OPPO自研AI演算法,實現高效的計算加速和功耗最佳化。
OPPO創始人兼CEO陳明永當日表示,這是OPPO邁入研發深水區的第一步。未來OPPO會持續投入資源,用幾千人的團隊,腳踏實地做自研晶片。
由於一貫擅長影像,OPPO造芯從影像切入。也是因為通用晶片和ISP無法滿足計算影像在算力和能效上的需求,需要自研專用NPU來解決。
手機廠商“造芯”已經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華米Ov”等國內頭部手機企業均已親自下場。
4年前,小米正式對外宣佈進入晶片領域,首批晶片採用八核架構,命名為澎湃S1, 已經順利量產並搭載於同時釋出的小米新款旗艦拍照手機小米5C。但澎湃S1市場表現平平,S2難產,此後小米在晶片上並未有更多訊息。
3月底,雷軍帶來小米自研晶片——澎湃C1。作為獨立於主機板的ISP(影象訊號處理器)晶片,澎湃C1主攻手機的影像處理。在他看來,澎湃C1是小米影相的里程碑,承載了小米更大的夢想。
2021年的最後一場釋出會,小米12 Pro首發自研小米澎湃P1充電管理晶片。這是小米第三塊自研晶片,澎湃P1的釋出,使小米成為第一家擁有自研百瓦快充晶片的手機廠商。
從年初的ISP澎湃C1,到年末的充電管理晶片澎湃P1,一年時間內,小米已經發布兩款自研手機晶片。截至目前,小米已釋出的晶片包括S1、C1、P13款,分別在SoC、影像和充電等不同領域進行能力構建。
與小米、OPPO的類似,vivo的第一塊自研晶片也圍繞影像功能發力。9月,vivo第一塊自研專業影像晶片V1搭載旗艦新品X70系列首發。
在整體影像系統設計中,這款自研晶片V1可搭配不同主晶片和顯示屏,起到擴充ISP高速成像算力,釋放主晶片ISP負載的作用。既定業務下,V1既可以像CPU一樣高速處理複雜運算,也可以像GPU和DSP一樣,完成資料的並行處理。
無論是小米的澎湃C1,OPPO的MariSilicon X,還是vivo的V1,這些自研晶片的共同點是從影像功能出發。
和設計整塊SoC晶片相比,自研影像晶片的門檻和成本更低,也適合迅速迭代,同時具備一定容錯率,可操作性更強。
要實現自研晶片從專用到通用,國內手機廠商仍需走很長的路。不過它們也都表現出了進軍自研SoC的意向。
在釋出澎湃C1之後,小米表示,要以此為起點,回到手機的心臟器件SoC晶片的設計製造當中去。
OPPO自2018年成立研究院起就有意向基礎研究領域深耕,最終目標是從晶片開始,打造全套的自研能力。
摺疊屏迎來元年?
2021年,摺疊屏手機賽道再次變得擁堵。
OPPO、華為在一個月之內先後釋出了摺疊屏手機,再次重新整理了人們對摺疊屏手機的認知。
從2018年柔宇釋出全球首款摺疊屏手機起,摺疊屏手機即伴隨著爭議,比如實用性不足、電量偏小、價格高昂等。
不過,進入2021年,越來越多的主流手機廠商進入該賽道,摺疊屏手機售價較之前大幅下降。更為重要的是,這一形態手機的實用性也逐漸被證實。
頗為有趣的是,就在一年前,一加手機創始人劉作虎認為“目前摺疊屏手機所帶來的優勢無法抵消掉它的缺點或劣勢。”然而,在官宣迴歸OPPO後的第6個月,劉作虎在INNO DAY上釋出了OPPO第一款摺疊屏手機Find N,並在微博上宣傳表示該款手機是“四年磨一劍”。
OPPO FIND N遵循了“由小變大、向外翻折”的基本邏輯,展開後的形態為橫向。在閉合狀態下,OPPO FIND N是一臺18:9小屏手機,尺寸和iPhone mini相差無幾。
值得一體的是,這款摺疊屏手機使用的鉸鏈,支援手機在任意開合角度懸停,這種能力賦予了手機發現更多使用場景的可能性。OPPO Find N打出“從嚐鮮到常用”的口號,以7699元的起售價重新整理了摺疊屏手機的價格下限。民生證券認為,OPPO 釋出摺疊屏新機,里程式意義深遠,“親民”序幕或將開啟。
OPPO推出摺疊屏手機的同一個月,華為在冬季新品釋出會上釋出了摺疊屏新品P50 Pocket,這是華為首款縱向摺疊屏手機,售價8988元起,也是華為第一次將旗下摺疊屏手機價格下探至萬元以下。
在更早前的3月,小米MIX系列隨著小米官方的一句“I’m coming back”重返江湖。雷軍將MIX FOLD認定為“目前效能最強悍的摺疊屏手機”, 定位超高階市場。
售價9999元的MIX FOLD用超大8.01英寸內折2K+解析度柔性螢幕,外屏為6.52英寸,搭載自主研發的澎湃C1專業影像處理器,全球首發手機液態鏡頭,配備四揚聲器3D全景聲系統,擁有5020mAh摺疊屏手機最大電池,支援67W有線快充。
國內手機廠商佈局的同時,摺疊屏手機的“領頭羊”三星也加快了推出新品的步伐。9月,三星在中國正式釋出了三星Galaxy Z Fold3 5G,這是三星的第三代摺疊屏手機。除此之外,三星還發布了一款上下摺疊的產品:三星Galaxy Z Flip 5G。
一個月前,三星手機再次更新2022年手機出貨量指引,其中對可摺疊屏手機給出的指引為年出貨量約1300—1500萬臺,約為2021年出貨量目標的2 倍多。
另外,榮耀近日也宣佈,旗下首款摺疊屏旗艦榮耀Magic V即將亮相。
2022年將會延續哪些關鍵詞?
不止一家研究機構看好摺疊屏手機的未來。
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預計,2022年底全球可摺疊智慧手機出貨量將達到 1830萬。
中信證券在研報中預計,未來摺疊屏行業的主流價格帶有望降至5000—8000元。“儘管行業目前還面臨結構設計、柔性模組、鉸鏈、產品生態等難點,但我們認為後續迭代升級將加速,看好整體行業增長。預計2025年有望超6500萬臺。”
一位手機行業分析師也認同這一預判,“隨著華為、小米、OPPO、vivo、榮耀等手機大廠均計劃加入摺疊屏手機市場,我們認為摺疊屏手機市場規模將快速擴大。”
他提到,未來市場格局的變化需要關注蘋果何時加入摺疊屏市場,蘋果未來的加入將是摺疊屏成為市場主流產品過程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2021年,“缺芯”是智慧手機行業內流行的關鍵詞。2022年這一狀況或將得到緩解。IDC預測,2022年,超過50%主流手機廠商旗下的5G手機產品將橫跨三家或以上晶片平臺,以降低風險,保障供應的穩定。
浦銀國際科技分析師認為,智慧手機需求仍在復甦期,但從基本面形態來看2021年前高後低,而2022年則是前低後高。
2022年的出貨量有望恢復到2018年的水平。而海外成熟市場的5G換機需求以及新興市場的自然增長是主要推動力。
“明年一季度的同比高基數將導致手機出貨量約4%的同比下滑。但是,我們預計智慧手機需求從明年二季度之後會有改善,明年後三個季度出貨量同比增長將有6%、8%和5%,全年手機出貨量將增長4%。”前述分析師稱。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歡迎下載APP檢視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