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在兩百年前,人類就發現了大腦包括左右兩個半球,但對於這兩個半球分別起什麼作用,人類一直沒能搞清楚。
直到20世紀70年代,美國心理生物學家羅傑·斯佩裡在研究中發現,左右腦具有不同的功能。
感性思維由右腦負責,理性思維由左腦負責,所以我們又把右腦稱為“感性腦”,把左腦稱為“理性腦”。
左腦擅長髮揮邏輯、控制和分析等能力,而右腦擅長髮揮創作、情感和溝通等能力。
我們每個人都具有感性思維和理性思維的能力,但每個人又有一定的偏好,就像有人習慣用右手,有人習慣用左手。
但是,只有全面開發使用“感性腦”和“理性腦”,才會實現1+1>2的效果。
願今天分享的【能力書單】,幫助你在新的一年,提升自我、精進人生。
1《影響力》
政客們運用影響力來贏得選舉,商家則運用影響力來提高銷量,對此我們可能習以為常。
但是,不易察覺的還有很多。
不管是生活中的父母家人,還是工作上的同事領導,都在不知不覺之間,把影響力用到你的身上。
心理學家羅伯特·西奧迪尼博士的《影響力》,解釋了別人是如何透過施加影響力,讓我們從負面抵抗變成積極合作,甚至一步步上當受騙。
這一點,非常值得我們學以致用。
2《自控力》
大多數人都覺得自己的自控能力很弱,難以抵禦各種誘惑。
還有一些人覺得自己總是被情緒和慾望支配,總是作出非理性的衝動選擇。
即便是自控力很強的人,也覺得完全掌控自己的生活是件很累的事。
作者凱利·麥格尼格爾作為斯坦福大學醫學教授,透過多年的觀察發現,大多數人採取的方法不僅毫無效果,反而會適得其反,甚至會導致自毀或失控。
因此,她決定開設“意志力科學”課程,透過剖析心理學、經濟學、神經學、醫學等領域關於自控的內容,教會我們如何改變舊習慣、培養健康的新習慣、克服拖延、抓住重點、管理壓力。
這門課程就是《自控力》一書的基礎。
3《決斷力》
電影《教父》中有一句臺詞:“花半秒鐘就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質的人,註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
決策能力是一個人最富有價值的資產,是個人能力差異的分水嶺。
但是,我們生活中充滿了各種各樣的不確定性,幾乎時時刻刻都在面對形形色色的抉擇。
同時,各種認知缺陷和慣性思維還在經常干擾我們的判斷和決策。
所以,只有真正學習瞭解《決斷力》,才能幫助我們提升決策的質量,作出理性的選擇。
4《遊戲力》
與其說這本書是教父母們如何教育孩子,不如說是教父母們如何向孩子們學習。
大人們的世界太沉悶,孩子們的世界充滿生機。
孩子們喜歡遊戲,是因為他們覺得大人們的世界太無聊。
父母們只有牢記這點,擁有一顆樂於遊戲的心,才不會與孩子們之間產生隔閡。
因為,遊戲是孩子們的第一語言,是孩子們接納家長的最好方式。
5《意志力》
刷抖音、追網劇、玩遊戲……帶來的虛擬快感和鋪天蓋地的資訊流量,已經越來越多地充斥著我們的時間。
快節奏的工作和碎片化的時間,讓我們逐漸陷入了拖延的泥沼。
要想擺脫拖延,振作起來,需要足夠的意志力。
意志力既不是魔法,也不是空洞的勵志口號,而是讓人生更美好的科學。
透過《意志力》這本書,我們可以發現意志力就像肌肉一樣,經常鍛鍊就會增強,過度使用就會疲勞。
我們只有養成了正確的習慣,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方法,我們的意志力就會更強大。
6《驅動力》
不知道你是否認真思考過,是什麼激勵著你努力工作或學習?
《驅動力》告訴我們,一個人內心的慾望比外在的刺激更能驅動他有效的行為。
提高內在的驅動力能培養人的求知慾、探索欲和終身學習意識,透過不斷的求知、探索,從而得到自我滿足、自我成長。
這個內在的驅動力,是一種精神驅動力,它讓我們在實現目標時,精力更集中、信心更加堅定、意志更加堅強。
如果你不想成為一個沒有熱情、做事拖拉、得過且過的人,建議你去書中尋找自己的驅動力。
7《談判力》
談判是生活中無法避免的現實。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生活中的談判者,每天都不可避免地要與談判相伴。
甘地曾說過:每件事都應站到對方的立場上想一想,這是達到談判的最有效方法。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最難能可貴的就是多換位思考,多替別人著想,才能換來寶貴的信任與尊重。
然而,這一切的基礎和橋樑,就是談判溝通。
《談判力》這本書不同於我們常見的強硬或溫和的立場式談判,主要介紹了一種原則性談判溝通方法,強調著眼於雙方的共同利益。
比如,把談判的人和事分開,談判時著眼於利益而不是立場,為實現共同利益而商討方案等等。
如果你正面臨或者有可能面臨談判溝通的僵局,不妨從《談判力》中尋找靈感。
8《思維力》
原始的狩獵時代,最重要的是肌肉力量,絕對的體力優勢是生存的本錢。
傳統的農耕時代,雖然體力勞動依然是主流,但是知識已經潛移默化的加速時代發展。
到了工業時代,機器逐漸替代了人的體力,科學技術逐漸成為了第一生產力。
進入網際網路時代後,知識已經不稀缺了,科技也日新月異,此時的思維能力幾乎已經成為顛覆傳統行業的必殺技能。
《思維力》這本書全面介紹了系統性思維的理念和方法,幫助我們在出身、資源、背景和天賦都不足的時候,也能依靠思維能力實現人生破局。
9《創造力》
創造力是人類生活意義的核心來源。
大多數有趣的、重要的、人性化的事情都是創造力的結果。
但是,真正的創造力從來都不是突然的靈感,不是那種隨機閃過黑暗的一道光芒,而是數年艱苦工作的厚積薄發。
《創造力》這本書,關注的不是關於器物層面的小創意、小發明,而是人類的某個領域引起的巨大變革。
如果你對生活充滿好奇心,且致力於實現你的好奇心,不妨從這本書中嘗試一下靈感的碰撞。
10《共情力》
快節奏的生活和工作之下,壓力儼然已經形成一股潮流,無處不在地向我們襲來。
《共情力》這本書給我們介紹了一種減少壓力的方法,即共情認知行為療法。
這種方法融合了共情和行為認知療法的精髓,給我們提供了一個自我解壓的工具,讓我們在生活中尋求平衡。
只有當我們變得富有同情心,能夠真正理解他人的感受時,我們的內心才將收穫一直尋覓的平靜和幸福。
如果你正深陷在壓力旋渦裡而苦苦不能自拔,那麼本書將非常適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