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十年裡,我們能否實現追趕、超越、勇立世界乳業巔峰的夢想?
”
荷蘭合作銀行公佈2021年度全球乳業20強名單,中國乳業雙雄伊利和蒙牛分列第5、第9位。從2010年首次雙入圍20強榜單,到今年雙雙穩居高位,中國乳企的排名“躍遷”歷程,就是一部中國乳業勵精圖治、趕超世界的奮進史。作為發展成熟度最高、最受全社會關注的食品領域,乳業也在近幾年出現了明顯的革新氣象。
國家高階乳業分析師宋亮提出:“自2021年(最遲2023年),中國乳業將迎來第二個發展高峰期,即第二個黃金十年”。這種對乳業未來的自信心,源自持續多年的國民經濟紅利,人口紅利,以及新消費帶來的轉型與升級契機。
四十年開放、十三年中興,中國乳業積攢了多少底氣和信心?我們用什麼開啟第二個黃金十年的新徵程?在這十年裡,我們能否實現追趕、超越、勇立世界乳業巔峰的夢想?
13年來中國乳業的新氣象
2008中國乳業瞬間遭受重挫,跌入谷底。此後10餘年間,乳品行業掀起清理整頓大潮。十年勵精圖治,乳業形象慢慢重塑,消費信心迴歸。乳品市場規模從2008年的2168億增至2020年的6385億,年均增速9.4%。
1、規模化養殖帶動機械化擠奶率、奶牛單產和生乳質量不斷提升,奶牛養殖的現代化程度加快。
中國乳業從源頭髮力,努力追趕世界水平。100頭以上規模化牧場數量佔比從2007年的不足20%,提升到2020年的接近70%。其中,500頭以上大型牧場所控制的存欄奶牛數量增速遠超中小型牧場。奶牛單產同期大幅提升:百頭以上規模牧場奶牛單產則高達9.1噸,抵近德國(9.873噸)、法國(9.048噸)、瑞士(8.724噸)等歐洲發達國家水平。
原奶質量也較以往有了明顯改善。規模牧場的生乳質量不僅全面超越國標,而且也優於美國和歐盟;三大領軍乳企的內控衛生標準(內測值),已經基本接近全球最優的澳新標準。
2、產品品類不斷豐富,健康化、高階化、零食化、功能化讓乳品市場百花齊放。
歐睿國際2020年釋出的資料總結了過去15年乳製品子品類的構成變化。牛奶、乳飲料、植物蛋白乳、酸奶仍然構成乳品品類的主要版圖。
乳酪與黃油則是飲食觀念多元化催生出的兩枝“新芽”。以備受關注的乳酪市場為例,過去15年複合增長率超過20%,2020年總體量達到88億元。高階化是產品矩陣豐富的另一個維度,也是乳品消費升級的有力佐證。有機、草飼、A2、特優牛種、冷鏈保鮮等新概念不斷延展高階化乳品的商業空間。
3、研發投入逐年加大,技術創新造就乳業核心競爭力
領軍型乳企在激烈的市場搏殺中,充分意識到自主智慧財產權技術對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性,不斷加大研發投入。過濾和殺菌工藝、自有菌株開發、母乳活性成分研究、工藝型/功能型乳基原料等領域都成為行業研發焦點。
除了原輔料和加工工藝,乳業競爭力的提升還得益於大資料、人工智慧技術的廣泛應用,在養殖、研發、生產、流通、消費等產業鏈各環節,幫助乳企更快、更好地響應消費者的差異化需求。
4、資本運作漸入佳境,併購、合資、出海,中國乳企三針飛舞織就全球錦繡
將過去13年間乳業三強伊利、蒙牛、光明的併購案列於圖中,會發現:
(1)中國乳企的出海征程自2015年起開始成為常態,僅2017年沒有發生海外併購案。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憑藉極為優質的奶源和現代化加工產線,成為中國乳企首選戰略要地。
(2)在所統計的9起國內併購案中,絕大多數都是奔著奶源而去。“得奶源者得天下”成為行業鐵律。
除了出資併購,與知名企業合資建廠,或在海外直接建廠,也成為最近數年中國乳企擴張的重要形態。
5、乳業市場穩固中蘊藏變局,“輕資產、重運營”的新零售模式催生乳業新勢力入局
13年來,乳品市場趨向集中。領軍型乳企“強者愈強”。回看過去5年的乳業市場份額,伊利、蒙牛兩強地位愈加穩固,中腰部企業相對變化較小,產業集中度(CR6)從2016年的近40%提高到2020年的58.6%,而留給中小乳企、地方或區域性乳業的生存空間僅剩41%。
傳統乳企業務線的不斷延伸擴充套件,加之新勢力們搶灘登陸,扎籬圍寨,推動國內新創乳品品牌自2013年以來快速上升,新增加的乳品品牌主要集中於低溫酸奶和常溫奶領域。
我們距離世界頂峰還有多遠?
要認清全球乳業的真實面貌和中外差距,我們不妨就以全球乳業20強榜單中,位於伊利和蒙牛身前的TOP7乳企作為超越目標。從過去的營收變化中,可以大膽預測這種數字上的超越還需要多久。
伊利與蒙牛10年間增速驚人,而其餘TOP7,增長幅度超過100%的只有Dairy Farmers of America。得益於國內新消費浪潮後勁十足,因此,如果伊利能保持當前增速,則大機率會在2030年左右躍居全球乳業TOP2甚至冠軍寶座!
如果說,中國乳企距離登頂世界巔峰還有10年,那麼在產業的方方面面,我們到底還存在哪些差距?
首先是奶源和牧場管理。根據農業農村部官網資料顯示:2020年,全國520萬頭荷斯坦奶牛的平均單產達到8300公斤,較2008年提高73%,接近世界平均單產9000公斤,但仍遠低於美國(12733公斤)。飼料轉化率上,我國為1.2,發達國家平均水平為1.5。單產水平與飼料轉化率的差距主要源於奶牛育種、營養、防疫與管理上的差距,本質上是奶牛養殖科技水平與科技進步貢獻率的差距。
除了依靠新興科技增加牧場管理的自動化與精細化程度,中國乳業還需要探索“農-牧”結合模式,減少青儲飼料外購和環境成本壓力。
其次看品類創新。在乳企普遍加大創新力度的情況下,國內目前的產品品類格局與乳業發達國家已基本接近。但在產品的細分人群、細分場景、細分功能等維度上還有較大差距。
第三,在乳業關鍵技術的投入強度和產出上,將中國領軍乳企與全球標杆企業的研發投入進行對比發現:在總量和佔比兩項上,國內投入最高的伊利與雀巢、達能、菲仕蘭等巨頭相比,均差距明顯;飛鶴、合生元和澳優三家以配方奶粉為主營業務的乳企雖然在研發佔比上與全球巨頭不相上下,但鑑於總量上的巨大差距,也很難與海外巨頭們一拼高下。
全球乳業科技發展,重點仍然緊密圍繞提高乳品產業的安全性和生產效率、精細化和自動化程度,減少碳排放等宏觀目標。在常規的奶牛養殖、原輔料開發、加工包裝技術創新三大領域之外,還需要特別強調數字化技術在乳品行業的應用。
隨著工業4.0浪潮席捲全球,數字化已成為乳品企業應對未來風險、提高經營效率和管理水平的重要工具。中國高速發展的移動網際網路產業,為乳企數字化程序打下了堅實基礎,如果說,在傳統產業技術領域上,我們還必須奮起直追,那麼數字化建設就可以成為中國彎道超車的最佳方式!
中國乳業與世界巔峰水平的差距落在各個環節,從奶源(牧場)管理到品類創新,從企業研發投入到創新力量的活躍度。中國乳業目前仍然缺少國際話語權,在國際標準、評價體系的制定,技術輸出等方面皆有待提升。
中國乳業與世界巔峰水平的差距也是可以追趕並超越的。而趕超之路,就在腳下。
路在腳下:尋找乳業中興的新動能
2021年新春伊始,《中國奶業“十四五”戰略發展指導意見》啟動編制。奶業發展將被統籌融入國家“十四五”畜牧獸醫規劃與2035年遠景目標之中,推進種養結合,草畜配套的新發展模式;推動技術創新,構建現代化奶業生產體系;最佳化產業結構,促進國際國內雙迴圈……一幅中國乳業的美好藍圖正徐徐展現。
1、萬億新藍海,專業性食品將大有可為
專業性食品概念來自歐美、日本市場上針對特定人群的食品。嬰幼兒、孕產婦、高齡者、從事特定工作,或特定生理狀況的人群,都可以納入其服務範疇。專業性食品旨在透過營養干預達到預防修複目的。從範圍上講,專業性食品涵蓋功能食品,和在工藝技術上有所改進,從而達到更合理、更易吸收營養特質的普通食品。
與功能型食品相比,專業性食品聚焦於基礎營養的滿足與實現,聚焦於精準的均衡營養,以及較高的食物資源利用效率(降低浪費);更強調針對人體的不同營養和生理需求,針對特殊群體,針對國民在當下的營養健康狀況和未來預期。比如對於目前的外賣送餐,就需要對餐食的食材選擇、營養搭配、包裝質量、運輸環境、進餐方式等作出細緻的規定。
2、乳業高階化,核心在技術
自2005年蒙牛、伊利相繼推出高階奶以來,中國乳業的高階化程序,伴隨著國人乳品消費意識的成長和消費力的“殷實”,而一路向前。
最近幾年,儘管高階化乳品的銷售額仍然快速增長,但基於中國乳業加大與國際接軌力度的大背景,建立在優質奶源、營養、包裝之上的高階化產品在條件更優越的海外乳品衝擊下,競爭力開始下降。當技術創新能力跟不上的時候,同質化成為必然。事實上,中國乳品的高階化在2019年就已接近尾聲,隨之而來的疫情進一步加速了高階化的價值被打破。
未來,乳品高階化必然是以技術為核心的專業營養乳製品的表現。
圖片來源:2021中國乳業新起點,宋亮,F•FBIC 2021
未來10年,是中國乳企全面提升競爭力的過程,也是產業高階化整體“躍遷進階”的過程。10年前,一盒牛奶依靠高蛋白、有機奶源可以稱之為高階化;10年後,隨著奈米加工技術、分子營養技術、風味增強與釋放技術、智慧化包裝技術的發展,以及對不同人群營養需求的深入理解,高階化必然會有本質上的提升。
3、升級、降級與分級,乳品消費探尋多元化新方向
從現代社會發展歷史看,消費升級和降級都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現象。具體到中國,“降級”的根本原因歸結於中國社會零售消費總額増速及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増速的雙持續性下降:
圖片來源:新中產:消費升級or消費降級,吳曉波頻道,2020-12-02
事實上,在中國這樣一個龐大市場中,不同社會階層消費需求千差萬別。用“升級”或“降級”都不足以表徵整個社會的消費全貌。低線城市和鄉村人群追求“低價、去品牌化、物美價廉、基本功能”的消費行為將長期存在;而高線城市中迅速擴容的新中產階層趨向於更優品牌形象和專業度,更高溢價的高階化產品。也許,消費分級才是最合理的概括。
4、乳企轉型:啟用每一個細胞
近600家規模乳企構成了中國乳業的“幹細胞”。要強壯中國乳業,首先就要啟用一個個“幹細胞”。
從生產型向品牌型,從傳統型向現代型,從專業型向全能型,乳企轉型,建立在中國經濟深度參與全球化,乳業話語權逐步提升的大背景下。轉型,不是否定已有經驗,而是要補足過去的短板,縮短與世界巔峰的差距。
乳企轉型,需要考慮2個維度。縱向維度,建立全營養產品線,包括基礎營養、營養補充、營養干預。從奶源就開始分級,透過專業技術突破和產品的個性化設計,滿足不同型別營養訴求。橫向維度,則需要瞄準家庭單位裡的各類人群。粗線條的分類包括嬰幼兒、青少年、成年男/女、老年男/女;再細一些,可以精確到25歲、35歲、45歲不同年齡段的女性,男性。每個群體的需求都應該得到考慮,得到滿足。
不遠的未來,當中國乳企不只是高居乳業TOP20榜單中,不只是閃耀於乳品創新大獎的頒獎舞臺上,而是成為海外超市裡的必備產品,成為當地社會生活中高頻出現的品牌榜樣,我們才可以自豪的說:中國乳業,已出國門!
登高望遠:乳業強國不是夢
從長遠看,全球一體化趨勢不可逆轉。中國乳業的國際話語權將在風雨歷練中穩步上升。判斷中國是否成為乳業強國,關鍵看哪些指標?
從消費埠看,人均消費量與消費滲透率成為關鍵。
今年4月釋出的《中國農業展望報告(2021-2030)》指出:2020年中國人均奶類消費量為38.14千克,2030年將達到人均47.90千克的發展中國家平均水平(全球人均消費量的三分之一),年均增長率2.3%。對比同期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長幅度(8%),這個目標不難達成。
2018—2030年中國奶製品消費量及消費結構變化趨勢。圖片來源:中國農業展望報告(2021-2030)
2020年底,凱度消費者指數抽樣調查中國城市家庭的乳品消費狀況,全面反映出當前各類產品的滲透率。其中,最引人關注的三項指標——高階(高階白奶、常溫酸奶)、中端(高階功能奶、兒童液態奶、早餐奶和普通調味乳)、低端(基礎功能奶和基礎白奶)乳製品的滲透率分別為88.5%、54.6%和81.6%。較2019年平均提升1.3個百分點。
國內乳製品消費正在走向更加多元化發展的大航海時代:一方面向健康化、營養化、功能化高附加值乳品賽道探索深耕;另一方面,突破品類界限,乳品正在從餐飲、零食、烘焙、功能性食品等賽道中侵佔更多版圖。
從產業埠看,當中國乳企能夠平等參與國際乳業治理體系建設,發出中國聲音時,才真正擁有強國地位。
2019年1月,在瑞士舉辦的冬季達沃斯論壇上,蒙牛正式提出“全球乳業共同體”構想;當年9月,蒙牛集團總裁當選國際乳品聯合會(IDF)首位中國董事。這不僅標誌著世界對中國乳業的高度認可,也使得中國企業能夠更深入地參與全球乳業事務,推動技術革命和供應鏈,推進全球乳業共治、共享、共贏。
十年登頂,需要鍥而不捨的韌性和自信。大國夢想,需要眾多“勤奮小民”的實幹匯聚而成。2020年10月,在伊利集團內部舉辦的領導力峰會上,董事長潘剛宣佈“2025年挺進全球乳業三強、2030年穩健邁向全球乳業第一”的豪邁目標。
來源:Foodaily
圖文編輯:肖鑫鑫、夏千童 、魏舒 責任編輯:王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