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導讀:常被誤認成娃娃菜,生長過程卻不能見光,1斤十幾元吃過的人不多
都說萬物生長是靠太陽,可是也有一些例外。
在我國就有一些蔬菜生長過程中是不需要太陽的,比如很多人愛吃的韭黃就是如此,而在近些年還有蒜黃、豆芽菜和花生苗等,這些蔬菜的生長過程就都是不能見光的。
例外近些年還有一種蔬菜也是要“抹黑”才能種出來,它不光是生長過程中不能見光,就連銷售過程也要避開陽光。
在市場上,一些不認識的人常會把它當成是娃娃菜,其實這只是長得像而已,它叫菊苣,全稱叫芽球菊苣。
這是在國內非常火的一種蔬菜,而在國內也是近些年才開始有農民嘗試種植,並且它的售價可不便宜,比娃娃菜要貴上數倍,一斤要賣到十幾元。
菊苣是牧草,也是蔬菜
對於搞種養殖的朋友們來說,應該聽說過菊苣,還有不少農民朋友甚至種植過它。
沒錯,菊苣是一種名氣很大、產量也高的優質牧草,在我國很多地方都有種植。但是,菊苣不光是牧草,它還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蔬菜,在國外芽球菊苣就很受歡迎。
所謂芽球菊苣,就是把菊苣的根移栽到室內,讓它在一定的溫度環境中生長,並且整個生長的過程中還不能見光。這樣從它的根部中長出來的嫩芽包就是芽球菊苣。
這種蔬菜由於生長過程中不能見陽光,所以是白色的,樣子和娃娃菜非常的相似,既有白色的菜梗,而前段還有脆嫩的葉子。
並且它還和娃娃菜一樣,也是包心的,葉片是緊密貼在一起的,甚至要比娃娃菜還要緊實。對於許多不認識它的人來說,第一次見到芽球菊苣了,應該都會把它錯認成娃娃菜了。
“摸黑”種植的蔬菜,卻被稱為“蔬菜之王”
在國內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芽球菊苣這種蔬菜,而吃過它的人就更少了。可是在國外它卻是一種知名度非常高的高檔蔬菜,並且還有著“蔬菜之王”的稱號,可見它的營養價值是非常高的。
雖然菊苣當牧草種植是非常簡單的,它的生命力強,對生長的環境也不怎麼挑剔,並且抗病性也很強,即便是不怎麼管理,產量一樣很高。
可是芽球菊苣的種植卻比較的麻煩。種植芽球菊苣的方法和我國傳統種植韭黃很相似,先要種植菊苣,在室外的環境中種植,等到數月之後當它地下的根莖長得粗壯了,然後再把它的根莖全部都給挖出來。
至少要4個月的室外生長過程。因為生長週期短了,肉質根就很細小,這樣營養吸收不足,到時候芽球菊苣就長不大。
之後就要在室內種植了,並且還要對種植的大棚進行遮光處理。因為芽球菊苣對溫度很敏感,不同的溫度長出來的芽球菊苣的口感不同,所以一般都是要把生長環境的溫度控制在18℃以內。
然後再把菊苣的根莖像播種大蒜一樣,一根根整齊地排列好插入到土壤中。平均一平方米就要放入500根的肉質根,可見密度是非常大的,因此產量也是很高的。
如果管理得當,芽球菊苣種植一茬還能割好幾次,這個特性也和韭黃是非常相似的。
只好就只要定期的澆水,然後就是耐心地等待,等到它的芽球長出來只好,就可以及時採收了。不過就算是在採收過程中,也是不能直接見陽光的。採收好了要及時遮光處理,打包處理好才能拿到集市或者是送到酒店去。
因為即便是採收好的芽球菊苣,如果讓它見了光,那麼就會導致它的葉片鬆散,品相變差,吃起來口感也會帶有苦澀味,這樣的也就賣不上價格了。
正是因為芽球菊苣種植麻煩,要經歷過兩次種植。而且對溫度、遮光還有種植技術方面有較高的要求,在早些年它更是要賣到幾十元一斤。
在最近兩年隨著種植的農民有所增多,芽球菊苣的價格雖然有所下跌了,但是也要10幾塊錢一斤,比普通的娃娃菜要貴上三四倍。
當然了,芽球菊苣在國外能夠獲得“蔬菜之王”的美稱,其中主要的原因還在於它的營養價值很高。
這種蔬菜原產地是荷蘭,最開始的時候是專門供皇室和運動員食用的。別看它長得不起眼,可是營養價值很高,甚至是可以直接當藥材使用的。
而在後來,隨著芽球菊苣知名度的提高,他開始逐漸進入到一些高檔的餐廳,成為了大眾喜愛的一種“貴族菜”。
說起芽球菊苣的營養價值,其中珠芽是含有多種人體所需要的微量元素,另外還有豐富的維生素、胡蘿蔔素,以及鈣,鐵,鎂,磷等。
由於它的體積小,也耐儲存,一般常溫下也能存放一個月左右,目前還是遠洋船員們常吃的一種蔬菜。
結束語
而近些年,雖然國內也有一些農民開始種植芽球菊苣了,甚至年收入都在數百萬元。但是由於芽球菊苣一般都是出口國外了,或者是直接供給了一些高檔的酒店,西餐廳。
在超市、菜市場這種蔬菜並不常見,所以很多人依然對這種蔬菜不瞭解,只有那些愛吃西餐,或者是經常光顧高檔餐廳的人,才對其比較瞭解。
聽一些吃過的朋友說,這種蔬菜吃起來口感脆甜,要比娃娃菜更好吃。但是筆者只是在網路上見到過,市場上也沒遇到過,更沒有吃過,所以具體味道到底如何也就不得而知了。
各位網友朋友們,你們吃過芽球菊苣嗎?感覺味道怎麼樣呢?歡迎大家在下方的評論區留言告訴小編。
(圖片來源網路,僅供參考,侵權可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