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近年來美對華政策中“遏制對抗”言行不斷,中美關係飽受曲折,但兩國民眾(尤其是年輕人)各自如何看待對方的真實狀況對我們瞭解中美關係未來走勢多有啟發。近日《環球時報》旗下的環球輿情中心公佈了中美互視公眾調查結果,傳遞出較多與人們觀察中美關係的固有視角不同且非常值得深入反思的資訊。
首先,兩國公眾都展示出透過對彼此新聞或資訊給予較高關注而瞭解對方的共同願望,這與中美關係廣泛性已深刻影響到各自公眾生活、就業、教育與福利改善等方方面面密切相關。尤其是美對華貿易戰與疫情的泛濫難消,對各自社會產生的普遍衝擊,導致兩國民眾對彼此政策與各層面發展狀況抱持更多關注態度。應對氣候變化與綠色新經濟形態的培育等影響民眾生活的重大全球議題,更是民眾福祉所寄且受到各方公眾高度關注。
相比之下,基於美國對中國內外部發展環境影響較大的普遍認識,中國公眾對美國重大政策變動同樣十分敏感。美國公眾則更因其媒體與政客對華輿論共識的再塑造,而不斷增加對中國的關注。
其次,媒體對輿論塑造影響重大,可說是觀察他國民意的視窗。儘管兩國國內相當比例民眾存在對對方媒體的不佳印象,但非常有趣的是,調查顯示中立及喜好對方媒體的受訪民眾佔比相當高。這意味著兩國國內相當數量民眾尚未形成對彼此社會或政策根深蒂固難以改變的偏見,中美兩國民眾層面加強交流進而形成良性互動的基礎依然存在,最終促使政策糾偏的空間依然較大。這不得不說是個積極的訊號,當然這對各自媒體未來提升專業化水平同樣帶來新挑戰。
第三,中國受訪者對美喜愛度佔比明顯低於美受訪者對華喜愛度,這一現象相對真實地揭示出政治軍事與文化經濟因素分別對兩國民眾相關看法的影響。近年來,中國多數民眾都普遍感受到美對外政策,尤其是在對華關係處理中,將各種議題政治化或武器化的惡劣操作帶來嚴重危害。美國以不同藉口對外實施政治軍事幹預皆以混亂失敗告終的現實,持續實質性降低著中國民眾對美國的好感度。
相比之下,中方透過經濟互惠與文化共情促進民心相通的對美交往理念,使相當數量美國公眾始終感受到中方善意與魅力。儘管也有相當比例的美方受訪者對華較為牴觸,但我們相信,隨著中美交流的加深以及這些人對中國直觀和深刻認識的增加,他們對華看法作出改變的可能性很大。
第四,隨著社交媒體成為兩國公眾獲取資訊的主要途徑,他們之間會有更多的共同興趣及由此形成的共同認識,調查結果印證了此判斷。“油管”和抖音代表的影片傳播、推特和微博代表的圖片文字傳播、播客(Podcast)代表的音訊傳播以及其他眾多社交媒體蔚然成為公眾獲取資訊、瞭解世界的最關鍵管道。影視、劇集、新聞在社交媒體中的便捷無縫傳播,迅速在民眾中編織出觀察認識對方的密集網路,這對於公眾破除美政客或媒體編造的扭曲敘事極有幫助。
第五,就中美各自國際責任的“大國擔當”而言,調查結果顯示,民眾看法分散且多元,指向性較理性且並不極端。中國大多數(62.4%)受訪者還是希望美國“能夠像個成年人那樣”,有負責任大國的表現。這比較合乎世人對美國“國際行為應更加理性”的期待。但美國近一年來處理阿富汗撤軍、核不擴散、與中俄關系等眾多議題上的失敗,以及美國自身內部無所不在的分裂,又時時給外國公眾以“美國不行了”的直觀印象。美國大多數(68.3%)受訪者不反對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這個結果也表明,多數美國公眾並不像美國部分政治精英那樣“逢中必反”,他們可能會更積極看待中國的國際擔當議題。而深陷“恐華”“遏華”氛圍影響,反對中國擔負更多國際責任的受訪者佔比不少的現實,客觀上也在提醒人們有必要警惕美國可能出現涉華“麥卡錫主義”逆流。
第六,兩國年輕人對彼此的看法,可說是深受各自成長時代與中美實力及影響力消長的影響。美國與中國在過去30年處理內政與外交中,分別呈現整體“相對衰退”與“崛起”的態勢,塑造著此時期成長起來的這代年輕人的“中美觀”。確實,雙方都存在高佔比(70%以上)受訪者關注彼此新聞和資訊的現象。尤其是,對中國感興趣的美方Z世代呈現持續增多的勢頭,他們並不像以往時代成長起來那群固守“冷戰思維”的群體,當中較多人對中國的看法並不刻板而是相對積極,對華認識的可塑性很強。
中國年輕人對美國媒體普遍相對冷淡,折射出他們對美國媒體那種“煽情”式專注收視率的老套新聞反感,這與他們願意表達“自我”,喜歡選擇社交媒體那種參與式新聞接受方式有關。中美年輕人中的這些趨勢未來可能會更明顯。
此外,中美精英群體始終是對彼此國家給予高關注的主要群體。細分開來,中美文化精英群體大多存在願意理解對方文化與傳統的“共情”,相互牴觸的情緒並不強。相比而言,中美政治精英在近年來彼此碰撞之中產生的相互排斥情緒較重,當然這主要是美方妄圖將其政治制度與價值觀強加於中國造成的不良結果,怪不得中方。
總體來看,中美互視公眾調查結果較為準確反映了中美不同群體的看法,對了解中美公眾情緒、輿論環境、互動模式和政策傾向都有很大幫助。(作者是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
【來源:環球時報】
宣告: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