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特約撰稿 範鴻達
【編者按】
2021年剛剛過去,世界依然在新冠疫情肆虐下艱難前行,大國博弈、地緣政治衝突、新老熱點問題錯雜交織。世界與中國如何從2021年走來,又如何向著2022年前行?上海外國語大學(SISU,“西索”)上海全球治理與區域國別研究院與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合作,邀集各領域專家,呈上“西索世鑑”系列文章,盤點2021年世界大勢,展望2022年世相新局。
2021年的中東發展顯示出很多積極發展的跡象。全面恢復履行伊朗核協議的談判有序進行;外部軍事力量撤離阿富汗;阿拉伯以色列關係繼續緩和;伊朗、沙特、土耳其等中東大國也都在需求區域內合作;敘利亞、伊拉克、埃及等國繼續向好發展。與此同時,2021年也再次見證了以色列-加沙軍事衝突,在這一年巴勒斯坦問題仍然沒能迎來曙光;這一年土耳其人民相比較美元等其他外幣的財富大幅縮水,因為土耳其貨幣里拉一路狂跌。
整體來看,中東諸國正在把更多精力投放在本國發展上,而且為了更好的發展,中東國家也正在拋棄曾經影響雙邊關係的一些鉗制。2021,儘管中東還不時傳來一些戰鬥的腔調,但對發展的渴望更為突出。盤點2021年的中東,以下幾個熱點問題值得關注。
伊朗核協議談判持續進行
2021年伊朗核協議迎來一個好訊息,那就是各簽約方同意啟動維也納談判,以應對因為2018年美國單方面退出而遭到破壞的2015年伊朗核協議。2021年12月27日,伊核協議相關方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開始了第八輪談判。
去年4月2日,伊朗核協議聯合委員會第18次會議以視訊會議方式舉行,中國、俄羅斯、法國、英國、德國和伊朗等方面代表與會並達成共識,且得到美國的積極響應——啟動美國伊朗全面履行2015年伊朗核協議的維也納談判。儘管談判並非一帆風順,但是在2021年能夠進行八輪談判,這本身就已經顯示了各方都希望復活2015年伊朗核協議的決心。
維也納伊朗核協議談判的實質是美國-伊朗關係問題。其實伊朗和美國都不想再把過多的精力投入到雙邊對抗之中了。德黑蘭明白,不解決美伊恢復履行核協議問題,伊朗正在遭受的國際制裁就難以解除或緩解,也就很難迎來更好的發展。另一方面,伊朗迅速推進的核發展已經令美國及其盟友深感不安。再者,近年來伊朗與美國的戰略競爭對手——中國和俄羅斯的關係不斷深化。
這些新發展令美國及其盟友更希望儘快解決恢復履行伊朗核協議問題,這樣既可以消除伊朗核發展所帶來的挑戰,也可以與伊朗建立和保持良好關係。簡而言之,不管是伊朗還是美國,都正在從自身現實利益出發來看待維也納伊朗核協議談判。伊朗需要儘快獲得推進國家發展的國際環境,美國需要為自己的大國競爭戰略蓄力,美伊關係的最壞時期已經過去了。
隨著2021年12月27日第八輪維也納伊朗核協議談判開啟,各方特別是美國和伊朗互相攤牌的時刻即將來臨。不管該輪談判結果如何,維也納伊朗核協議的系列談判即將迎來落幕時刻。
阿富汗:外軍撤離、自主發展
2021年8月15日,阿富汗塔利班兵不血刃進入首都喀布林,時任阿富汗總統加尼被迫出走他國。20年之後,塔利班再次成為阿富汗國家權力的主導者。
自2001年被美國領導的聯軍趕下臺後,塔利班就以鄉村為根據地不斷髮展壯大自己,到2004年就已經具備了攻擊外國聯軍及其支援的阿富汗政府軍的能力,並且迫使美國奧巴馬政府在2009年做出向阿富汗增兵的決定。在過去二十年間,塔利班把自己描述成反對外國軍隊佔領的愛國者,並且在很大程度上否認美國支援的阿富汗政府的合法性。
2021年阿富汗發生政治鉅變並非突如其來,當2020年2月底美國特朗普政府與阿富汗塔利班在多哈簽署和平協議時就已經註定了這一結果。依據該和平協議,美國等外國軍隊逐步撤出阿富汗和關閉在該國的軍事基地。如果沒有了外部勢力干涉,單就阿富汗內部力量來講,塔利班的戰鬥力無疑是最強的,這也是當初美國要與塔利班、而不是與華盛頓支援的阿富汗政府簽署和平協議的根本原因。
美國現任總統拜登繼承了特朗普政府從阿富汗撤軍的政策,2021年4月14日宣佈將在當年9月11日前(後又將最後日期提前至8月31日)撤離所有在阿富汗的美軍。
儘管再次主政阿富汗的塔利班仍然還面臨非常多的棘手問題,比如國內的團結、國際社會的承認、經濟發展的困難等。但是從長遠來看,外國軍隊撤出有利於阿富汗的國家重建和發展。特別是周邊國家都非常樂見美國及其盟國的軍隊撤出阿富汗,再次掌握政權的塔利班也有了更多的執政經驗,至少短期來看阿富汗會迎來一個更好的發展空間。
阿以關係繼續緩和
2021年延續了前一年阿拉伯國家-以色列交好的勢頭。2020年9月以來,在美國特朗普政府的推動下,以色列與阿聯酋、巴林、蘇丹、摩洛哥等中東阿拉伯國家實現關係正常化。一時之間,“亞伯拉罕協議”成為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和平的新代稱。
2021年6月29日,以色列新任外交部長(候任總理)亞伊爾·拉皮德抵達阿聯酋,對這個海灣阿拉伯國家展開為期兩天的正式訪問。以色列政府稱這是以色列外長首次“正式”訪問阿聯酋。事實上以色列和阿聯酋早就建立起較為密切的私下往來。正如以色列外交部發言人利奧爾·海亞特針對拉皮德這次訪問所言:“以色列和阿聯酋有多年的低調關係。現在我們正在享受過去幾十年建立的和平基礎的成果。”拉皮德說在去過十個月,以色列和阿聯酋的雙邊貿易額已經達到6.75億美元;以色列外交部的資訊顯示,已經有超過20萬的以色列遊客造訪了阿聯酋。
2021年12月13日,以色列總理貝內特訪問阿聯酋,這也是以色列總理首次訪問阿聯酋。訪問期間雙方討論了技術、食品安全、氣候、能源、旅遊、貿易等一系列有可能合作的議題。以色列和阿聯酋關係的正常化已經給兩國帶來實質性的收穫。作為中東地區兩個非常具有活力和高生活水準的國家,以色列和阿聯酋的確存在很多合作空間。以色列的軍事技術和與美國的特殊關係,可以部分滿足阿聯酋的軍事需求。阿聯酋的強勁投資能力也是以色列高科技產業發展所需要的。雙方在醫療、商業、轉口貿易等諸多領域都存在合作的可能。
以色列和阿聯酋關係正常化給雙方帶來的現實利益清晰可見,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的和平之路會繼續走下去。當長期沒有正常關係的中東國家達成關係正常化、並且有不斷增多的雙邊或多邊關係正常化,這是符合中東地區整體利益的,只有這樣中東才能迎來更好的發展機會。因此,在看待以色列與阿聯酋、巴林、蘇丹、摩洛哥等國家的關係正常化時,要給予更多的鼓勵與讚賞,因為這是當下中東發展的一個客觀需求和必然趨勢。
巴勒斯坦問題難見曙光
與阿以“和風”勁吹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巴以爭端仍然看不到解決的希望。而且,2021年又見證了巴勒斯坦問題帶來的流血衝突——5月10日傍晚,在以色列警察與巴勒斯坦人在東耶路撒冷爆發連續衝突的背景下,加沙地帶的武裝力量開始向以色列境內發射火箭彈,以色列隨之給予報復。時隔多年之後,加沙-以色列軍事衝突再起,而且一直持續到5月21日凌晨,雙方才開始停火。
去年加沙-以色列衝突引起國際輿論的嚴重分化,這在很大程度上源於對巴勒斯坦問題認識的模糊。困擾中東和平長達百年的巴勒斯坦問題,源於19世紀末興起的猶太復國主義。從產生到現在巴勒斯坦問題已經歷經了三個發展階段,分別是猶太人和巴勒斯坦人的土地競爭、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的連續戰爭,以及如今巴勒斯坦國對以色列歸還土地並建立獨立國家的訴求。以色列在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中從約旦和埃及手中奪取了約旦河西岸、東耶路撒冷、加沙地帶共約6000餘平方公里的巴勒斯坦人土地,之後一直到今天,這些土地就成為巴勒斯坦人訴求建國的目標。
但是客觀而言,這是目前僅僅在2500平方公里土地上實行行政自治權的巴勒斯坦國不可能實現的夢想。以色列不會放棄對東耶路撒冷的擁有,面臨約旦河西岸40萬猶太定居者的反對,也不會有任何以色列決策者下令撤出這些猶太定居點,畢竟這事關以色列的國內穩定和政治人物的仕途,而且也已經沒有足夠的國際力量可以迫使以色列撤出這些土地;巴勒斯坦本身對此更是無能為力。
巴勒斯坦問題有其內涵的演變,中東和平也有其自身的發展。既然在巴以和平上難以取得進展,對和平有內在強烈需求的中東只能關注其他和平選項。阿聯酋、巴林、蘇丹、摩洛哥等國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整體而言有利於中東和平。在看待中東和平時,現在必須要跳出巴勒斯坦問題的範疇了。對於巴勒斯坦人而言,目前首當其衝的是要儘快團結起來,並明確自己切實可行的發展目標和路徑。
國際輿論對中國之中東角色的關注
2021年還見證了國際輿論對中國在中東的更多關注。中國與伊朗簽署25年合作計劃並支援伊朗加入上海合作組織、中國在巴勒斯坦問題和阿富汗局勢方面發出了響亮且帶有明顯批判色彩的聲音等,都成為國際輿論關注中國中東政策的一部分。在美國宣佈從伊拉克、阿富汗撤軍、美國似乎是正在減少對中東關注的背景下,被外界視為正在與美國進行世界權力競爭的中國,正在被一些國際輿論塑造為中東事務的積極參與者和美國在中東角色的挑戰者或替代者。
儘管很多國際輿論認為美國要逐步撤出中東,事實上這是個偽命題。美國在中東仍然存在的強大軍事力量,這哪裡是一個要撤離中東的域外國家?美國仍然是對中東最具影響力的域外大國。不管是從國家實力、現實影響力和中東客觀狀況來看,中國都不會是美國在中東地位的替代者。
國際輿論對中國的中東政策、與一些國家的關係發展存在嚴重誤讀。中國是基於雙方具體利益的考慮而與中東國家開展合作與交往的,這是國際關係中正常現象。美國看起來好像是要減少對中東事務的干涉力度,但是這與中國發展與中東國家的關係無關。過去幾十年的實踐已經證明,不管美國執行什麼樣的中東政策,中國始終對中東國家開展基於雙方利益考慮的合作。
2021年已經過去。展望來年,世界範圍內的新冠肺炎疫情大機率會得到遏制,包括中東國家在內的諸國將迎來後疫情時代世界更多的互聯互通。面臨發展重任的中東國家將會為此付出更多努力。今後,能夠幫助中東實現和平與發展的域外大國,才是最受中東人民歡迎的國家。
(範鴻達,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教授)
責任編輯:朱鄭勇 圖片編輯:蔣立冬
校對:劉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