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開國大典上,“功臣號”日製97式中戰車是新生的解放軍裝甲兵的代表。在這之後,解放軍藉助向前蘇聯採購武器的道路迅速實現的現代化:自1950年9月開始至1963年,解放軍一共引進了1837輛T-34/85中型坦克和82輛IS-2重型坦克,初步建立起了強大的裝甲部隊。
59式中型坦克的仿製始末
在那個時候,其他國家都裝備了更加先進的主戰坦克。當然,在這一時期引進已經落後了近10年的T-34/85中型坦克實在是無奈之舉。一方面是戰爭需要,另一方面則是百廢待興的新中國剛剛建立,數十年兵荒馬亂給中國各地留下的是一片狼藉,工業基礎基本為零。抗美援朝結束後,中國人終於可以騰出手來建設工業。當然,T-34/85畢竟是一款二戰中後期誕生的中型坦克,面對戰後第一代坦克已經相對乏力。當時的中國計劃在T-34/85的基礎上研製一款中型坦克。
不久後,蘇聯同意為我國提供T-54A中型坦克的技術,併為我國提供部分T-54A中型坦克的零部件,供我國逐步實現仿製。於是在1958年底,第一輛國產T-54A開下流水線;次年10月1日,首批次國產的T-54A中型坦克亮相天安門閱兵。在年底,按照當時的命名方式,將國產T-54A正式命名為59式中型坦克。
59式走上魔改之路
在59式中型坦克裝備後20年內,中國與蘇聯交惡的同時,坦克工業基本進入了停滯發展的狀態:國內對珍寶島事件中繳獲的T-62主戰坦克進行了拆解,但最終的成果是並未在我國部隊中大量服役、整體架構也並未跳出59式的69式中型坦克。在某種程度上,我們可以將69式中型坦克歸類在59式魔改的初代版本里。
當然,在69式中型坦克前還有59式中型坦克的縮小版——62式輕型坦克。出於對坦克的機動性、透過性要求,基礎設施建設尚未完善的59式中型坦克在當時仍然難以在我國南方水網地區機動,因此催生了62式輕型坦克;62式輕型坦克戰鬥全重由59式中型坦克的36噸下降到21噸,主炮口徑由100mm下降到85mm,車體防禦也下降到僅能防護大部分爆炸破片、中小口徑槍彈的程度。
1979年,59-1式中型坦克正式定型。鑑於69式中型坦克在國內裝備量不大,相較於59式中型坦克提升也不大,所以這就出現了“開倒車”的現象。但是“開倒車”也並不是壞事:在59式中型坦克的基礎上增裝了簡易火控系統、73式鐳射測距機,這彌補了59式中型坦克沒有火控系統的短板。
5年後,裝備了L7 105mm線膛炮國產版本73式坦克炮的59-2式中型坦克正式定型。相比此前的59式主戰坦克,59-2式中型坦克主炮口徑雖然只是增加了5mm,但其發射的彈種變為105mm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破甲彈、碎甲彈,較原版100mm坦克炮所發射的彈種豐富不少。
59系列主戰坦克最終在解放軍坦克部隊服役的魔改版本是59D式。作為解放軍坦克兵裝備的59式龐大家族中最後一名成員,59D主戰坦克強化了夜間作戰能力,卵形炮塔正面也額外掛裝了防禦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的“反應-2”式爆炸反應裝甲,主炮也從73式105mm坦克炮更換為94式105mm坦克炮(一說為83式105mm坦克炮)。94式105mm坦克炮在發射國產特種合金穿甲彈時,在標準作戰距離上最大穿甲深度達到550mmRHA,這已經是絕大多數早期三代坦克主炮的穿甲深度!
“遠看炮塔嚇死人,近看五對負重輪”
軍迷圈裡曾有那麼一句話用來形容59式主戰坦克:“遠看炮塔嚇死人,近看五對負重輪”。比起此前解放軍大量裝備的“魔改”似乎是小打小鬧,而下面要介紹的卻可謂是脫胎換骨。“嚇死人”的初代目是“美洲虎”主戰坦克,這是中美聯合研製的第一款也可能是最後一款坦克。
1988年開始研製的“美洲虎”主戰坦克,主要生產地和試驗地均在美國。最明顯的變化是車體、炮塔均進行了極大幅度的修改,一改蘇系坦克的風格。軍迷們看到標誌性的五對負重輪後無不大呼上當:炮塔極為科幻的這輛坦克,竟然是59改?
當然,1988年誕生的“美洲虎”可謂是掀起了59式主戰坦克魔改的一個開始:也是從這以後,59的“魔改”之路分為國內自用、外貿出口兩大類。這需要59-120式主戰坦克開始介紹:鑑於上世紀90年代第三代主戰坦克開始向國際大量擴散,卻因為價格相對昂貴的原因,只有如伊拉克這種當時的地區富國有能力大量採購;而這些富國的對手國卻需要對現有的坦克進行升級、以獲得對抗第三代主戰坦克的能力。
59-120式主戰坦克直接以一門國產120mm坦克炮替換了原本的100/105mm坦克炮,炮彈規格與北約標準一致,意即採購過可以透過向中國或者北約採購彈藥,彈藥來源廣泛;同時,口徑稍大的120mm坦克炮其威力又能較原本59式的100/105mm坦克炮強大,具備擊穿大多數早期第三代主戰坦克的能力,卻只需要在59式/T-54A主戰坦克的基礎上稍加改進,花費極小。
鑑於120mm坦克炮的體積較大導致59-120坦克內部空間狹小,59-120式主戰坦克在不久後便轉入技術儲備。而在59-120之後,中國軍工人並沒有放棄讓其“小車扛大炮”的發展,而是繼續研製了59-125式主戰坦克,將一門國產125mm坦克炮安裝在59式主戰坦克的炮塔內!
這一看似“前景不好”的專案最終並非以這種方式進入坦尚尼亞、查德等國家軍隊中服役的。59-125最終在炮塔外焊接了新的裝甲炮塔,正面搖身一變擁有了楔形裝甲,火控系統也從以往“零零散散”分佈在車體各處的簡易加裝裝置換成了擁有炮長綜合瞄準鏡、火控計算機、橫風感測器的國產上反穩像式火控系統。
當然,經過了這一系列的改裝,這款坦克被正式命名為59G/VT-3主戰坦克。由於增加了額外的裝甲,戰鬥全重也從原本的36噸飆升至40多噸;為了滿足車輛裝置的供電需求、機動需求,59G/VT-3主戰坦克還將原本的580馬力發動機更換為與96式主戰坦克相同的730馬力柴油發動機,成功取得了與96式相近的機動速度。
說到這,也不得不再提一下以59式中型坦克的底盤改裝的QN506火力支援車。在原本底盤的基礎上前後倒置形成了發動機前置的佈局,同時乘員座艙安排在發動機艙後方;卵形炮塔被棄而不用,換成了重新設計的無人炮塔——主炮是一門30mm機炮,炮塔兩側各固定有一具包含兩個反坦克導彈發射架、五個火箭彈發射架的複合發射器。
小結
這也許是59式家族中的最後一個成員。作為我國在坦克研製道路上的開山之作以及在我軍裝備序列中堅挺了50年之久的59式坦克,初期的魔改只為在艱難的處境中儘可能地貼合世界坦克的發展:69式坦克、79式坦克、59D式坦克便是這樣的例子;而在後期的魔改,則代表著中國的處境已經相對改善,59式坦克也可以透過改造,以低廉的價格贏取部分國際市場外貿創匯。出口坦尚尼亞的VT-3主戰坦克便是這一例子。
總體來說,59坦克的“魔改”史,就是中國坦克工業科研人員兵分兩路的奮鬥史:國內自用版從最初的59式中型坦克到後續的59D主戰坦克,出口外貿版又從最初的59-120到59G/VT-3再到與俄製BMBT任務定位相近的QN506火力支援車,這無不是中國坦克科研人員的汗水造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