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鄉縣七里營鎮劉莊村曾被稱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典範”,如今從“中原首富村”變為了負債村。
該村兩大企業被指長期欠薪、賤賣村民集體財產,引發村民眾多不滿。
劉莊村分別在1985年和2007年投資興建華星藥廠和綠園藥業,是國內最大的青黴素生產商,這兩家藥企一共十幾億的年產值由村民集體所有,該村因此被外界稱為“中原首富村”。
史來賀任劉莊村村書記長達51年,他以集體經濟的模式發展劉莊村,使該村致富。劉莊村被官媒稱為“堅持集體經濟”的先進農村。多任領導人曾經視察劉莊。
史來賀2003年去世後,他的兒子史世領接任書記,該村經濟情況開始發生變化。
去年12月初,華星藥廠有數百名失業的村民,聚集在廠內追討欠薪。此後村民看守藥廠大門,他們害怕領導層賤賣廠內的裝置,令幾代人打拼下來的資產化為烏有。
員工楊先生表示,他被拖欠約3萬元(人民幣,下同)薪資,失業在家。該廠2018年的工資一直沒有結算,直到2019年才按原先薪酬的七成發放工資。企業現時靠變賣舊裝置儲糧,廠房幾近剩下地皮。
楊先生說,2021年的工資就是靠變賣資產發放的,經營這麼多年沒有利潤,一直靠貸款發放工資,藥廠上月底更以冬奧即將舉辦、要環保管控為由,宣佈停工休假,但沒提及何時復工。
他表示,村內九成的勞動力都靠在華星藥廠和綠園藥業工作維生,現時全村變相失業,很多人外流,他亦打算過年後外出打工。村裡的財務這麼多年沒有公開,領導隨心所欲,想幹什麼、幹什麼,現在我們村的債務有多少,沒有人知道。
劉先生批評,不確權也就是渾水摸魚,“這種模式對他(史世領)個人最有利,掛集體的名義,實際上搞自己的小金庫”。
去年12月,村民透過換屆選舉,選出了新代表,但史世領不當是一回事,“他們還是霸佔了村委會主任這個位置,公章不交也不開居民大會。大家都希望他下臺、必須要查賬、必須要公開賬目”。
2015年,劉莊村兩家藥企因排汙多次受到處罰,被勒令停工。此時劉莊的資金鍊出現斷裂危機,除了要向銀行借新還舊,還要向村民集資,至2020年9月被法院判決為村集體財產,包括土地、廠房等都要拿出來拍賣還債。
除劉莊村外,江蘇華西村在90年代成了國內宣傳的中國首富村,被當作“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典型。
去年2月,江蘇華西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華西集團”)傳出因虧欠400億鉅債而瀕臨破產,當地大批村民排長隊冒雨取錢,華西集團的入股分紅也從30%變成了0.5%,引發村民恐慌。
這就不得,不讓人想起,去年12月21日,財政部印發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制度》。這其中,強調“嚴禁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債務轉嫁給地方政府”,不得不讓人想到“劉莊村”現在的處境,看到這種情況,也就是誰家孩子,誰來抱了!
農村集體經濟,真的不香了麼?該走向何方?
農村集體經濟發展,進入新時代,升級轉型,如何更好地聯農帶農,實現利益分享,是當下值得深思的問題,值得每一個研究“三農”的人,進一步研究實踐。
新發展階段,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開展鄉村建設,需要創新聯農帶農機制,在做大蛋糕、降低風險之後,要尋找市場與農民利益分配的平衡點,讓每一個村民共享鄉村振興發展的成果。
我們再從以往利益分配機制中,有效總結髮現,農民的收益可以分為六類:賠付金、租金、薪金、股金分紅、鼓勵金、經營金。
只要,村“兩委”主導下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透過招商引資,與下鄉的社會資本通力合作,形成利益聯盟,才能做大蛋糕,一起實現利益分享,走向共同富裕,關鍵在於創新的聯農帶農機制,能夠有效落地。
關於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大家怎麼看?
一起探討!
文 / 李國民 / 跨界融合 - 策劃人 / 三農研究 專注(鄉村建設、文旅、農旅)等專案的前期策劃、規劃設計!
從開發到運營,選專案,抓政策,打市場,盯運營;關注“唯美鄉村” 微信公眾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