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語
全球軍事技術和武器裝備發展勢頭強勁,深刻改變戰爭形態樣式,各國聚力推動高新技術創新和先進武器裝備研製。為搶佔科技前沿高地,日本全面推進“科技創新立國”戰略,加大國防科研投入力度,加快推進前沿科技創新發展。2021年7月,日本釋出第47版《防衛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詳述了日本安全環境形勢、國防政策和體制、國防裝備建設與技術創新、防務合作交流等內容。本文圍繞白皮書第4部分“國防裝備與技術發展舉措”章節,結合日本國防科技管理改革最新動向,從戰略規劃、組織體制、執行機制、專案管理、國際合作等方面分析了日本推進國防科技創新管理的重大舉措。
一、頂層籌劃科技發展戰略規劃,有力支撐前沿科技創新發展
為確保技術優勢,日本以頂層科技軍事戰略規劃為牽引,釋出科技創新計劃、科技白皮書等前瞻性規劃技術發展路線,明確國防科技創新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政策措施,持續加大軍費預算,充分釋放各方技術研發創新潛能與活力,為國防科技發展提供強勁動力。
一是構建國家科技戰略規劃,營造科技創新生態環境。日本透過最高科技決策機構—內閣府的“綜合科學技術創新會議”,從戰略高度把握國家總體科技發展方向和制定策略方針,統籌分配國家科技創新資源,推動前瞻性、靈活性多領域跨部門協同合作,統攬科技創新發展。2021年3月,日本內閣府“綜合科學技術創新會議”公佈《第六期科學技術創新基本計劃》,出臺系列科技創新政策,強化鼓勵科技創新的政策體制,促進新價值創造和提升前沿知識與科研能力,改善研發環境激發研究人員內在動力,培養面向新型社會科技人才,並提出未來5年內投入創歷史新高的30億日元用於量子技術等新興科技領域研發。6月,日本內閣府透過《綜合創新戰略2021》。該戰略是推動落實《第六期科學技術創新基本計劃》科技創新政策的首年行動路線方針,提出官產學研協同推進重點技術領域創新戰略等6大支柱方向。10月,日本科技廳科技政策研究所釋出《2021年科技創新白皮書》,提出開展國家重要戰略前沿的研發活動,利用科技與創新力量應對諸多社會問題,以穩定的財政支援為後盾增強基礎研究能力,促進多元化科研人員不斷挑戰科技創新,從而打造創新人才、知識、資金的良性迴圈體系。
二是出臺國防科技領域戰略規劃,牽引國防科技創新發展。日本構建了由總體戰略、中長期發展規劃、技術發展路線圖組成的國防科技戰略規劃體系,推進國防科技創新前瞻佈局,支撐引領國防建設與軍隊發展。總體戰略層面,《防衛技術戰略》基於《國家安全保障戰略》《防衛計劃大綱》和《中期防衛力量整備計劃》制定,現行版本2016年出臺,是日本國防技術發展的頂層規劃和指導檔案,長遠謀劃國防技術戰略發展方向。日本政府擬於2022年底前修訂“國家安全保障戰略”,這將牽引與指導《防衛技術戰略》的調整。中長期發展規劃層面,《中長期技術評估》是《防衛技術戰略》的組成部分,原則上由防衛裝備廳長官主導,每5年修訂一版,基於國內外技術動向,對未來國防科技發展趨勢與重點任務進行具體分析,突出挖掘和培育具有軍用前景的先進民用技術。技術發展路線圖層面,技術發展願景立足最新科技動向,就《中長期技術評估》中提出的某項關鍵領域技術,規劃未來國防技術研發路線圖。如2019年防衛省釋出《構建多域綜合防衛力量研發願景》,提出重點發展跨域作戰所需的電磁領域技術、廣域持續預警監視技術以及網路防禦等新興技術,加強創新技術高效研發與應用。
三是突破國防預算,持續加大國防研發投入。日本國防預算連續10年持續增長。2021年5月,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表示,不再沿襲國防預算不得超過國內生產總值1%的標準,為未來日本軍力建設進一步鬆綁。11月,日本臨時內閣會議透過高達7738億日元的2021財年國防補充預算案,加上5.34萬億的原始預算案,2021財年國防預算總額將比上年增加7%,首次突破6萬億日元。另外,2022財年國防預算案中,日本大幅增加顛覆性技術的研發經費,金額高達3257億日元,比2021財年增加1141億日元,創歷史新高。日本加大顛覆性創新技術研發的支援力度,企圖在新一輪大國博弈中贏得優勢。
二、調整領導管理與組織機構,聚焦前沿技術創新發展
白皮書指出,隨著軍民技術之間邊界日趨模糊,日本不斷拓展軍民融合發展的廣度和深度,新設創新領導職位,重組創新、情報和試驗評估機構,加速構建官民聯合協同的研發體制,培育和孵化具有未來價值的創新萌芽技術。
一是新設專門職位,強化尖端技術、情報和政策管理。2021年,防衛省在裝備廳技術戰略部新設“先進技術戰略官”和“技術合作推進官”兩大職位,前者承擔國內外前沿技術趨勢調研和相關研發企劃分析,後者負責推動大學、企業、研究機構等先進研究成果運用,加快構建先進技術在國防領域轉化應用體制。2021年4月,在防衛政策局新設“經濟安全保障情報企劃官”,負責有軍用潛力尖端技術的情報收集和保護,嚴防日本技術情報洩露。防衛省還計劃2022年在防衛裝備技術廳設定“技術政策總括官”,強化國防科技政策管理,加強對戰略產業鏈的保護。
二是最佳化重組創新機構,高效推動跨軍種尖端技術應用。隨著戰爭形態向高技術化加速演變,2021年3月底,日本防衛省整合防衛裝備廳電子裝備研究所和先進技術推進中心,組建“下一代裝備研究所”,聚焦電磁相關技術及民間前沿技術,力圖突破陸海空裝備領域侷限,打破原有體制技術轉化應用壁壘,實現研究成果運用到裝備成型的一體化管理。
三是建設試驗評估設施,推進兩用技術研發應用。防衛省認為兩用技術可減少國家投資風險、降低武器裝備成本,且有利於軍工企業穩固發展,因而大力推動軍民融合創新轉化與配套機構建設。2021年9月,日本防衛省在山口縣巖國市新成立“艦艇裝備研究所巖國海洋環境試驗評估站”,推動利用兩用技術研發水下無人機。
三、最佳化國防科技管理機制,推進官產學研協同創新
白皮書認為,日本防衛省大力推動國家產官學研協同創新,加強與大學、科研機構、民用高新技術企業等創新主體進行合作和技術交流,探索橫向合作模式併為國防科技創新提供動力,促進先進民用技術轉軍用,推動前沿技術轉化形成作戰能力。
一是利用國家頂層協調機制,促進官產學研科技協同創新。基於《綜合創新戰略2021》,防衛省透過“綜合科學技術與創新會議”“綜合創新戰略推進會”等國家頂層協調機制,促進官產學研各方的充分溝通與協調,謀求提高國防科技與民用技術形成優勢互補和協同效應,健全與科研機構人員交流機制,研判前沿科技未來發展趨勢。
二是利用“安全保障技術研究”制度,識別早期顛覆性技術。日本防衛裝備廳“安全保障技術研究”制度實施8年來,在推動尖端技術研發上發揮重要作用,該制度透過面向企業、研究機構、大學等公開招募具有新穎性、獨創性、變革性創意的民用先進技術專案,不斷提高國防技術成熟度,助推國防領域的未來發展。截至2021年11月已累計採納118個研究專案,其中2021年度採納專案達到23項,超過歷年水平,年度投資高達101億日元。
三是最佳化技術研發程式,加快推動技術成果轉化應用。在國際科技競爭環境中,日本加速推進尖端武器裝備的研製,力圖在全球軍事變革轉型競爭中搶佔戰略制高點,多措並舉促進技術研發流程最佳化,快速響應作戰需求。如採用模組化等新手法有序推進裝備研製,使高速滑翔彈、水下無人機、防區外電子戰飛機等的研發週期大幅縮短;對人工智慧和鐳射等新技術進行演示驗證,分析從企業收集的相關技術資訊,清晰展現新技術未來裝備能力;全力推動人工智慧、虛擬現實和無人機技術等民用技術在國防領域的快速應用。
四、改進專案管理與合同管理制度,提高國防資源使用效益
白皮書指出,隨著武器裝備效能和複雜程度不斷提高,裝備從方案構想、研發、規模化生產到使用保障的全壽命成本不斷攀升,而日本本土訂單趨於減少。為解決發展困境,日本透過持續提升全壽命專案管理水平、改善合同制度等舉措,提高國防資源使用效益,快速獲得跨域作戰能力。
一是最佳化全壽命專案管理機制,提高裝備研發採辦效率。2015年10月防衛裝備廳成立以來,開始實施武器裝備的全壽命專案管理,截至2021年3月底,共選定21種專案重點管理裝備和12種準重點管理裝備,並任命專職官員作為專案主任,建立由防衛省內職員組成“綜合專案小組”負責專案管理,對31種裝備專案制定了採辦策略和採辦計劃,每年評估專案執行情況,適當調整專案計劃,以真實反映專案最新情況。防衛裝備廳採用工作分解結構法(WBS)開展成本與進度管理,針對本土裝備採用視覺化管理工具,實時掌握裝備各結構要素生產進度和費用收支情況。
二是改進合同管理制度,加大國防創新激勵力度。為解決日本軍工規模不足、採購來源單一、價格居高等問題,防衛省持續改革合同管理制度,不斷注入創新活力。透過《長期合同法》,打破《財政法》規定的國庫債務負擔行為支出年限5年的限制,推行多年裝備合同,確保多年穩定採辦,增強企業人員與裝備使用的計劃性。在確保透明度和公平性的前提下,防衛省對遵循制度但不能參與競爭性採購的企業採用“自由合同”方式,如在採購新型艦艇時,防衛省篩選出最佳企業作為採購方,同時將位列第二的企業作為分包商參與,匯聚各家企業的技術優勢,實現最佳裝備技術供給能力。為打破行業龍頭企業壟斷地位,防衛省構建企業評價機制,根據評價結果給予企業相應激勵,營造多家企業參與的公平競爭環境。
三是構建裝備成本資訊系統,實現全壽命經費精細化管理。2021年,防衛裝備廳加緊構建新一代武器裝備壽命週期成本資料庫,實現對裝備製造成本的一元化管理與對比分析,擴大裝備採購資料採集和電子化工作,有效驗證裝備及維修服務價格合理性,進一步提高成本估算精度與效率。防衛裝備廳擴大成本調研範圍,增加從民營企業獲得生產成本的機會,目前已進入實際資料採集錄入並驗證有效性的試執行階段,預計最快2024年1月正式全面啟用。
五、推動國防科技國際合作,加強敏感技術與供應鏈安全管控
白皮書指出,隨著高效能裝備進口增加,日本面臨著國內企業業務量驟減、武器裝備技能難以傳承、專業人才流失、部分企業退出國防工業領域、供應鏈下游中小企業倒閉等難題。為此,日本推動國防科技國際合作,加強敏感技術與供應鏈安全管控,以增加訂單,擴大軍工企業和技術在全球的影響力,提升科研生產能力。
一是積極推進國防科技與裝備領域對外合作。在聯合研發方面,自1992年以來,日美共實施25項聯合研究和1項聯合研發。2021年,日本與美國合作開展下一代水陸兩棲技術、網路介面技術、裝備資料鏈接技術等研究。在情報共享方面,3月,日本與德國簽署軍事情報保護協定,加強雙邊情報共享等防務合作。在裝備技術海外轉移方面,透過在《自衛隊法》中新設“特別條款”,突破了武器裝備無償或低價向海外轉移限制。3月,日本與越南舉辦線上研討會,構建兩國政府和企業的裝備轉移知識體系,推進向越南轉移裝備技術。3月,日本印尼召開第2次“2+2”會談,雙方簽署《防衛裝備與技術轉移協定》,促進兩國之間武器裝備技術轉移。
二是加強智慧財產權和技術管控,嚴防技術洩露。日本防衛省透過運用合理恰當的智慧財產權合同條款,掌握研發過程中的智慧財產權,明確智慧財產權的政府和企業歸屬。防衛省與其他政府部門合作,推進將高敏感技術進行“技術黑箱化”,以防範透過“逆向工程”盜取核心技術,做好敏感技術管控。在涉及審查裝備海外轉移時,要快速正確地實施技術敏感性評估。企業與防衛省簽訂保密合同時,防衛省要明確應該實施保密的資訊保護指標,使企業做好相關保密工作。2021年4月,日本政府召開“綜合創新戰略推進會議”,決定在2023年創立日本首個防務領域的技術類智庫,旨在推進軍民兩用先進技術研發和防止先進技術洩露。11月,日本政府起草《經濟安全保障推進法案》(暫稱),突出了保護機密情報和防止技術外流,健全關乎國家經濟安全的法制建設。12月,日本政府加速探討採用新制度,使可應用於軍事領域的尖端技術(可用於核武器研發的鈾濃縮技術)等專利不對外公開,以避免這些尖端技術流入國外。同時政府將以金錢補償專利收入,以激發專利申請人的研發熱情。
三是推動國防產業供應鏈視覺化管理,增強供應鏈彈性。眾多小企業承擔國防科技研發與裝備配套生產,他們的倒閉破產威脅供應鏈安危。2019年末,防衛省實施供應鏈調研,確定了擁有難以取代技術的關鍵供應商,發現供應鏈存在著訂單向特定供應商過度集中的風險。為此,防衛省將調研結果形成資料庫,對供應鏈態勢實施常態化監控和視覺化管理,以儘早掌握供應鏈斷裂風險。2021年,防衛省繼續發掘擁有先進技術的中小企業;構建供應鏈企業面臨業務困境時的財政援助機制;鼓勵把3D列印技術、人工智慧技術應用於裝備製造工藝,以應對供應鏈在關鍵領域的脆弱風險。
結束語
日本在國防科技戰略規劃引導下,從體制機制全面統籌國防科技創新發展,舉力構建官產學研為一體的國防科研體系,推動軍民科研生產相容發展。日本敏銳捕捉新科技和產業革命發展潮流,全力挖掘和培育具有軍用前景的先進民用技術,不斷積累技術實力,開啟軍工高技術國際合作渠道,奮力謀求國防科技領域的全球競爭力和影響力。
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國防科技要聞”(ID:CDSTIC)
來源 | 綜合網站
圖片 | 網際網路
作者 | 楊湘雲 張代平
編輯 | 趙霄
注:原文來源網路,文中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相關建議僅供參考。
更多精彩內容,請回復關鍵詞檢視:
綜合分析
戰略與規劃
科技管理
國防創新
軍事理論
人工智慧
陸軍
海軍
空軍
航天
網路空間
電子資訊
核武器
高超聲速
無人系統
精確打擊
防空反導
新概念武器
生物與醫學
戰例與演習
先進材料
製造
基礎科學
技術
先進動力
與能源
作戰實驗
軍事科學院軍事科學資訊研究中心微信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