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作詠者
編輯|史作詠者
盤點近代四川籍十大名將,他們用自己實際行動闡述了 “無川不成軍”的真諦。
其中四位成為了開國元帥,其餘也都是新中國開國元勳。
他們究竟是誰?在他們身上又發生什麼的傳奇故事呢?
第一位 朱德元帥
朱德,四川儀隴人,新中國開國十大元帥之首,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要締造者之一。
早年參加了南昌起義,並領導了湘南起義。隨後將革命的“火種”送上了井岡山,由此,中國革命進入了“朱毛”時代,朱老總也成為“紅軍之父”。
而後先後擔任紅軍總司令,八路軍總指揮,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協助毛主席縱覽大局,帶領廣大勞苦人民翻過三座大山,並指揮裝備簡陋的人民解放軍戰勝了精良美式裝備的國軍,成功締造了新中國 。
第二位 劉伯承元帥
劉伯承,四川開縣人,新中國開國十大元帥之一,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締造者之一。他是被稱作“軍神”的軍事統帥,也是我黨軍事理論最高者,就連擁有小諸葛之稱的白崇禧都自愧不如。
而劉總一早就展現出了他過人的作戰天賦,在紅軍時期,劉總擔任總參謀長,輔助偉人指揮作戰,一次又一次地粉碎了敵人形成的包圍圈。
長征時,他又指揮隊伍智取了遵義,為早已疲憊不堪的紅軍戰士提供了安全的休整場所,並迎來了一次難得的休整時間,為了之後紅軍順利抵達陝北,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因而他被偉人稱讚為“一條龍下凡”。
在抗戰時期,他指揮的129師成為全軍殲敵最多的一個師,也是開創敵後根據地最多的一個師,為日後壯大我軍實力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而劉總指揮的許多戰役,都是堪稱教科書般。要說最為出名還得數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了,可以說成功開啟了我軍對國軍由守轉攻的序幕。
而到了解放戰爭時期,劉總先後參與指揮了淮海戰役,渡江戰役,解放大西南等戰役,並一舉摧毀蔣介石想要盤踞西南的美夢。可以說劉總一生戰功顯赫,是我國不可多得的軍事全才型將領。
第三位 陳毅元帥
陳毅,四川樂至人,新中國開國十大元帥之一,中國人民解放軍建立人和領導人。
早年他參與了南昌起義和湘南起義,並跟隨朱老總率部開往井岡山,從而成為中國工農紅軍的創始人之一。後因傷病並沒有跟隨紅軍長征,而是留在贛粵邊,堅持了三年艱苦卓絕的游擊戰爭。
當抗戰爆發後,他擔任新四軍第一支隊司令員,指揮隊伍與日軍作戰。
當國民黨調集部隊進犯新四軍黃橋地區蘇北指揮部時,陳毅指揮和發動了黃橋戰役,成功擊退來犯之敵,為蘇中、蘇北抗日根據地奠定了基礎,並打開了華中抗戰新局面。
皖南事變爆發後,他擔任新四軍代軍長,軍長,穩住了新四軍局勢,並走出困局。
解放戰爭時期,陳毅元帥擔任華東野戰軍司令員,與粟裕大將一起先後指揮了孟良崮戰役,淮海戰役以及上海戰役等,為新中國建立立了赫赫戰功。
第四位 聶榮臻元帥
聶榮臻,四川江津人,新中國開國十大元帥之一,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立人之一。
他先後參與指揮九江起義,南昌起義以及廣州起義,為人民軍隊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
長征時期,聶榮臻擔任紅1軍團政委,率部承擔掩護中央縱隊和軍委縱隊的前衛任務,成功掩護中央順利到達陝北。
抗日戰爭時期,聶榮臻擔任八路軍115師副師長、政委,參與指揮了平型關大捷,取得全國抗戰以來第一個大勝利,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隨後擔任晉察冀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率部在五臺山建立了敵後第一個抗日根據地,並將根據地發展成為擁有72個縣,1200多萬人口,主力部隊近10萬人的模範根據地。
隨後在黃土嶺戰鬥中配合楊成武指揮部隊,擊斃日“名將之花”阿部規秀。
解放戰爭時期,他指揮的石家莊戰役被朱老總譽為“奪取大城市之範例”。在平津戰役中,聶榮臻冷靜分析戰場局勢,認為及時拿下天津是奪取此戰的關鍵,併為和平解放北平做出了重大貢獻。
第五位 鄧公
鄧公,四川廣安人,新中國開國元勳。
早年他作為中央代表,領導了廣西百色起義,建立了紅七軍。後來又發動了龍州起義,成立了紅八軍。
抗日戰爭爆發後,鄧公和劉伯承元帥在太行山地區開闢了抗日根據地,與日軍周旋,為我國抗戰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在解放戰爭期間,同樣戰功赫赫,魯西南戰役,挺進大別山都留下劉鄧大軍氣吞萬里如虎的佳話。而後又參與了宛東戰役、襄樊戰役以及淮海戰役,為新中國建立立下不朽的功勳。
新中國成立後,他又跟隨劉總來到大西南,解放川、康、滇、黔等省。並在西南地區主持大局,讓西南快速恢復生產力發展,以及社會安定,還參與了西藏和平解放。
第六位 羅瑞卿大將
羅瑞卿,四川南充人,新中國開國大將,偉人對羅瑞卿大將的評價非常高,曾經調侃過:“只要羅瑞卿在,自己就放心了,天塌下來有羅瑞卿頂著” 。
早年他跟隨紅軍參加長征,曾任紅軍先遣隊參謀長,先後指揮強渡大渡河,強渡烏江,六渡赤水等戰鬥,為紅軍前進保駕護航。
抗日戰爭時期,羅瑞卿擔任八路軍野戰政治部主任,參與指揮了百團大戰和領導華北抗日遊擊戰爭。
解放戰爭時期,羅瑞卿擔任晉察冀野戰軍政委,參與指揮了大同集寧,張家口,清風店和石家莊等戰役。
隨後他又轉任華北軍區政治部主任兼第2兵團第一政委,配合楊得志司令員出擊冀熱察,牽制華北國軍,有力配合了東北野戰軍的作戰。之後參加平津戰役 ,並取得新保安大捷,成為平津戰役勝利的開端。
第七位 傅鐘上將
傅鍾,四川敘永人,新中國開國上將,在開國將帥中,他資歷不亞於許多元帥,比十大元帥最早入黨的的朱老總還要早。
傅鍾是解放軍傑出的政治工作者,曾先後擔任紅四方面軍政治部副主任,八路軍政治部副主任 ,解放軍政治部副主任等職。對提高部隊政治素質,加強政治機關建設起了重要作用。
並在抗日戰爭時期,為建立華北敵後抗日民主根據地做了大量工作。
而在解放戰爭時期,他協助劉少奇同志奮戰在政治這一無聲戰場上,並負責重新組建了精幹的總政治部機關,參與了領導解放戰爭中的總政治部工作。還對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戰略進攻階段開展政治攻勢,瓦解國民黨軍隊作了重要部署。
第八位 陳伯鈞上將
陳伯鈞,四川達縣人,新中國開國上將,黃埔軍校第六期,還被偉人稱為“紅軍幹才”。
他曾參加秋收起義和堅守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後任紅5軍團參謀長,參加中央蘇區第四、第五次反“圍剿”。長征中,他協助軍團長董振堂指揮所部執行後衛任務。
抗日戰爭時期,陳伯鈞曾擔任抗大第2分校校長,率領抗大學員參加陳莊戰鬥。後又擔任第385旅副旅長兼隴東軍分割槽副司令員,領導部隊進行反“摩擦”鬥爭,開展大生產運動。
解放戰爭時期,陳伯鈞先後擔任過東野1軍團副司令員,四野12兵團第一副司令員兼第45軍軍長,協助司令員蕭勁光指揮部隊圍困長春,攻打瀋陽,進軍關內,威逼平津。後率部參加衡寶,廣西等戰役。
第九位 張愛萍上將
張愛萍,四川達州人,新中國開國上將。
長征時期,他先後擔任紅3軍第11團,第13團政委。在四渡赤水,勇奪婁山關,大戰老鴉山, 保衛遵義城等戰役中,張愛萍率部衝鋒在前,多次出任軍團前衛和後衛,為紅軍主力開道,掩護黨中央和軍委機關的安全。
抗日戰爭時期,他擔任新4軍第4師師長兼淮北軍區司令員,率部連續作戰,收復失地,為奪取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做出了貢獻。
解放戰爭時期,張愛萍因在指揮破擊津浦鐵路頑敵的戰鬥中頭部負重傷,遠赴蘇聯治療。
傷愈回國後受命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部隊,創辦了我軍第一所海軍學校,及第一個海軍技術研究指導機構-海軍司令部研究委員會。並在不到兩年時間,就建起一支具有較強作戰能力的海軍部隊。
建國後,他還曾組織指揮了我軍歷史上首次陸海空三軍聯合渡海登陸作戰,一舉攻佔一江山島 ,大陳列島不戰而克,解放了浙東沿海全部敵佔島嶼,給國民黨反攻大陸的圖謀以沉重打擊。
第十位 吳瑞林中將
吳瑞林,四川巴中人,新中國開國中將。
紅軍時期,他擔任秘密交通員,成為迎接紅軍入川第一人,並出色完成紅軍交給的偵察敵情 帶路等任務。
抗日戰爭時期,他活躍於山東抗日戰場,為山東地區抗日根據地建設添磚添瓦。
解放戰爭時期,吳瑞林出任四野42軍軍長,先後參加了夏秋冬三季攻勢以及遼瀋戰役。並在遼瀋戰役,率部先在彰武以南阻擊國軍馳援錦州的“西進兵團”,後又在遼西會戰,與兄弟隊圍殲該兵團於黑山以東地區。
隨之率部入關參加平津戰役,成功阻斷國軍西撤的道路,並攻佔了國軍供應基地豐臺,後參與合圍北平的任務。
抗美援朝時期,吳瑞林率領42軍成為第一批入朝部隊。並在黃草嶺,赴戰嶺地區阻擊美軍陸戰第1師及南朝鮮軍,給予美軍王牌軍隊以重創。
而後又先後參加了第二至第四戰役以及西海岸陣地防禦作戰,協同兄弟部隊給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以沉重打擊。
結尾
以上就是近代十位四川籍名將,當然從四川中走出來的將領還有很多,在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不過,這幾位也算他們中的佼佼者了,他們用自己的軍事生涯向我更好地闡述了:“什麼叫做無川不成軍,川中出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