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約(公元441年-公元513年),字休文,吳興郡武康縣(今浙江省德清縣)人,南朝梁開國功臣,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劉宋建威將軍沈林子之孫、劉宋淮南太守沈璞之子。
公元453年,時任淮南太守的沈約父親沈璞因為劉駿起兵後未向其投誠,被認作劉劭和劉濬舊黨而誅殺,沈約被迫流亡,後來朝廷大赦天下,沈約才得以回鄉安定下來。家裡遭遇如此之大的變故,所以沈約日夜苦讀,再加上沈約本就聰慧,經常是讀過的書很快就能背下來。
慢慢有了名氣的沈約被擔任郢州刺史的蔡興宗任命為安西外兵參軍,後來蔡興宗任荊州刺史,又讓沈約擔任徵西記室參軍,併兼任厥西縣令,蔡興宗死後,沈約任安西晉安王法曹參軍,後進京任尚書度支郎。
南朝齊初年,沈約侍奉齊朝的文惠太子蕭長懋,文惠太子入主東宮後,沈約主管文書記載,在永福省值班,校訂四部圖書。當時東宮人才濟濟,而沈約尤其受到賞識與親睞。於是提拔沈約為太子家令,後來又讓他兼任著作郎,歷任中書郎、司徒右長史、黃門侍郎、尚書左丞,後來又任御史中丞。
公元494年,沈約被任命為吏部郎,出任寧朔將軍、東陽太守。齊明帝蕭鸞即位後,封他為輔國將軍、五兵尚書,任國子祭酒,之後尚書令徐孝嗣讓沈約撰寫遺詔,提升他為左衛將軍。公元500年,因母親年老,沈約上書請求免去職位,朝廷改任他為冠軍將軍、司徒左長史、徵虜將軍、南清河太守。公元501年,蕭衍起兵攻佔建康城後,任命沈約為驃騎司馬,原來所任的冠軍將軍、徵虜將軍等職仍然保留。
沈約助梁武帝蕭衍成就帝業,是南朝梁的開國功臣之一,蕭衍攻下建康,但對稱帝一事猶豫不決,沈約此時抓住時機力勸蕭衍稱帝。蕭衍堅定了決心之後,沈約又連夜幫助蕭衍起草詔書,而在梁朝建立後,在齊和帝蕭寶融的處置問題上,沈約又主張殺掉他以絕後患。
蕭衍對沈約也是非常器重,蕭衍登上帝位後,沈約被任命為尚書僕射,封為建昌縣侯。公元503年,沈約的母親去世,蕭衍親自前往憑弔,因沈約年老體衰,不能悲傷過度,蕭衍特地派中書舍人幫沈約謝絕賓客來訪。待沈約服喪完畢,就被蕭衍提升為侍中、右光祿大夫,領太子詹事,後又被提升為尚書令,揚州大中正,太子少傅等職務。
公元513年,沈約於任上去世,終年七十三歲,因為沈約對文壇貢獻巨大,原本諡號定為“文”,梁武帝說:“沈約的才情,還沒全部表達出來,應該用‘隱’字”,於是改諡號為“隱”。
作為南朝文壇領袖,沈約學問淵博,精通音律,他的詩與王融等人的詩皆注重聲律、對仗,被稱作永明體,是從比較自由的古體詩走向格律嚴整的近體詩的一個重要過渡階段。沈約著有《晉書》《宋書》《齊紀》《梁武帝本紀》等史書,其中《宋書》入二十四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