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末年,各諸侯國的奴隸因受不了國君的壓迫,紛紛逃到大夫的封地去做佃農。於是,大夫的勢力越來越大。在晉國,智瑤、趙襄子、魏桓子、韓康子這四個大夫擁有大量土地和佃農,勢力十分強大,幾乎架空了晉國國君。
四個晉大夫中,又以智瑤勢力最大。他為人貪婪,蠻橫地向韓、魏兩家索要土地,韓康子和魏桓子因為勢力較弱,只好接受了手下謀臣的建議,暫時忍讓,給了他土地。
接著,智瑤又向趙襄子要地,趙襄子不給。智瑤勃然大怒,率韓、魏兩家進攻趙襄子。趙襄子打不過,就躲進了晉陽(今山西太原西南)城。智瑤等三家包圍晉陽後,放水灌城。大水浸泡之下,晉陽的百姓仍一心守城,智瑤一時不能攻下。
一天,智瑤和韓康子、魏桓子觀察水勢。智瑤得意地說:“我現在才知道水還能滅亡一個國家。”聽了這話,魏桓子和韓康子互相碰了碰對方,因為他們心裡明白:汾水可以灌魏家的安邑,絳水可以灌韓家的平陽。智瑤的家臣絺疵對智瑤說:“韓、魏兩家必反。如今主公率韓、魏兩家之兵攻趙,趙亡之後,戰禍必然輪到韓、魏兩家了。現在晉陽馬上就要攻破了,而韓康子和魏桓子都面有憂色。這不是要造反,還能是其他什麼原因呢?”自大的智瑤根本不相信綈疵的話。絺疵為了避禍,就藉機逃到了齊國。
一天夜裡,趙襄子派家臣張孟談偷偷出晉陽城,會見了魏桓子和韓康子,對他們二人說:“俗話說:‘唇亡齒寒。’如今智瑤率韓、魏兩家攻打趙家,如果趙家滅亡了,接著便是韓、魏兩家了。我們應該共同對付智瑤才是,而且計劃要周密。”魏桓子和韓康子開始時有些擔心,聽了這話,便同張孟談約期舉事,然後打發他回城去了。
隨後,趙襄子派兵趁黑夜殺了智瑤安排的守堤士兵,將堤掘開,讓河水灌入智瑤大營,智瑤營中頓時大亂。趙襄子趁機從正面攻入智瑤大營,韓、魏兩家則從兩翼包抄過去。不多時,智瑤便兵敗被殺了。趙襄子和魏桓子、韓康子三家滅絕了智氏家族的其他人,把智瑤的地和人都分了。隨即,智瑤的家臣豫讓漆身塗炭,想借機殺死趙襄子報仇,未果後自殺。不久,三家又想平分晉國了。
公元前438年,晉哀公去世,晉幽公即位。晉幽公軟弱無能,趙襄子、魏桓子和韓康子見時機已到,便將晉國平分了,只給晉幽公留下絳州和曲沃兩座城池。公元前425年,趙襄子、魏桓子和韓康子都去世了,他們的繼承人趙籍、魏斯和韓虔野心更大,已經不滿足大夫的地位,想要做諸侯了。
公元前403年,趙籍、魏斯和韓虔分別派使者去拜見周天子,要求封他們為諸侯。周威烈王心裡想,這三個大夫兵強馬壯,我不封他們為諸侯,他們也會自封為諸侯的,還不如順水推舟,送個人情。於是,他封趙籍為趙侯,魏斯為魏侯,韓虔為韓侯。之後,各諸侯國紛紛向三人賀喜。至此,從原來的晉國中便誕生了三個新的國家,分別稱為趙國、魏國、韓國。
公元前376年,到了晉幽公的孫子晉靖公在位的時候,趙、魏、韓的國君又將晉靖公廢了,把他僅有的那一點土地也給分了。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智瑤雖然很強大,但是不講究策略,不聽部下的忠諫,一味蠻幹,最終自取滅亡。而趙襄子合理利用四家之間的利害關係,機智地團結韓、魏,滅了智瑤,打下了趙國江山的基業。地方勢力坐大,中央政權衰微,無奈周威烈王只能再封趙、魏、韓為新的諸侯,至此,晉國被這三家所分割。這也是戰國時代到來的根本導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