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博物館0001號展品很特殊,它是一副絞刑架,第一位被它絞死的人物也很特殊,在中國革命中處於開篇者的角色,他就是中國共產主義運動先驅——李大釗先生。
1921年,中國共產黨宣告成立,這是中國近現代史上開天闢地的大事件,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
李大釗同志對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做出了至關重要的貢獻。
1927年4月28日,李大釗與其餘19名革命者共赴刑場,英勇就義。
他們最早醒來,卻最先死去。
本可為自己活,卻選擇為眾生死
李大釗,字守常,1889年出生於河北樂亭,早年靠祖父教養,清末考入永平府中學,後又進入剛開辦的北洋法政專門學校。
受到辛亥革命的影響,開始有了憂國憂民之心,與髮妻趙紉蘭成婚幾年之後,獨自前往日本早稻田大學學習,也就是那時接受了馬克思主義,回國後開始投身新文化運動。
守常先生是一個文人、一個思想者,也是一位用筆桿子撼動中國華夏大地的革命者,他的著作是革命史上的豐碑:
1918年發表《庶民的勝利》最早向中國人介紹十月革命和馬克思主義。
1919年發表《我的馬克思主義觀》系統全面地介紹了馬克思的理論,是一篇重要的馬克思主義傳播文獻。
1920年指導成立北京大學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從思想上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做準備。在送陳獨秀離開北京躲避緝捕的路上,看到一路民不聊生、哀鴻遍野,他們二人痛下決心要在北京、上海等地建黨。
1921年中國共產黨正式成立,為了喚醒更多中國青年的血性。
1922年他奔赴上海拜見孫中山,代表中共提出加入國民黨的建議並得到孫中山的同意,於是守常先生成為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牽線人,並且成為“跨黨”身份主席團的成員之一。但事實無常,不久之後,局勢緊張,他開始被軍閥通緝。
1927年4月初,奉系軍閥張作霖破壞國際慣例闖入蘇聯使館逮捕李大釗等人。
當時與父親在一起目睹整個過程的李星華寫下了《十六年前的回憶》,回憶那個極其恐怖絕望的抓捕現場:“‘不要放走一個!’粗暴的吼聲在窗外響起來,……一個壞蛋立刻衝到跟前把父親的手槍奪過去了。”
在被捕之前他曾經有多少次離開的機會,但他卻說:
“我不能走,我走了,北京的事誰來做呢?”
李大釗那時是北京大學教授,他本來可以自己安生過小日子,卻選擇了為革命奔波、流血犧牲。
難道因為他天生就是英雄?生來就扛著赤旗?
他的選擇是時代需求催生的,他穩重與激情並存的個性體現著山河破碎的時代中國青年人的熱血與骨氣。
在遭受挫折與傷害、經歷迷失與彷徨後,依然執著於理想與信仰,究竟是什麼信念支撐著他們。
李大釗被捕入獄之後,曾有很多人試圖劫獄營救,但是都被他拒絕了。
他在獄中寫下了《獄中自述》始終傳遞著革命必勝的信心,告白書中談笑風生。創造一個新生的事物,是可以去犧牲自己的生命的,他說:
“如果我的死可以喚醒那些麻木的人,我願意去死……”
以死抗爭,這大概是一個人最大的無畏了。
為什麼守常先生要以死為抗呢?
在殘破的舊中國呈現著這樣一番景象:“二十一條”的出現使中國面臨亡國的危險;張勳的復辟上演了一場可笑的鬧劇;二次革命失敗,袁世凱竊取勝利成果,革命者流亡海外……
而此時的中國老百姓,由於資訊的閉塞、封建思想頑固等原因而愚昧無知、麻木不仁,只想著過自己的眼前的小日子,卻不明白家國不保,何來世間太平?
此時的知識分子是絕望的,他們最先覺醒,但是他們的努力似乎如蚍蜉撼大樹,醒來的人絕望到心痛,迷茫而不知前路如何。
北平街頭的女學生看著自己的同窗死傷慘重,哭著問李大釗“守常先生怎麼辦?”
他奮力揮起赤旗對倒下的人們大喊:
“起來,你們怕什麼?”
“你們要相信,再過20年,必是赤旗的天下”,“革命是我們唯一的出路”。
但也是因為絕望,催生了決心與激情。
“這會戰勝的,不是聯合國的武力,是世界人類的新精神。不是哪一國的軍閥或資本家的政府,是全世界的庶民。我們慶祝,不是為哪一國或哪一國的一部分人慶祝,是為全世界的庶民慶祝。不是為打敗德國人慶祝,是為打敗世界的軍國主義慶祝。”——1918年《庶民的勝利》。
在獄中最後的時光,守常先生寫下了一首無產階級的正氣歌——《獄中自述》,回顧了自己短暫的一生,表達了自己的堅定信仰和偉大抱負,宣傳了反對帝國主義、改造中國的革命主張。
文中還談了孫中山“親自主盟”介紹他“入國民黨”的情況,而對於共產黨,這篇二千七百字的文中一個字也沒有提到,根本沒有承認自己是共產黨員,這樣做的目的,不是怯懦,更不是“討好”敵人,而是最為一個革命領導人,他要最大限度地保護革命,保護革命組織,減少革命群眾的傷亡,而不能與敵人一拼了事,白白犧牲革命者的身軀,革命者的犧牲是要有意義的。
1927年4月28日,與李大釗共同赴刑場的還有19名烈士,他們大多是北大的學生。犧牲時平均年齡不足30歲,其中還有一名女生。
北洋政府專門從國外進口絞刑架用來絞死這些革命者,心虛的張作霖不敢在天橋刑場公開處死李大釗,而是在看守所裡秘密行刑。
李大釗第一個走上絞刑架,臨死前,守常先生被敵人拍下了最後一張照片,劊子手本想取笑,沒想到身著舊棉袍的李大釗鎮定自若地面對著敵人的鏡頭,拍下了國士雄風:
照片中的他,沒有像往常一樣帶著眼鏡,面容平靜,走上絞刑架,沒有猶豫更沒有畏懼。
他犧牲的噩耗傳來,共產黨人和社會各界有識之士哀慟不已。
他是活生生的人,然後才是革命者
慷慨赴義那年,守常先生年僅38歲,結束了短暫卻讓人們深深銘記的一生——他是共產主義的先驅,在獄中受盡各種嚴刑拷問,始終堅守信仰、初心不改。他堅信:
“我們今天留的血,都是為了讓孩子們能有更好的未來。”
“幫我看一看,革命勝利的那一天,是什麼樣子。”
我們記得他被刊在報紙上的最後一張照片的樣子,也記得他1924年9月他在莫斯科大劇院臺上發表演講的樣子——他堅貞不屈、大義凜然。
他用演講告訴世界中國正在遭受的苦難,他雙眼炯炯有神,揮手之間顯示著激情澎湃。
人們的記憶中李大釗是偉大的革命者,謙和又激昂,渾厚有磅礴,包容又堅毅,如同一座明亮的燈塔,散發著高大又神聖的光輝。
以革命的方式推翻舊中國創造新中國的年代或許離如今有些遙遠,我們不應忘記,神聖的光輝之外,守常先生也是一位父親、一位丈夫、一位教授……
“既像文士,也像官吏,又有些像商人。”“誠實,謙和,不多說話。”“有些儒雅,有些樸質,也有些凡俗。”這是魯迅對李大釗先生的印象。
綜合起來,才更像是一個有血有肉的李大釗。
日常生活中的他更像是一個鄰家大叔:懂美食,懂生活,懂耕種。
歷史上留存下來關於李大釗的資料並不多,為了儘可能地還原真實人物,劇本創作團隊深入李大釗同志的家鄉採風,反覆向李大釗精神研究會請教,還查閱、調集並且深入了相關文獻檔案資料,嚴謹程度堪比學術研究,甚至更甚,高度還原人物細節,對李大釗這位歷史大人物英雄的一面和凡人的一面的把握都非常到位。
穿插在劇中的李大釗“凡人”的一面,其實是與英雄的一面統一的,統一於一個性格與價值觀框架中,那些李大釗在街頭吃美食,與妻子趙紉蘭在家中的溫存,在田間地頭與普通群眾一起勞作的輕鬆愉快,都反映出他是最早的“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革命者,他非常瞭解中國人民想要怎樣的未來。
“你們要相信。”守常先生髮動群眾,給他們鼓舞士氣。
“守常先生,我們相信。”群眾們呼應。
“守常先生,我捨不得你。”群演中一位含淚的姑娘情不自禁地脫口而出的一句話,讓眾人淚目。
是的,不僅革命者不能沒有這位領導人,家人更加需要他。
趙紉蘭在與李大釗離別的時候,哭到不能自已。
守常先生擁有小家庭的溫暖。那個時代剛剛覺醒的革命者,很多都想擺脫封建婚姻的束縛,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妻子不合,但是李大釗是幸運的。
他的妻子是比他大8歲的趙紉蘭,雖然是位沒有多少文化的鄉下婦女,卻也是李大釗長期從事革命活動的賢內助,她是傳統樸實的勞動人民婦女,始終堅定地支援丈夫的事業。
丈夫讀書時,她盡力為丈夫攢夠學費;丈夫外出時,她一個人料理家事,獨自帶著幾個孩子。
為了不拖累丈夫,她時時刻刻為丈夫著想。
共產黨建立的早期,經費無從籌集,李大釗便把自己的工資抽出一部分用作活動經費,家中兒女多,趙紉蘭在知道丈夫把錢用在了正經事上,沒有責怪過他,反而更加的勤儉持家,一切開銷從簡。
直到這事傳到蔡元培那裡,蔡元培出面“干涉”,讓學校的會計每個月把李大釗的工資扣除一部分直接交給趙紉蘭,才緩解了李大釗家的生活壓力。
李大釗和妻子的感情非常好,他們之間有彼此的溫存。
守常先生出國留學前,不滿一週歲的小兒子被天花奪去了生命;1924年,小女兒鍾華因誤診被病魔奪去了生命,為革命奔忙生活顛沛流離的守常先生,眼睜睜看著孩子幼小的生命被奪去,失聲痛哭,為愛女鍾華寫下了一首悼念她的長詩。
他傷心且無力,還安慰妻子:“你應當堅強起來,我今後可能再也沒有時間照顧家庭了……目前統治者的猖狂行為,只不過是一時的恐怖罷了,不出十年,赤旗將會飄滿北京城。”
作為這個心懷天下的男人的妻子,她始終堅強,擔著家庭生活的重擔,讓為革命奔忙的丈夫沒有後顧之憂,只因為她深深愛著她的丈夫,並且也支援和理解他。
吾輩新青年,致敬革命者
“斯人氣尚雄,江流自千古。碧血幾春花,零淚一抔土。不聞叱吒聲,但聽嗚咽水。夜夜空江頭,似有蛟龍起。”
這是1913年李大釗為悼念摯友蔣衛平寫的一首詩,但這也是他自己短暫而又壯烈的一生的寫照。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
“若此後沒有火炬,我便做唯一的光”,李大釗先生一輩的革命者,在還看不到希望的時代首先覺醒去創造希望,他們甚至都來不及看到結果,也預料不到未來,卻滿懷信念,才使我們今天看到了祖國的繁榮富強,人民生活的幸福安定。
守常先生一生短暫,卻一生都在為革命奔波。
“吾願吾親愛之青年,為世界進文明,為人類造幸福。”
百年前守常先生在《青春》中的寄語,祖國不會忘記,時代不會忘記,吾輩青年不會忘記:
100年前的中國大地上,有這樣一群年輕人,他們是少數覺醒的青年知識分子,用他們激昂的青春、用實際行動、用鬥爭中的流血、用捨己為國的精神喚醒人民的覺醒。
正是他們在那段崢嶸歲月中犧牲了自己的青春,讓整個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才換來了我們現在的青春。100年後的我們,應該倍加珍惜先輩用熱血和生命換來的幸福。
時代不同,但先輩精神依然影響著我們,青春不就是不懈地嘗試與探索,尋覓到最後的真諦嗎?
先輩們用青春拋灑熱血,我們才有了今日的中國;吾輩今日不懈努力,同樣為了中國永葆朝氣的未來。
我們生在紅旗下,長在春風裡,目光所至皆為華夏。
守常先生,謝謝您!
您想見的新中國,我們替您看見了。
我們終於生活在了您相信的那個年代裡,如今盛世,如您所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