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一個人姓氏名誰?
“姓”當然知道,那“氏”是什麼?
其實,“姓”與“氏”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每個人都有“姓”,但不是每個人都有“氏”。
先說說“姓”是怎麼來的?
“姓”的起源比較久遠,與中華文明的發展“骨肉相連”“齊頭並進”。相傳,在五千多年前的三皇五帝之前就有了“姓”。那時,中華大地還處於母系社會,男女明確分工,男人打獵捕魚,女人採集野果樹葉。由於狩獵“武器”簡單,男人往往“偷雞不成”,極可能成為野獸的獵物。而女人採集植物食物,收穫較為穩定,保障了族群的生息繁衍,因而取得了統治地位。婦女是族群的中心,男人邊緣化,大家往往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為了方便聯絡溝通,沒有血緣關係的族群之間,需要用某種“符號”來代替,“姓”由此產生。
從漢字“姓”的結構中,可以明確看出,這個字由“女”和“生”組成,是標準的會意字。這一點從漢民族最古老的“姓”也不難看出,大多古老的姓都帶“女”字旁。比如,被中華民族奉為祖先的炎黃二帝,分別姓“姜”和“姬”。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姓”代表一個族群,同“姓”源於同一女性始祖,具有共同的血緣關係,是宗族的根本族號。
講講“氏“是怎麼回事?
“氏”是由“姓”分化而來的。母系社會後期,隨著人口增多,族群壯大,為爭奪生存空間,各族群之間的戰爭頻發。在戰爭中,男子佔據了優勢,地位上升,從而逐漸取代了女性,在族群中的佔領了統治地位。同時,統治者採取封地、封官等各種方法,對那些在戰鬥取得重大貢獻的人,或者與統治者有血緣的人,進行封賞,這就形成了“分封制”。分封到各地的族人,怎麼區分呢?有的以地分封地為名,有的則以官職為相稱等等,這些人都源自一個母“姓”,卻有著不同的稱呼,人們為了區分這些分支,發明了一個詞,這個詞就是“氏”。那時的“氏”,代表權貴,也是地位的象徵。
隨著人類文明不斷髮展,“氏”的性質也不斷演變。到了夏、商、周時期,人們不但有姓,也有氏。春秋戰國時期,逐漸演變為男子稱“氏”,女子稱“姓”,這段時期產生了無數個“氏”,也消亡了無數個“氏”,然而“姓”基本不變。到了先秦時期,保留下來的姓只有30餘個,保留下來的“氏”卻有千餘個。到了秦始皇時期,實行了大一統,“姓”和“氏”逐漸合而為一,雖有區別,但已不嚴格了。到了漢代,取消了世襲分封制,也就是從這個時期,“姓”與“氏”融合為一了。
這就是現在大家只有“姓”,沒有“氏”的原因了。
圖片來源自網路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