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府穴屬督脈。是足太陽、陽維脈、督脈的交會穴。具有散風熄風、通關開竅的功效。
本穴首見於《黃帝內經素問·骨空論》。風即風邪,府即聚集處,此穴在枕下,可治風邪之為病,常是風邪聚集的部位,故名風府。
【定位】
在後區,枕外隆凸直下,兩側斜方肌之間凹陷中,見下圖
【解剖】
在左右斜方肌之間、頸韌帶(左、右頭半棘肌之間)、左、右頭後大、小直肌之間。深部為寰枕後膜和小腦延髓池;有枕動、靜脈的分支和棘間靜脈從;布有枕大神經和第三枕神經的分支。
【針刺時針尖經過組織】
面板→皮下組織→左右斜方肌腱之間→項韌帶(左右頭半棘肌之間)→左右頭後大、小直肌之間。
【取穴方法】
正坐,頭微前傾,當枕外粗隆直下,於後髮際正中上1寸凹陷處取穴。
【主治病證】
1、癲狂、中風、癇證、癔症等內風為患的神志病證;
2、頭痛、項強、眩暈、咽喉腫痛、失音、目痛、聾啞、鼻衄等頭頸、五官病證。
【操作方法】
正坐,頭微前傾。針尖向下頜方向緩慢刺入0.5~1寸,深度應根據患者頸圍的粗細掌握,一旦出現肢體麻電感應立即退針。
【注意事項】
禁深刺;針尖不可向上,以免刺入枕骨大孔,誤傷延髓。
【常用配伍】
1、風府穴配風門、風池、列缺、合谷、復溜治風寒感冒。
2、風府穴配後溪治後頭痛、眩暈。
3、風府穴配陽穀治目妄視、狂走。
4、風府配肺俞、太沖、豐隆,有理氣解鬱的作用,主治狂躁奔走,煩亂欲死。
5、風府配風池、水溝、太沖、合谷,治小兒驚風。
【按摩保健】
雙手拇指指尖相互疊加向下,用指腹揉按風府穴,有痠痛、脹麻的感覺,每次揉按1~3分鐘,可治風邪而致傷風感冒、發熱、鼻塞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