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歷史是一面映照現實的明鏡,也是一本最富哲理的教科書。一個名族如果忘記了自己的歷史,就不可能深刻地瞭解現在和正確地走向未來。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中華民族歷來就有治史、學史、用史的傳統。今天的中國是歷史中國的發展。中國共產黨在領導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過程中,一貫重視對歷史經驗的借鑑和運用。作為當代中國的民族接班人,如果不瞭解中國的歷史,特別是中國近代史和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就不可能認真和把握中國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也就不能勝任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神聖職責。
先秦時期,沒有文字的即時記錄,就無法瞭解其原貌。文學史上所謂的先秦,實際上一般是指殷、周到秦統一這一歷史時期,正因為有了文字的發明,才讓我國的文化底蘊有了早期的積累。有了文化基石,隨著歷史的發展和文明的傳承,才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華民族。泱泱大國數千年的歷史,如果沒有歷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何以延續至今。
學史使人明智。
正是因為我們的經歷不同,所處的時代不同,所以透過考量思辨會存在一定的侷限性。而先輩們留下的傳承,集結了他們的智慧結晶,是一把開啟智慧大門的鑰匙,不僅可以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從而也能讓自己少走彎路。“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的。在趙恆的《勸學書》中有:“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樣的金句。蔡瀾在接受央廣記者專訪時也坦言:“如果不能到處旅遊,不妨去讀書。”我們學習歷史,為的就是提升個人的思想格局,歷史給予了我們智慧。
學史增加民族自豪感。
從傳統文化中根植文化性格。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歷史,從堯舜禹時期到清朝,綿延數千年,產生過璀璨發達的文明和先進的文化。中華民族的復興很大程度上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從傳統文化中找到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就好比一個人,他的家族曾經有著輝煌的過去,他自己從小受到了很好的文化和家風薰陶,這便是一個人骨子裡引以為傲的東西。
中國傳統文化中所提倡的“仁義禮智信”等優秀品格,賦予了我們頂天立地做人的基本道德,作為儒家創始人的孔子和孟子,提出“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的主張,更是將個人命運與國家結合起來,賦予人之大者。
學史提高思辨,學史完善己身。
中國人幾千年來都在研究人,累積了上從帝王將相,下至販夫走卒,大量的人事資料,因為中國人認為,所有事情的關鍵在於人,制度對了,方法對了,只要人不一樣,結果可能天差地遠,這就是中國史學獨特的觀點。
當你讀到一本歷史書,書裡面的古人面臨抉擇的時候,如果是你身處對方的位置,你會如何處理,而古人又是如何處理的,這樣做是否會成功?或者失敗,你收取的經驗和教訓又是什麼?這種方法注重的就是學習歷史所帶來的思辨能力。
學歷史的兩個大功用,第一是啟發智慧,第二是瞭解人性。社會是人的組成,想成功,就必須瞭解人性。而瞭解人最好的方法,就是藉由人事案例,這也是中國史學價值之所在。學史能穿越古今,思辨人生,啟迪智慧,把握事物發展的規律和脈絡。
歷史本身的魅力。
曾經以為學習歷史只是為了應付考試,到了大學進入專業學習時才驚覺,每一個專業都需要學習專業歷史,歷史為我們提供的是一個廣闊的知識背景,是巨人的肩膀,是無窮無盡的智慧來源,而不僅僅只是歷史課本上一點點時間事件意義影響。
同樣,歷史也人物散發著魅力,喜歡那些人物,想要了解他們的時代,想要了解他們的事,想要了解他們的人。歷史除了王侯將相之外,還有閃爍著無數小人物的人性光輝。學史,就像親戚群裡經常發的那種“防騙集錦影片”,就是讓你先熟悉一下人類社會已有的各種套路,讓你現實中少踩一點雷。學歷史能讓我們變得有才,出口成章,頭頭是道。
書有古今,智慧沒有古今。如果想要啟發智慧,做好的方法就是去遇見有智慧的人,那有智慧的人不常遇見怎麼辦?很簡單,那就去讀智慧的書,也許做別的事情需要機遇,但讀書不會,它就在那裡,哪兒也不會去,而讀書的目的,就是為了用古人的智慧來啟發我們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