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切不切,腸息肉5年熬成了腸癌。
60歲的陳先生便秘多年,5年前因為便血到醫院就診,經過腸鏡檢查,醫生髮現他的腸道內有多個息肉,取了一塊組織做病理,結果為良性。
醫生的建議是,再做一次腸鏡,直接切除,再一個方法則是定期複查。
“做腸鏡太痛苦了,我不想遭第二次罪!”因為腸鏡檢查難受,陳先生拒絕了切除的建議,加之活檢結果是良性的,後來也一直沒有複診。
眨眼間,5年過去了,因為肚子疼了一個月,陳先生到醫院檢查,這次腸鏡在乙狀結腸處發現了一個大小約2*2.1釐米大小的腫塊,正是當年的息肉發展而來,病理結果診斷為結腸癌。
如果當年陳先生能及時切除息肉、及時複查,恐怕不會造成今天的局面。
一、腸道為什麼會長息肉?
腸息肉分為三類:一是腸道息肉病,可以遺傳;二是非腫瘤性息肉,癌變風險小,如增生性和炎症性息肉;三是腫瘤性息肉,癌變風險較大,需要及時控制。
腸息肉的產生和多種因素相關,如長期便秘、熬夜、遺傳、肥胖、高油高鹽高蛋白的飲食、纖維素攝入量少、抽菸喝酒的不良習慣、炎症的刺激以及年齡的增大等。
某些腸息肉有癌變的風險,因此我們一定要留意它給我們身體發出的警報,出現腸息肉症狀的時候及時到醫院做腸鏡檢查,千萬不要像前文的陳先生一樣,因為怕痛就不做檢查。要知道,患上腸癌所承受的痛苦可比做腸鏡大多了。
二、腸道有息肉,身體可能會有3種症狀
中國醫師協會肛腸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範學順表示,腸息肉是發生在腸道的一種凸起性疾病,主要症狀有以下三種:
1、便血、黏液便
因為息肉的刺激,腸道黏液會增多,容易導致大便帶血,有時候還會帶有腸道黏液的症狀,血量一般不多。
2、腹瀉
腸道出現息肉之後,蠕動速度會變快,對水分的吸收能力會減弱,使得大便變稀、次數變多,表現出腹瀉的症狀。
3、腹痛
左下腹或右下腹隱隱作痛,但還能忍受。
如果出現以上三種症狀,一定要儘早去醫院檢查,如果確診為需要切除的腸息肉,切記不可存僥倖心理,要聽從醫生的專業建議。除了腸息肉,胃息肉和宮頸息肉也有癌變的風險。
三、不只腸息肉,3個部位的息肉都建議切除
1、腸息肉
廣東省中醫院脾胃病科主治醫師趙喜穎表示,腸息肉越早切越好,無論是腫瘤性的還是非腫瘤性的腸息肉,癌變的風險都會隨著息肉體積的增大、數量的增加而增加。只要摘除了息肉,大腸癌的風險就會大大降低。
2、胃息肉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消化內科馮亞東副主任醫師表示,胃息肉和胃癌的發生密切相關,如果出現上腹部疼痛、嘔吐、便血甚至吐血的情況,要儘早去醫院做胃鏡檢查,若發現胃息肉就要及時切除。
3、宮頸息肉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婦科副主任醫師何心勤表示, 大部分宮頸息肉都是良性的,但如果長期受炎症刺激或合併hpv感染,良性的息肉也會癌變。因此,如果出現性交出血或婦檢出血的情況要及時去做相應的檢查,一旦發現宮頸息肉及時切除,並對標本進行病理檢查,排除癌變的可能。另外還要注意,宮頸息肉的復發機率很高,要每年定期複查。
對於我們身上多出來的肉肉,我們一定要提高警惕,如果是有癌變風險的息肉,一定要及時切除,還要警惕復發的可能;如果對身體健康沒有影響,那麼可以不必過多在意,平常心對待即可。#醫生來闢謠##健康明星計劃#
參考資料:
[1]《遇到這些息肉、結節、囊腫一定及時切!容易癌變,千萬別忽視!》.健康時報.2019.08.20
[2]《長了息肉要不要切?癌變機率有多大?看完你就有數了》.福建衛生報.2021.08.23
[3]《發現腸息肉就要處理》.人民網.2016.09.18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