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王之亂後,趁著西晉因為內亂而虛弱的絕佳戰略視窗期,匈奴漢趙政權大舉南侵再度攻到了長安城下。
匈奴政權為什麼又漢又趙呢?說起來還真有一定道理,由於漢朝曾與匈奴通婚,不少匈奴貴族都有漢人血統。
此時的曾經接受晉朝冊封的匈奴首領劉淵趁著華夏內亂起兵反晉。為了爭得胡人政權的的合法性,劉淵以“兄亡弟紹”興復漢室的名義,定國號為漢,還追諡蜀漢劉禪為孝懷皇帝。又因為劉淵建立的這個政權主要活動地域在於趙國,因此被稱為前趙,也叫漢趙。
東漢被曹魏篡國,曹魏又被司馬晉篡國,現在有漢人血統的匈奴人劉淵又假借恢復漢室的名義討伐晉朝,真是天道好輪迴看誰饒過誰。
漢趙政權成立以後,不斷蠶食西晉國土,310年劉淵去世後,四子劉聰殺兄劉和繼位,攻破洛陽俘獲晉懷帝,後來乾脆把晉懷帝直接殺了。
得知晉懷帝被殺後,晉秦王司馬鄴於313年在長安稱帝,即晉愍帝,僅能控制長安及周邊地區。
面對漢趙大軍壓境,司馬鄴委任索琳為尚書僕射、都督宮城諸軍事。當時的長安外城已經被匈奴攻破,退守長安小城的晉軍又面臨大饑荒,當時一斗米價值二兩黃金,城中已經出現人吃人的慘狀,死者過半,逃跑的更是不可控制,只有千餘涼州義兵還在堅守。
當時連晉愍帝也只能喝用餅磨成碎屑熬的粥度日,等到粥也喝完了,司馬鄴眼看大勢已去再加上實在餓的受不了,決定向匈奴投降,派出侍中宗敞前去聯絡。
而這時索琳就動了歪心思,他暗中將宗敞留下,又派兒子向匈奴人說城中尚有能支援一年的糧食,匈奴人很難輕易攻佔,如果答應讓索琳當車騎將軍,享受三公待遇,封邑萬戶,索琳願意舉城投降。
作為西晉大臣,索琳在最後關頭想的還是繼續保住自己的權勢,投降可以,賣皇帝可以,但一定要賣個好價錢。
此前,另一位統兵大將驃騎將軍麴允曾經勸晉愍帝跑到南陽王司馬保的地盤,但索琳堅決反對,在他心裡把控制在自己手上才能保證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談判是需要本錢的,而此時的匈奴人壓根看不上索琳手上的這點資本。漢趙軍主將劉曜沒有多廢話,直接砍了索琳的兒子,將屍體送回城內。
隨後晉愍帝開城投降,被封為光祿大夫、淮安侯,西晉滅亡。匈奴人不恥於索琳的賣國行徑,將其斬首,索琳帶著自己的高官夢魂歸地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