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宋宣公遵循殷商傳統,臨終時(公元前729年),沒有把皇位傳給兒子,而是傳給了自己的弟弟宋穆公。
當時父死子繼的嫡長子繼承製已經很流行了,宋宣公突然來了一波騷操作,他的兒子一下子就尷尬了。
多年的世子熬死了爹,結果到手的王位飛了。在家扎不扎小人另說,自己的叔叔肯定是被惦記上了,連帶著身後站隊的人也傻眼了,潛邸舊人瞬間成了新君路人,瞬間欲哭無淚。
還好宋穆公比較仁義,哥哥投之以桃,弟弟報之以李,去世前(公元前720年),又把兒子傳給了哥哥的兒子,自己的侄子宋殤公。兜兜轉轉,看似一切回到了原點,其實禍根已經暗暗埋下了。
宋殤公是暗爽了,雖然王位來晚了9年,但好歹是坐上了。這回輪到宋穆公的兒子傻眼了。老爹啊,咱兒好不容易把皇位拿到手,這咋又讓出去了?最終帶著滿腔的怨念被流放到了鄭國。
十年後(公元前710年 ),宋國發生內亂,太宰華督弒君,又從鄭國迎回了穆公的兒子公子馮,也就是後來的宋莊公。
經過這次動盪,宋國基本上沒有平靜過。司馬遷在《史記》中曾說:
“春秋譏宋之亂自宣公廢太子而立弟,國以不寧者十世。”
宋國的這次上演的兄終弟及,最終落得一地雞毛。自從商朝九世之亂後,兄終弟及基本已經走到了盡頭。
人都是有私心的,兄弟之情再好,也比不過父子之情濃厚。弟弟掌權後,在沒有很好的監督機制下,想讓他把權力再移交給哥哥的孩子,別說自己不願,老婆不依,兒子不滿,底下的人也不同意啊。好不容易站了隊,搭上線,突然換了主子,之前的經營化為烏有,叔可忍,嬸嬸也不能忍。
宋宣公想要效仿祖制(宋國是殷商後人),這是在開歷史倒車啊,難怪不被認同,揹負了宋國動亂的鍋。
那麼兄終弟及的制度是怎麼來的呢?難道古人腦子有坑,不知道兄終弟及的弊端,只有等到九世之亂後才突然醒悟?
看一件事情不能脫離特定的歷史背景,古代壽命比較短,兄終弟及可以確保繼位者都是年長者,當時生產力比較低下,國家或者族群需要的是一個年輕強壯的領袖而不是一個年幼無能的稚子。
後來隨著生產力的提升,社會階層的穩固,國家的運轉可以依賴制度來實現,幼主即位,也不妨礙社會和國家的運轉,即使進取不足,那也守成有餘,父死子繼可以保證制度更好的延續。
農耕族群要比非農耕族群的是生產力水平更高,這也是為什麼商朝後期,中原王朝基本都是父死子繼,但是北方遊獵民族還依然保留了兄終弟及。
既然父死子繼比兄終弟及要優越,那麼後世為什麼還會出現兄終弟及呢?這是腦子瓦特了嗎?
後世最有名的兄終弟及要屬趙匡胤和趙匡義(趙光義)兩兄弟了。當時世宗柴榮英年早逝(38歲),留下孤兒寡母匆匆上位。主弱臣強,最容易滋生不臣之心,這才有了陳橋兵變(960年),趙匡胤披上黃袍,奪了柴氏江山。
據記載(也不知真假),杜太后有感於後周結局,為了避免重蹈覆轍,死前囑咐兒子趙匡胤把皇位傳給弟弟趙匡義,也就是後來的金匱之盟。後來,趙匡義坐了江山,但也留下了燭影斧聲的傳言,趙匡胤的兒子也都不得善終。
其他兄終弟及的例子,也大多都是權力爭鬥的產物(漢少帝劉辨漢獻帝劉協 、唐中宗李顯唐睿宗李旦等等),或者帝王無後(木匠皇帝朱由校和悲情皇帝朱由檢),很少有主動讓位的。
天下大勢,浩浩蕩蕩,無論是兄終弟及,還是父死子繼,最終都進入了歷史的垃圾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