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周恩來總理好喝酒,最愛茅臺,能喝酒,酒量驚人,酒品好,千杯不醉。
1935年3月,紅軍來到茅臺鎮。周恩來領導下的軍委政治部貼出佈告:
“民族工商業應鼓勵發展,屬於我軍保護範圍。私營企業釀製的茅臺老酒,酒好質佳,一舉奪得國際巴拿馬大賽金獎,為國人爭光,我軍只能在酒廠公買公賣,對酒灶、酒窖、酒罈、酒甑、酒瓶等一切裝置,均應加以保護,不得損壞,望我軍全體將士切切遵照。”
他在茅臺一次能喝二十五杯茅臺酒,足見其酒量之大。
據說周恩來總理還曾和許世友鬥過酒,許世友有個規矩,只要有人和他喝酒,對方不能剩,剩一滴罰一碗。周恩來知道了,決定治治他,二人競賽一樣喝茅臺,周恩來喝得面不改色,許世友最後癱軟在地。趁這個時機,周恩來勸許世友說:
“你的年齡也不小了,以後可不能這樣喝酒了,我給你定個規矩,每次喝酒不要超過半斤,而且你那種野蠻的勸酒辦法不能再用了,本來喝酒是圖個高興,照你那個喝法只會影響團結,還喝壞身體。”
許世友對周恩來佩服極了,連聲說他改,他改。
這個故事據考證當為文學創作,不是真實事件,因為許世友非常信服周恩來,如果周恩來要他少喝酒,根本不必如此麻煩。可這個故事卻能創作出來並廣為流傳,足可窺見周恩來總理酒量確實不小。
酒桌爭鋒,“打退”胡宗南
周恩來1898年出生於江蘇淮安,淮安當地素有過節長輩勸孩子喝酒的習俗。周恩來從小在淮安長大,12歲才離開,多年的習得浸染中,自然與酒結下了不解之緣。參加革命後,周恩來總理出於工作的需要飲酒的場合就更多了。
酒桌上的談笑風生往往暗藏玄機,酒被變成武器,酒桌被開闢成沒有硝煙的戰場。敬者不善,勸者煽風,但被敬酒者卻不能當眾翻臉生硬拒絕。周恩來總理和國民黨官員打交道就常常遭遇酒桌戰事。
1943年7月,周恩來總理從重慶啟程回革命地延安,途徑西安的時候,被時任第八戰區副司令長官國民黨胡宗南宴請。周恩來總理在黃埔軍校的時候曾任政治部主任,胡宗南是黃埔軍校一期學生,表面上胡宗南對周恩來總理待以師禮,實際上打的卻是把他灌醉的主意,國民黨軍官們都想看周恩來總理酒場出醜。於是胡宗南邀請周恩來夫婦,還特意挑選了30位能言善辯酒量較好的軍官,讓他們攜妻陪同。
當天,鄧穎超因身體原因未能前往,胡宗南派車把周恩來總理接來。
宴會開始沒多久國民黨方就想給周恩來總理來個下馬威,一位國民黨官員站起來說:
“請在座的黃埔同學敬周先生三杯酒。這第一杯,祝領導全國抗戰的蔣委員長身體健康!”
這位國民黨官員不僅刻意強調全國抗戰乃蔣介石領導,還在所有人都清楚當時國共關係緊張的情況下,故意讓周恩來總理祝蔣介石身體健康,安什麼心思不言而喻。
周恩來總理從容地舉杯微笑回應:
“我作為共產黨員,願意為領導抗戰的蔣委員長乾杯。各位都是國民黨員吧?也請各位為毛澤東主席的健康乾杯!”
國民黨的官員當然不願意為毛主席乾杯了,頓時面露難色。
周恩來總理爽朗笑道:
“看來各位有難處,我不強人所難,這杯酒還是免了罷。”
國民黨官員對周恩來總理的刻意為難剛一出擊即獲失敗。
胡宗南又向官員們的妻子使眼色,裝扮精緻的夫人們站起來排好隊來到周恩來總理身旁,走在最前面的夫人舉著酒杯看似很恭敬地說:
“周先生,我們雖然未進過黃埔軍校,但都知道周先生在軍校當政治部主任時曾倡導過黃埔精神。今天,為了發揚黃埔精神,我們每人敬周先生一杯!”
每人敬周恩來一杯,周恩來總理得足足喝三十杯。一般人遇上這些漂亮的夫人只能認栽,可是周恩來總理不一樣。
他微笑起身,先彬彬有禮地誇讚夫人們:
“各位夫人都很漂亮,這位夫人的話說得更漂亮。”
然後接著敬酒夫人的話說道:
“我想問問大家的是,我倡導的黃埔精神是什麼?誰說得最好,我就同她乾杯。”
這些軍官太太哪裡知道黃埔精神是什麼,只能面面相覷,說不出一句話來。
胡宗南只好尷尬地出來打圓場:
“今天我們只敘舊誼,不談政治。”
軍官的太太敗下陣來,軍官們上場。他們也排好隊,打算一個一個和周恩來碰杯,把周恩來總理灌醉。為首的一位將軍對周恩來說:
“剛才胡宗南同志指示我們:‘今天只敘舊誼,不談政治。’當年我們在黃埔軍校學習,先生是政治部主任,同我們有師生之誼。作為弟子,今天榮幸在西安見到老師,我們每人向老師敬一杯,老師不會拒絕吧?”
周恩來總理哈哈一笑,說道:
“胡副長官已經說過了,今天我們不談政治。你這位將軍剛才說我當過黃埔軍校的政治部主任。我這個政治部主任能不談政治嗎?”
說著,周恩來總理看向胡宗南,
“請問胡副長官,我這杯酒該不該喝?”
胡宗南只好陪笑說:
“不該您喝,該他們喝。他們都是軍人,沒有政治頭腦,酒要他們喝,算是罰酒。”
就這樣,幾來幾回,周恩來總理寥寥幾語就化危況於無形了。周恩來總理在拒絕軍官和軍官太太的時候,並沒有把他們晾在那裡,而是親切地詢問他們的狀況,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重新落座。
最後,周恩來總理做結束辭,他舉起酒杯,先說感謝胡宗南的盛情款待,然後正氣凜然地說:
“這幾天社會上盛傳胡副長官的大軍正在向西調動,內戰有一觸即發之勢。今天胡副長官已經告訴我,那都是謠言。我聽了很高興,大家聽了也都會很高興。所以,我借這個機會,借胡副長官的酒,向胡副長官,向各位將軍和夫人敬一杯酒。希望我們一起共同努力,收復所有被日寇侵佔的山河土地,徹底實現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把我們祖國建設成自由、獨立、幸福的世界強國!同意的,請乾杯!不同意的,也不勉強。”
周恩來說的話非常大氣,在場的所有人都跟著周恩來總理幹了酒杯 。
周恩來總理的機智幽默、得體從容、紳士風度深深折服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重慶談判,替毛主席喝酒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結束後,應蔣介石多次電請,毛主席以大無畏的精神前往重慶與國民黨當局談判。期間,國民黨眾多官員宴請毛主席,毛主席嗜好抽菸,但在喝酒上並沒有那麼熱衷。凡是宴請,必要喝酒,他的好多酒都是由周恩來總理代勞的。
周恩來總理替毛主席擋酒最多的當屬那次中蘇文化協會為慶祝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的簽訂而舉行的雞尾酒會。這場酒會規模盛大,與會300餘人,各界人士都有參加,包括共產黨方面、民主人士、國民黨方面、外國使節等等。最受矚目的當然還是毛主席一行人了,當他們走進來的時候,馬上成為會場的焦點, 走到哪裡哪裡掌聲雷動,一片歡騰。
宴會開始,人多嘈雜中,周恩來總理始終緊緊跟著毛主席,一步也不肯離開,他還吩咐警衛人員道:
“你們不要管我,要保證主席的安全。”
向毛主席敬酒的人接連不斷,尤以國民黨官員最多,有的人出自真心,有的人虛情假意,還有的人不懷好意。毛主席一個人根本招架不住這些源源不斷的酒杯。
當酒杯碰過來時,周恩來總理就從毛主席手裡拿過酒杯,自己把它們全部喝下。當有人過來和毛主席談話,他就會向後退一退身子,不讓自己干擾到毛主席和他們的正常聊天。當他們勸毛主席喝酒時,周恩來總理就擋在毛主席身前,說道:“哎哎,毛主席酒量有限,我代了,我來代勞。”然後接過酒杯將酒飲盡,不留一滴。毛主席在重慶能夠頭腦清醒地處理談判事宜,最大功勞當屬周恩來。
那天,周恩來總理不知道接過多少杯酒,也不知道喝了多少杯酒,整個人都喝得痛苦萬分了,但他依舊在喝。而且他不僅喝毛主席的,自己的那份也要喝。警衛人員看見都心疼極了,小酒怡情,大酒可是傷身啊,周恩來總理酒量再大,也不可能這麼大,他是在搏命,在用自己的生命保衛毛主席啊!在場的記者看到了也發出“一個周恩來就打敗了整個國民黨”的驚歎。
他後來和自己的秘書解釋為什麼他一定要幫毛主席喝酒,因為他怕有人往酒裡做手腳,放毒暗害毛主席。
毛主席此番來重慶其實十分兇險,來重慶就是入虎穴。蔣介石表面殷勤和談,其實暗裡打的是發動內戰的主意,在此期間他在日記裡吐露真實心聲,想扣押毛主席進行審判。毛主席在臨走前把職務交給劉少奇代理,還和延安的同志們說他已經準備好坐班房或被軟禁的準備了,叫他們不要怕這些。
周恩來總理為了革命和毛主席,甘願不顧自己身體健康,他和毛主席不愧是好同志、好戰友、好朋友。他們的友誼,他們的上下級之情,現在也讓我們深深感動。
他們相遇時,都是滿懷希望和鬥志的青年,終別時,都已是白髮蒼蒼的垂暮老人了。多年來,他們彼此協作,一起幹革命,指揮打仗,建立新中國,討論國家大事,治理歷經多年戰亂百廢待興的新中國。1976年,他們相繼與世長辭,中國的天空從此隕落了兩顆巨星,但他們曾經的光輝永遠照耀著這片土地,為他未來的發展奠定最初的光明。
三次醉酒
饒是周恩來總理千杯不醉,也不是沒有醉過,沒有失過態。他一生有過三次醉酒。
第一次是1924年他和夫人鄧穎超結婚,周恩來總理終於與自己的一生摯愛喜結連理,身邊又都是同志朋友,心情非常好,興致特別高,誰敬他酒他都來者不拒。結果洞房花燭夜,周恩來總理喝醉了,拉著蔡暢不讓走,硬要她留下來與他們夫妻聊天,蔡暢多次辭行都沒成功。
鄧穎超後來回憶說:
"從那天起,我才知道總理能喝酒,也是從那天起,我就開始反對他喝酒。可是沒辦法,幾十年了,也由於工作的關係,他的酒一直沒少喝。"
是的,因為工作關係,周恩來總理是少喝不了酒的。他第二次醉酒就是在蘇聯赫魯曉夫舉辦的宴會上,那時,日內瓦會議即將召開,他於1954年年初前來莫斯科與蘇方先行商談。
蘇聯人嗜好喝酒世界聞名,蘇聯的領導人喝起酒來也是豪飲。
赫魯曉夫講完話後,周恩來總理也起來講話:
“醉翁之意不在酒,我們是從另一個角度考慮問題的:中國、朝鮮、越南一起出席這次國際會議,這件事本身就有不同尋常的意義,就是一種勝利。這次會議如果能解決某些問題就會有更大的收效。我們是想經過努力,解決一些問題的。”
在座的人都鼓起熱烈的掌聲。
每位領導人講話後都免不了飲酒碰杯,蘇聯酒濃度很高,又特別烈,周恩來總理在長征的時候還得過膿腫,肝臟不好,來蘇後水土不服,再加上每天集中精神處理事務工作勞累,那麼多杯酒灌下肚去,腸胃自然受不了了,最後周恩來總理沒能移步到洗手間就在宴會上吐了出來。
張聞天看到後,趕忙把他扶起來,蘇聯的一位領導人莫洛托夫忙向他道歉,周恩來說:
“不要緊,喝猛了些,這段時間太累。”
回國後,他向毛主席主動作檢討,告訴毛主席自己在莫斯科宴會上喝多了的事,馬主席馬上想到重慶談判他替他喝酒,問道:“比重慶喝得多?”
“吐了。回來的日期也推遲了一天。在這樣的外交場合喝吐了,丟了醜,這是我的錯誤,我向主席,向中央檢討。”
毛主席哈哈大笑,幽默風趣地說:
“喝酒的人喝醉了,這是常有的事,算不得丟醜。要是換成我,我不跟他們對酒,我跟他們比吃辣子,以己之長,攻彼之短。”
周恩來總理最後一次醉酒是1958年抗美援朝志願軍勝利歸來的歡迎宴上,秘書為了周恩來總理身體健康,把酒都換成了水,周恩來總理發現後大聲說道:
“今天我很高興,要動真格的。給我換酒。我喝貴州茅臺!”
將士們歡呼雀躍,茅臺被一瓶瓶擺了上來。大家互相敬酒,喝得非常暢快盡興。
周恩來總理一旦喝多酒就喜歡說話,總至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後來所有人都發現了周恩來總理的異樣,但沒人敢上前勸他不要再喝。於是有人提議去跳舞,周恩來總理欣然應允。雖然他這個時候已經醉了,但依然舞姿翩翩,連跳兩首才停下。跳完後他坐在椅子上休息,當人們發現時,已經安靜地睡著了。
周恩來總理為人沉穩,極少有這樣任性可愛的時候,雖然他後來因為這次醉酒還寫了檢查,被毛主席批評了,但周恩來總理的形象在人們心目中更加可親可近了。
1969年,外交部發生了一件事。外交部常務副部長姬鵬飛和副部長喬冠華在一場為外國大使舉行的接風晚宴上安排不周,讓阿駐華使館參贊澤契·阿果利喝醉了,阿果利回使館途中撞死了一位中國工人。周恩來總理知道後,一向脾氣溫和的他雷霆大怒,把姬鵬飛和喬冠華痛批了一頓,自此他定下外交人員“喝酒不準超過本人酒量的三分之一”的規矩。
他也說過:
“我們不管哪一級領導,喝酒都要自律,而且做下級的也要注意保護自己的領導,讓他們少喝酒,更不能喝醉酒。”
周恩來總理到晚年的時候患上了膀胱癌,由於身體原因實在不能再喝酒了,於是他索性忌了酒,工作需要時他會特意告訴別人自己不能喝酒,但仍會拿起酒杯示意,做好餐桌禮儀。
有一次他回到了延安,這才破例喝了酒。他看到延安人民生活仍然困苦,不禁想起從前在延安,他說:
“延安人民在革命艱苦的歲月裡,用小米哺育了我們,奪取了革命勝利。現在革命勝利二十多年了,人們的生活還未能改善,我這個總理沒當好啊!”
說著說著,這位老人還哭了。
當他得到延安領導班子一定發展延安的保證時,又變得高興起來,開懷地讓拿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