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Wǔ Zǐxū)
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名員(一作芸),字子胥,楚國人(今湖北省監利縣黃歇口鎮 ),春秋末期吳國大夫、軍事家。以封於申,也稱申胥。
燕伋(Yān Jí)
燕伋(前541年—前476年),字思,孔門七十二賢之一, 漁陽(今寶雞市千陽縣水溝鎮燕家山)人。
燕伋22歲師從孔子,壯年返鄉辦起私塾,執教18年。其間,他想念恩師時總要登高望魯,並用衣襟掬一些黃土堆在腳下,日久便堆成了十餘米高的土臺,人稱“燕伋望魯臺”。現陝西寶雞千陽縣有燕伋望魯臺,距今已有2400多年的歷史,被世人稱為“中華尊師第一人”。
李悝(Lǐ Kuī)
李悝(前455—前395年),魏國安邑人。中國戰國時期的政治改革家。法家重要代表人物。曾任魏文侯相,主持變法。經濟上推行“盡地力”和“善平糴”的政策,鼓勵農民精耕細作,增強產量。
國家在豐年以平價購買餘糧,荒年以平價售出,以平糧價;主張同時播種多種糧食作物,以防災荒。政治上實行法治,廢除維護貴族特權的世卿世祿制度,獎勵有功國家的人,使魏國成為戰國初期強國。
他彙集當時各國法律編成《法經》,是我國古代第一部比較完整的法典,現已失傳。其“重農”與“法治”結合的思想對商鞅、韓非影響極大。
酈食其(Lì Yìjī)
酈食其,秦朝陳留縣高陽鄉(今屬河南開封市開封縣)人。他少年非常喜歡讀書,但家境貧窮,又沒有職業,只好在鄉里做了裡監門(相當於地保)。儘管如此,縣中的賢士和豪強卻不敢隨便役使他,縣裡的人們都稱他為“狂生”。和劉邦見面時,酈食其說自己不是儒生而是高陽地區的酒徒,得到了劉邦的喜愛而召見他,君臣一見如故。酈食其以其三寸之舌遊說列國,為劉邦的“統一戰線”做了重大貢獻,尤其是在楚漢戰爭後期,遊說了齊國歸順。後來因韓信率兵偷襲齊國而慘遭齊王烹殺。
耿弇(GěngYǎn)
耿弇(3年—58年),字伯昭,漢族,挾風茂陵(今陝西省興平市東北)人,東漢開國名將、軍事家,雲臺二十八將第四位。
耿弇自幼喜好兵事,後勸父投奔劉秀,被任命為偏將軍,跟隨劉秀平定河北。
有一回,劉秀派他去攻打地方豪強張步,戰鬥非常激烈。後來,耿弇的大腿被一支飛箭射中,他抽出佩劍把箭砍斷,又繼續戰鬥,終於耿弇打敗敵人。漢光武帝表揚了耿弇。並且感慨地對他說:“將軍以前在南陽時提出攻打張步、平定山東一帶,當初還覺得計劃太大,擔心難於實現。現在我才知道,有志氣的人,事情終歸是能成功的。”
漢光武帝講的“有志者事竟成也”一句,後來常被人們引用成了成語—— “有志者事竟成。”
荀彧(XúnYù)
荀彧(163年—212年),字文若。潁川潁陰(今河南許昌)人。東漢末年著名政治家、戰略家,曹操統一北方的首席謀臣和功臣。
荀彧早年被稱為“王佐之才”,初舉孝廉,任守宮令。後棄官歸鄉,又率宗族避難冀州,被袁紹待為上賓。其後投奔曹操。官至侍中,守尚書令,封萬歲亭侯。因其任尚書令,居中持重達十數年,處理軍國事務,被人敬稱為“荀令君”。後因反對曹操稱魏公而為其所忌,調離中樞,在壽春憂鬱成病而亡(一說服毒自盡),年五十。獲諡敬侯,後追贈太尉。
荀彧在戰略方面為曹操規劃制定了統一北方的藍圖和軍事路線,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戰略方針而獲其讚賞,包括“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迎奉天子”;戰術上,曾面對呂布叛亂而保全兗州三城,奇謀扼袁紹於官渡,險出宛、葉而間行輕進以掩其不意奇襲荊州等諸多建樹;政治上,為曹操舉薦了鍾繇、荀攸、陳群、杜襲、戲志才、郭嘉等大量人才。荀彧在建計、密謀、匡弼、舉人等方面多有建樹,被曹操稱為“吾之子房”。
羊祜(hù)
羊祜(221年—278年),字叔子,泰山郡南城縣人。西晉時期傑出的戰略家、政治家、文學家,曹魏上黨太守羊衜(dào)的兒子,名儒蔡邕的女兒蔡文姬的外甥。
出身“泰山羊氏”,博學能文,清廉正直。曹魏時期,接受公車徵辟,出任中書郎,遷給事黃門侍郎。姐姐嫁給大將軍司馬師,投靠司馬氏家族,仕途平步青雲。魏元帝曹奐即位,出任秘書監、相國從事中郎、中領軍,統領御林軍,兼管內外政事,冊封鉅平縣子,遷。西晉建立後,遷中軍將軍、散騎常侍、郎中令,冊封鉅平侯。泰始五年(269年),出任車騎將軍、荊州都督,加任開府儀同三司坐鎮襄陽,屯田興學,以德懷柔,深得軍民之心;擴充軍備,訓練士兵,全力準備滅亡孫吳,累遷徵南大將軍,冊封南城侯。
咸寧四年,去世,臨終前舉薦杜預接任職務,獲贈侍中、太傅,諡號為“成”。唐宋時期,配享武廟。
祖逖(ZǔTì)
祖逖(266年—321年),字士稚,范陽遒縣(今保定市淶水縣)人,東晉軍事家。
祖逖出身於范陽祖氏,曾任司州主簿、大司馬掾、驃騎祭酒、太子中舍人等職,後率親黨避亂於江淮,被授為奮威將軍、豫州刺史。他在建武元年(317年)率部北伐,得到各地人民的響應,數年間收復黃河以南大片領土,使得石勒不敢南侵,進封鎮西將軍。但因勢力強盛,受到東晉朝廷的忌憚。
有一次,祖逖率部北伐,北渡長江。當船至中流之時,他眼望面前滾滾東去的江水,感慨萬千。想到山河破碎和百姓塗炭的情景,想到困難的處境和壯志難伸的憤懣,豪氣干雲,熱血湧動,敲著船楫朗聲發誓:“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意思是若不能平定中原,收復失地,自己就像這大江一樣有去無回!後人便用“中流擊楫”比喻立志奮發圖強。
太興四年(321年),朝廷命戴淵出鎮合肥,以牽制祖逖。祖逖見目睹朝內明爭暗鬥,國事日非,憂憤而死,追贈車騎將軍,部眾被弟弟祖約接掌。北伐大業也因此而功敗垂成。
長孫無忌(Zhǎngsūn Wújì)
長孫無忌(594年—659年),字輔機,河南洛陽人,唐初宰相、外戚,隋朝右驍衛將軍長孫晟之子,母親為北齊樂安王高勱之女,文德皇后同母兄。
長孫無忌自幼被舅父高士廉撫養成人,與唐太宗是布衣之交,後又結為姻親。唐高祖起兵後,無忌前往投奔,並隨太宗征戰,成為其心腹謀臣,後參與策劃玄武門事變。
貞觀年間,長孫無忌歷任左武侯大將軍、吏部尚書、尚書右僕射、司空、司徒、侍中、中書令,封趙國公,在凌煙閣功臣中位列第一。他在立儲之爭時支援高宗,後被任為顧命大臣,授太尉、同中書門下三品。
永徽年間,長孫無忌在《貞觀律》基礎上主持修訂《唐律疏議》,後反對高宗立武則天為皇后。顯慶四年(659年),他被許敬宗誣陷,削爵流放黔州,最終自縊而死。上元年間平反。
李沆(Lǐ Hàng)
李沆(947年—1004年),字太初,洺州肥鄉(河北邯鄲)人 。北宋時期名相、詩人。
太平興國五年(980年),李沆登進士第,任將作監丞、通判潭州,召直史館。累遷至禮部侍郎兼太子賓客,輔導太子趙恆(宋真宗)。至道三年(997年),真宗即位,拜戶部侍郎、參知政事。鹹平元年(998年),拜平章事、監修國史。次年,改中書侍郎,拜東京留守。鹹平四年(1001年),加門下侍郎。鹹平五年(1002年),加尚書右僕射。
景德元年(1004年),李沆去世,年五十八。獲贈太尉、中書令,諡號文靖。乾興元年(1022年),配享真宗廟庭。為昭勳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從祀歷代帝王廟 。
李沆以清靜無為治國,注重吏事,尤為注意戒除人主驕奢之心。有“聖相”之美譽,史稱其為相“光明正大”,王夫之稱其為“宋一代柱石之臣”。《全宋詩》錄其詩三首。
趙孟頫(Zhào Mèngfǔ )
趙孟頫(1254年 —1322年),字子昂,漢族,號松雪道人 ,又號水晶宮道人、鷗波,中年曾署孟俯。浙江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南宋末至元初著名書法家、畫家、詩人,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秦王趙德芳嫡派子孫。趙孟頫博學多才,能詩善文,懂經濟,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鑑賞。尤其以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在繪畫上,他開創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趙孟頫亦善篆、隸、真、行、草書,尤以楷、行書著稱於世。其書風遒媚、秀逸,結體嚴整、筆法圓熟,創“趙體”書,與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並稱“楷書四大家”。
鄭燮(Zhèng Xiè)
鄭燮(1693—1765),字克柔,號理庵,又號板橋,人稱板橋先生,江蘇興化人,祖籍蘇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舉人,乾隆元年(1736年)進士。官山東範縣、濰縣縣令,政績顯著,後客居揚州,以賣畫為生,為“揚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鄭板橋一生只畫蘭、竹、石,自稱“四時不謝之蘭,百節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其詩書畫,世稱“三絕”,是清代比較有代表性的文人畫家。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圖》《清光留照圖》《蘭竹芳馨圖》《甘谷菊泉圖》《叢蘭荊棘圖》等,著有《鄭板橋集》。
紀昀(Jǐ Yún)
紀昀(1724—1805),字曉嵐,一字春帆,晚號石雲,道號觀弈道人,直隸獻縣(今河北滄州市)人。清代政治家、文學家,乾隆年間官員。歷官左都御史,兵部、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加太子太保管國子監事致仕,曾任《四庫全書》總纂修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