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古代大禹治水時,走遍天下,為了便於區分龐大的中國,把天下分為九州。根據《尚書·禹貢》的記載,九州分別是: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梁州、雍州、豫州。於是九州就成了中國的代名詞。從那時候起,湖南省和湖北省就緊密地聯絡在一起。
元朝建立以後,其疆域非常遼闊,超越了歷史上任何時期。為了便於管理,除了有四大汗國以及中央直接管理的領地之外,還設立了10個行省。其中就有湖廣行中書省,簡稱湖廣行省或者湖廣省,管轄今天的湖南、貴州和湖北大部,廣西和海南全部,廣東省的雷州半島以及河南省的部分地區。下設30路。
到了明朝建立,全國設立了15個布政使司,其中就有湖廣承宣布政使司,該司也簡稱為湖廣行省,但是管轄面積大大縮小,僅僅管理湖南、湖北全境和河南靠近湖北省的交界地區。下設16個府。
到了明末清初,湖廣行省成了滿清和南明反覆爭奪的地區,其中湖南境內長期為南明所有,湖北則被滿清所佔。南明抗清主將晉王李定國在廣西桂林大敗定南王孔有德,孔有德羞愧自殺。乘勝追擊的李定國又在衡州大敗清軍主帥、親王尼堪,並在混戰之中殺死尼堪。天下震動。
吳三桂降清之後又反清,在雲南起兵後勢如破竹,很快佔領了湖南全境,飲馬長江。但是,關鍵時刻吳三桂缺乏進軍全國,打過長江去的勇氣和信心,於是在岳陽駐軍徘徊,這樣一來,康熙帝調兵遣將組織反撲,在戰事連連失利的情況下,年邁的吳三桂匆忙在衡陽稱帝。這樣一來,吳三桂人心盡失,其起事時宣稱的“反清復明”的謊言不攻自破,漢人紛紛放棄支援吳三桂,轉而支援清軍,於是,吳三桂迅速敗亡!
在當時,有“湖廣熟、天下足”的說法,意思是隻要是湖南和湖北兩地的糧食豐收,全國人民就不會捱餓。清政府鑑於兩次在湖南境內吃了大虧,又是當時糧食的主產區,於是下定決心要把湖廣行省進行拆分,分而治之,達到各個擊破的目的。清朝初期,清廷又擔心當時設立的湖廣總督擁兵自重,所以,對湖廣總督的設立也是屢設屢廢。
康熙三年,也就是公元1664年,清朝設立了湖廣按察使司,並命令湖廣右布政使司、偏沅巡撫移治長沙,湖南和湖北開始分治,這就為後來的湖南獨立建省做了前期準備工作。1723年,雍正皇帝改湖廣右布政使司為湖南布政使司,改偏沅巡撫為湖南巡撫,至此湖南正式建省。
清朝實行四級管理機制,下設省、道、府(直隸廳、直隸州)、縣(散廳、散蔭田)。湖南省當時設四道,分別為長寶道、嶽常澧道、辰沅永靖兵備道、衡永郴桂道。下設長沙府、衡州府、永州府、寶慶府、辰州府、常德府、嶽州府等府和郴州、靖州、桂陽州等州。其他散廳、散州若干。
下面是具體各州、府的管轄情況。因為清朝時期設立的縣跟現在的縣不一樣,現在許多縣在清朝還沒有出現。
一、長沙府
長沙府管轄安化、寧鄉、益陽、湘陰、瀏陽、醴陵、湘潭、攸縣、長沙等縣。
二、衡州府
衡州府管轄衡陽、清泉、常寧、耒陽、衡山、安仁、酃縣等縣。
三、永州府
永州府管轄祁陽、東安、零陵、寧遠、永明、道州、江華等縣。
四、桂陽州
桂陽州管轄桂陽州(治所)、臨武、嘉禾、藍山等縣。
五、郴州
郴州管轄永興、興寧、桂陽、宜章、桂東等縣。
六、寶慶府
寶慶府管轄寶慶縣、新化、武岡州、新寧、城步等縣。
七、常德府
常德府管轄桃源縣、武陵縣、沅江等縣。
八、嶽州府
嶽州府管轄平江、華容、臨湘等縣。
九、澧州
澧州管轄石門、澧縣、安鄉等縣。
十、辰州府
辰州府管轄沅陵、蘆溪等縣
十一、永順府
永順府管轄桑植、龍山、保靖、永順、古丈等縣。
十二、沅州府
沅州府管轄沅州、麻陽、黔陽等縣。
十三、靖州
靖州管轄靖州、會同、綏寧等縣。
十四、廳
由湖南巡撫直接管理的廳:晃州廳、鳳凰廳、永綏廳、乾州廳等。
從以上可以看出,在清朝前期,湖南省內設定的縣的總量是比較少的,到了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在省域基本上固定的情況下,縣市不斷被分設、調整和變化。這也是適應現實生活的需要。如今,科學技術在不斷髮展,交通便利、通訊發達,當初被拆分的縣,在未來照顧歷史淵源的情況下,一些面積太小,人口不多的縣,有可能重新進行合併或者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