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做為中國近代史上最重要的歷史事件之一,其對於中國各方面的發展都造成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在全面抗戰爆發之後,中國部分地區被日軍控制,其餘地方百姓也紛紛進入戰時狀態,支援戰爭成為了國內社會各界的主旋律,這也讓國家其他領域的發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不過,即使在這種困難的情況下,當時的國民政府依然將教育放在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大師輩出的西南聯大便是當時教育界人士用心血凝成的結晶。
民國時期的小學課堂
除了高等教育之外,為了提升人口素質,國民政府對於初等教育也非常重視,並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法案。
不過由於當時的社會背景及相對糟糕的行政管理水平,戰時初等教育的發展與國民政府的預期相去甚遠。
一、國民政府的戰時教育法案
自從中國的國門被鴉片戰爭的炮火轟開以來,教育革新便成為了當政者最重要的任務之一。
在晚清時期由於封建統治階級的思想愚昧陳腐,因此在教育革新方面他們雖然做出了廢除科舉制等舉措,但整體效果並不理想。
在中華民國成立之後,由於北洋軍閥長期控制了北京政府並造成了軍閥混戰的局面,因此各地的教育發展依然進展緩慢。
不過隨著新文化運動的興起,人們對於現代教育的接受程度變得越來越高,各地的新式學堂如雨後春筍一般出現在神州大地之上,中國的教育發展終於迎來了一絲曙光。
民國時期的學校
在九一八事變之後,中國的有識之士看到了中日兩國之間的教育差距。
他們呼籲國民政府能夠在教育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建設更多的學校並用強制手段讓學齡孩童入學學習。
為了號召全民參與抗日戰爭,抵抗侵略,他們還提出要在小學教材中加入國恥教育的內容來喚起孩子們的民族榮譽感,增進中華民族的凝聚力。
其實,在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爆發之前,國民政府建立的小學中已經有1800多萬名學生學習了,這個數字在當時已經算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了。
但在全面抗戰之後,國民政府將絕大多數的資金投入到了國防和軍隊的建設之上。
這讓國內教育領域的資金來源捉襟見肘,不少小學由於經費原因紛紛關門,在校生的數量也減少了六百多萬。
侵華日軍的隊伍
面對如此情況,不少愛國的教育人士們紛紛自願拿出自己的積蓄來維持學校的運轉。
後來國民政府中的不少高層也多次在公開場合強調初等教育的重要性,於是國民政府從緊張的資金預算中撥出了一部分來維持學校的運轉。
學生大量退學的情況終於有了一定的好轉。
在戰爭期間,為了保持學校的入學率,國民政府教育部提出了幾條重要的措施。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用強制的手段來要求適齡孩童入學。
按照當時的規定,當相關部門發現沒有入學的孩童時,他們會先對其家長進行勸告,無果後就會將他們的名字進行公示。
如果家長依然沒有將孩子送進學校,就要面對罰款或者進行義務勞動的懲罰。
與此同時,為了籌集足夠的資金髮展教育,國民政府還出臺了一系列的資金募集政策,讓各地的鄉紳富戶們籌錢來興辦本地的學校,這在當時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從1940年到1945年間,國民政府控制區的新生入學率和初等學校數量都呈現出明顯的上升趨勢,這些接受教育的孩子中,有不少人都加入了少年團等組織,也為抗日戰爭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民國時的教材
同時,當時的教育界的人士還加入到了學校專用教材的編寫工作中。
他們吸取了西方初級教材的編寫經驗,為小學生們創造出了一套有著完整科目體系的課本,這讓中國的初等教育事業逐漸走上了正軌。
二、戰時初等教育制度的問題
雖然國民政府的戰時初等教育政策看起來很美好,不過其背後依然存在著諸多問題。
棘手的難題一度讓國民政府發展教育的決心發生了動搖,甚至在1940年的政府會議上提出了暫緩推行現代教育的建議。
在一系列的問題中,有兩個問題對當時初等學校的教育質量造成的影響最大。
- 其一是當時國民政府混亂的地方管理體制。
在抗日戰爭爆發之後,國民政府推出了全新的縣鎮劃分制度,並要求在每一個鄉中都開設一所初等學校。
當時的校舍以及師生
不過由於當時國民政府中沒有完善的教育管理部門,因此這些學校的校長往往是由當地的保長出任的。
這些人雖然在當時有不俗的勢力,但對於教育完全是一竅不通。
如果他們能夠不干涉教師的日常教學這也不是什麼問題,但這些人對於權力又有著天然的愛好。
因此他們對於學校的運轉工作多有干涉,對正常的教學秩序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後來國民政府高層注意到了這一問題,他們不再讓鄉級行政機構管理地方教育部門,而是將教育部門直接掛在了縣級政府之下。
影視劇中的保長形象
並且要求各學校重新稽核校長人選,不再強制由地方保長出任,這讓學校的教學秩序得到了保障。
- 初等學校建設在戰時遇到的第二個問題是資金不足。
雖然前面提到了當時部分學校採取地方募集資金的方式度過了難關,但是這種方法在經濟相對落後的地區卻並不能很好地解決問題。
那裡的學校主要仰仗的還是中央政府給予的財政支援。
雖然抗日戰爭在後期進入了相持階段,但是國民政府在軍事一項上的開支依然十分恐怖,而且當時他們控制的國土面積也相對有限,因此在財政收入上也不甚樂觀。
所以在1940年9月的時候,行政院釋出了命令要求暫緩國民教育相關政策的施行。
在這種情況下,國民政府不得不借助部分私立學校來完成初等教育體制的建設。
這些學校的校長雖然不是保長這樣的門外漢,但是他們卻是地地道道的商人。
他們不會把學生的學習情況放在心上,而是把教育當作是一門生意,“材料費”,“課時費”這些黑心校長巧立名目,變著花樣地從家長手中榨取錢財。
這些學校的教學質量也就可想而知了。
三、師資隊伍的缺乏
除了政治原因帶來的困擾之外,當時中國初等教育發展還面臨著一個十分棘手的問題,那就是師資力量的欠缺。
雖然在抗戰爆發的時候民國已經有二十多年的歷史了,但是之前動盪的政局讓國家的高等教育發展受到了不小的阻力,師範類專業院校的規模也非常有限。
因此社會上根本沒有足夠數量的人才,能夠勝任小學教員。
當時的國民師範學校
在這種情況下,不少初等學校只好重新聘請那些曾經的私塾先生進入小學做老師。
他們對於數學、自然等現代學科完全不懂,雖然在語文、歷史等科目上雖然有不錯的造詣,但是他們的意識形態和觀念都和民國課本中所倡導的三民主義觀點格格不入。
這讓戰時的部分小學變成了私塾的延續,根本沒有起到教化國民的作用。
私塾先生形象
與此同時,那些接受了新式教育的老師們也要面對巨大的壓力。
前面提到戰時民國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撥款十分有限,因此這些小學教員的工資經常得不到保證。
雖然在後面的幾次會議中民國政府做出承諾,要為這些初等學校的老師漲薪,併為他們的子女提供免費教育。
但是這些政策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還是遇到了不小的麻煩。
許多老師得到的只不過是一張空頭支票,為了維持生計,這些小學老師要麼透過考試等手段進入保障體系更加穩定的中學任職,要麼就退出了老師的隊伍。
這讓本就捉襟見肘的教師資源變得更加稀缺。
無奈之下民國政府只得啟用一些剛剛從中學甚至高階小學畢業不久的年輕人,在進行簡單的入職培訓後便要求他們站上講臺。
雖然他們能夠完成課本的教學任務,但是缺乏人生閱歷的他們卻沒有辦法對課堂內容進行進一步延伸,在管理同學方面也有明顯欠缺,這讓當時的教學質量十分堪憂。
糟糕的小學教育也影響了後面的中學教育。
在戰時舉行的幾次大學入學考試中,各科平均分能達到50分的人不到全部考生的百分之一,大多數人的科目均分甚至在三十分以下。
這足以說明戰時國民政府的教育建設事業雖然提升了初等學校的入學人數,但根本沒有辦法保證教學質量。
這也是為什麼在戰後民國社會的文盲率沒有什麼改善的原因。
民國小學畢業照
對於所有國家和民族而言,教育都是十分重要的事業。
中華民國政府顯然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並在抗戰的危難時刻依然堅持貫徹發展教育的幾項措施。
但是他們在計劃制定以及政策推行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最終沒能取得預期的效果,這段歷史還是值得我們反思和借鑑的。
注:
本文關於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在抗日戰爭期間教育政策的內容,參考自《南京國民政府時期學校教育政策研究》,蘇國安著作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觀點